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紙翼生花
- 時光與你皆是歸期
- 榆林三哥
- 2253字
- 2025-06-01 03:44:52
2010年的深圳像座永不熄滅的熔爐。我們的城中村出租屋在七樓,沒有電梯,每次雅迪抱著設計稿爬上來,白色連衣裙后背都會洇出汗漬。我在夜市擺攤的鐵皮柜里藏著冰好的酸梅湯,等她下班后,就著路燈下飛舞的蚊蟲,兩個人分喝一瓶。
“小凱,你看這個。“雅迪把設計稿鋪在折疊桌上,圖紙上的蝴蝶翅膀由無數個千紙鶴剪影組成,“如果用特種紙做肌理,再加上激光鏤空...“她突然劇烈咳嗽起來,蒼白的臉在日光燈下泛著青灰。
我伸手摸她額頭,燙得嚇人。“明天別去公司了。“我按住她正要收拾圖紙的手,“我陪你去醫院。“
雅迪搖頭,從抽屜里翻出退燒藥:“明天要交春夏系列初稿,總監說...“她話沒說完就昏睡過去,睫毛在眼下投出細碎的陰影,像只疲憊的蝴蝶。
我在床邊守了整夜。月光透過防盜網照在她的設計稿上,那些千紙鶴仿佛在圖紙上振翅欲飛。凌晨三點,我摸黑去樓下便利店買粥,回來時看見雅迪跪在地上,把散落的圖紙一張張撿起來。
“我夢見千紙鶴都飛走了。“她聲音帶著哭腔,“它們穿過窗戶,飛向月亮...“
我把她抱回床上,發現她后腰貼著止痛膏藥。這才想起她最近總說腰疼,卻從來不讓我碰。第二天我請假送她去醫院,診斷書上“腰椎間盤突出“的字樣刺得我眼眶生疼。
“沒事的。“雅迪笑著安慰我,“醫生說注意休息就好。“她從包里掏出溫熱的豆漿,“趁熱喝,涼了會胃疼。“
那天夜里,我蹲在夜市攤前折紙。黃毛從東莞來看我,帶了兩包走私煙:“你小子魔怔了吧?擺攤賣折紙能賺幾個錢?“他踢翻腳邊的紙箱,里面散落出幾百只紙蝴蝶。
我沒說話,繼續折手里的藍翅膀千紙鶴。雅迪的設計稿需要兩千只紙模,我已經折了五百三十七只。凌晨收攤時,我在路燈下數紙鶴,發現翅膀上不知何時被蹭上了血跡——是雅迪白天咳出來的。
三天后,雅迪被公司辭退了。總監說她設計的折紙系列“缺乏商業價值“,而我在夜市被城管追著跑了三條街,所有紙模都被沒收。我們蹲在城中村的巷子里,雅迪突然笑出聲:“你還記得幼兒園那次嗎?你為了幫我搶蝴蝶結,把小胖打進醫院。“
我當然記得。那天我被媽媽用皮帶抽得滿背血痕,卻偷偷把蝴蝶結藏在枕頭下。后來蝴蝶結褪色成灰白色,像朵凋零的云。
“我們自己開工作室吧。“雅迪突然說,“就叫'紙翼生花'。“她從包里掏出銀行卡,“我有兩萬塊存款,加上你攢的...“
“不行。“我按住她冰涼的手,“你的錢要留著治病。“
雅迪突然抓住我的手腕,把銀行卡塞進我掌心。她的指尖還殘留著畫圖時的鉛筆灰,“你說過要和我一起實現愿望的。“
我們在華強北租了間十平米的辦公室。說是辦公室,其實就是居民樓里的隔斷間,隔壁傳來麻將洗牌的嘩啦聲。雅迪趴在折疊床上畫設計圖,我在陽臺用縫紉機改舊衣服。黃毛介紹了個服裝廠的線頭工,答應給我們最低價。
第一個系列叫“時光褶皺“。雅迪把折紙紋路印在雪紡上,我負責手工縫制立體折紙裝飾。我們帶著樣品去服裝批發市場,被無數個老板娘翻白眼:“這種花里胡哨的東西賣給誰?“
直到遇見陳姐。她是個風韻猶存的中年女人,經營著幾家買手店。她拿著雅迪的樣衣,突然指著胸口的紙飛機圖案問:“這個設計有故事嗎?“
那天我們在茶餐廳聊到打烊。雅迪說起幼兒園的小飛機,說起老槐樹,說起那些年我們交換的折紙。陳姐聽得眼眶發紅,當場簽了五萬件的訂單。
交貨那天,雅迪在倉庫暈倒了。她發著高燒還堅持驗貨,手指被縫紉機扎出鮮血。我抱著她往醫院跑時,聽見她在我肩頭呢喃:“小凱,我們成功了...“
康復后的雅迪變得更加拼命。她開始頻繁出入面料市場,有時候凌晨三點還在調整版型。我勸她休息,她總說:“等賺夠錢,我們就回老槐樹那里開工作室。“
2012年冬天,我們的品牌終于在深圳時裝周嶄露頭角。走秀那天,雅迪穿著自己設計的折紙禮服,蝴蝶胸針在鎂光燈下泛著珍珠般的光澤。當她謝幕時,大屏幕上突然出現幼兒園的監控畫面——1998年的我正笨拙地給她別蝴蝶結。
觀眾席一片嘩然,我看見雅迪的眼淚在眼眶里打轉。后來她告訴我,那是她第一次完整地回憶起媽媽離開的那天:“原來你一直在我身邊,只是我沒發現。“
事業走上正軌后,我們在梧桐山腳買了棟帶院子的房子。雅迪在院子里種了棵老槐樹,我在地下室建了折紙工坊。每個周末,我們會帶著材料去兒童福利院,教孩子們折紙。雅迪說,這是我們對童年的補償。
然而命運總愛開玩笑。2015年的平安夜,雅迪在加班時突然暈倒。診斷結果是晚期肺癌,醫生說和長期吸入紙粉塵有關。
我跪在醫院走廊,把雅迪所有的藥瓶排成整齊的隊列。她卻笑著安慰我:“還記得我們折的第兩千只千紙鶴嗎?那天你手都磨破了。“
我當然記得。那只千紙鶴翅膀上寫著:“愿時光待你溫柔如初“。
在生命的最后半年,雅迪堅持完成了“歸期“系列。她把折紙紋路融入婚紗設計,每一件都藏著我們的故事。發布會那天,她坐著輪椅上臺,白色婚紗上繡滿金色的千紙鶴,像要帶著她飛向天際。
“小凱,你知道嗎?“她在重癥監護室對我說,聲音輕得像飄落的羽毛,“我一直想告訴你...“
心電監護儀突然發出刺耳的警報。我握住她逐漸冰冷的手,看見她瞳孔里最后的光——那是1998年深秋的幼兒園走廊,扎蝴蝶結的小女孩回頭看我時,眼里閃爍的星辰。
雅迪走后,我把“歸期“系列全部捐給了兒童福利院。每年清明,我都會去幼兒園的老槐樹下折紙。有天,我發現樹干上不知何時被刻了一行小字:“小凱和雅迪,永遠在一起。“
2023年春天,我在梧桐山的工作室收到一個包裹。泛黃的信封里裝著張舊照片,是雅迪在技校的畢業照。照片背面寫著:“其實那天在汽車站,我就知道你會來找我。“
我撫摸著照片上雅迪的笑容,忽然聽見窗外有紙飛機滑過的聲音。抬頭望去,漫天的千紙鶴正乘著春風,飛向那棵永遠年輕的老槐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