福建德化月記窯的晨霧帶著瓷土腥氣。青瓷站在廢棄窯口,瓷化右臂輕觸斑駁的匣缽殘片。指尖剛觸及粗糲表面,整座古窯突然響起空靈回音——不是景德鎮的青陽腔,而是閩南特有的南音曲調。
“來了啊。“佝僂的老者從窯洞陰影走出,手中卵白瓷杯盛著混星芒的茶湯,“吳家等了六百年。“
老者——吳老——的茶杯底赫然是朵蓮花紋。青瓷的聲瓷臂自動抬起,音孔中滲出與茶湯同色的液體。兩股星芒在空中交匯,凝成個微縮版航海羅盤,指針直指窯洞深處。
“渡海瓷...“吳老的聲音突然變流利,“不是器物,是星髓航道。“
窯洞最里端的石臺上,靜靜躺著塊“鷓鴣斑“釉面的圓盤。看似普通的德化白瓷,卻在青瓷靠近時浮現出立體南海星圖。最驚人的是,圖上標注的七個光點,正是青瓷這趟旅程經過的所有星髓礦脈!
“初代大人留下的...“吳老突然扯開衣領,露出鎖骨下與阿婆秀同款的蓮花紋,“導航圖。“
遠處傳來摩托車轟鳴。十輛漆成玄色的三輪摩托沖破晨霧,車頭綁著的不是燈籠,而是黑釉燒制的“尖叫人臉“。為首者戴判官面具,手持的并非傳統水火棍,而是某種硫磺熏黑的瓷質長戟。
“黑釉判官!“吳老將孫女吳雨桐推到青瓷身邊,“帶瓷巫大人去密室!“
判官長戟一揮,“尖叫人臉“齊齊噴出黑霧。霧氣所過之處,草木瞬間瓷化崩裂。更恐怖的是,某個躲閃不及的村民被霧靄籠罩,慘叫都未發出就變成了黑釉俑!
青瓷的聲瓷臂自動插入“渡海瓷“。盤面星圖突然活了過來,投射出的不再是靜態海圖,而是初代瓷巫當年航行的實時影像——她站在福建福船甲板上,身旁是穿明裝的年輕女子,兩人正在往某種瓷器中灌注星髓。
“那是...我祖姑奶奶。“吳雨桐突然開口。她鎖骨下的蓮花紋正與渡海瓷共鳴,“初代瓷巫的...胞妹。“
黑釉判官已殺到窯口。他的長戟刺入地面,硫磺黑釉如毒蛇般鉆向青瓷腳底。吳老突然拋出手中的卵白瓷杯,杯碎剎那,里面的星芒茶湯形成屏障。
“瓷巫大人,奏樂!“吳老從懷中掏出支德化白瓷笛,“用這個!“
青瓷左手接笛,右手仍按在渡海瓷上。當琉球星髓三線琴與德化白瓷笛同時響起時,奇跡發生了——琴笛和鳴產生的聲波,讓整座月記窯的殘瓷全部浮空,在晨光中組成巨大的立體星圖!
判官面具突然裂開。露出的半張臉讓青瓷渾身血液凍結——與琉球大城一郎、莞島李舜相同的周煊惡念面容!更駭人的是,他撕裂上衣露出的胸口,跳動著完整的逆旋白鹿紋。
“施文慶大人萬歲!“他的嗓音變成瓷器刮擦的混聲,“周煊的仿品...比真品更完美!“
黑釉長戟突然暴漲。硫磺霧氣凝成無數鬼手抓向星圖。危急關頭,吳雨桐突然咬破手指,將血滴在自己鎖骨紋身上:“以血喚祖!“
渡海瓷爆發刺目強光。光中浮現初代瓷巫與吳氏祖姑奶奶的身影,兩人各持半邊星盤,正在往福船模型里灌注星髓。當影像合二為一時,青瓷突然明白“渡海瓷“的真正用途——不是導航,而是星髓傳輸器!
“原來天穹計劃是...“她的聲瓷臂自動奏響《九霄引》終極章。這次融入的不僅是南音,還有琉球神歌、韓國盤索里、日本能樂的片段。多文化交融的聲波讓渡海瓷徹底激活,盤面射出七道光柱,直抵之前所有星髓點的方向。
最驚人的變化發生在吳雨桐身上。她的蓮花紋脫離皮膚,在空中與青瓷胎記組成完整圖形。與此同時,琉球阿婆秀、韓國金敏貞的紋身也隔空發光,四人之間形成璀璨的星芒網絡!
黑釉判官發出不似人聲的嚎叫。他的身體在星芒中崩解,露出核心處的東西——不是星髓,而是半塊帶血的周煊畫像,畫像上的題字讓青瓷如遭雷擊:
“永樂十八年瓷巫許氏繪胞弟周煊像“
“周煊...是初代瓷巫的弟弟?“青瓷的聲瓷臂突然劇痛。星盤顯示,畫像殘片正瘋狂抽取星芒能量。
吳老撲向判官殘軀:“他騙了所有人!施文慶用周煊的血...“話未說完,黑釉長戟突然自行動作,刺穿老人胸膛。
“爺爺!“吳雨桐的尖叫讓蓮花紋爆發強光。光芒中,渡海瓷上的福船模型自動展開,變成幅完整的航海圖——標注著最終目的地:江西鄱陽湖。
青瓷的聲瓷臂全力輸出。多文化融合的《九霄引》讓月記窯徹底活化,無數瓷片在空中組成初代瓷巫留下的最后訊息:
“胞弟周煊叛,三脈險毀。分魂七海,待爾重聚。“
當黑釉判官完全消散時,青瓷在灰燼中發現另半塊畫像。拼合后,完整的周煊畫像竟露出與初代瓷巫相似的面容,只是眼神陰鷙。更關鍵的是,畫像背面題著段小字:
“星髓非礦,乃古神淚。天穹非器,實救世舟。“
吳雨桐抱著爺爺的遺體,將染血的蓮花紋按在渡海瓷上:“瓷巫大人...去鄱陽湖...“她的紋身正逐漸轉化成星芒,“初代大人等您...完成...“
星盤突然發出提示音。全球七處星髓礦脈的光點開始移動,全部指向同一個終點——江西鄱陽湖的湖底。而在湖心位置,浮現出個青瓷燒制的龍缸虛影。
夜幕降臨時,青瓷帶著三線琴與白瓷笛離開德化。吳雨桐站在窯口,她的身體正逐漸透明化,鎖骨下的蓮花紋卻越發清晰——與琉球阿婆秀如出一轍。
星盤顯示的鄱陽湖龍缸虛影下,緩緩浮現初代瓷巫的手書:
“瓷骨為舟,終歸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