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戰可以通過仙道體系來逆推武道修煉體系,擺在武戰面前的就有幾條道路。
畢竟前世小說都不是白看的,武道修行可從氣血,肉身,法則三方面入手。
修煉氣血對于后世巫妖兩族受益最大,妖族就有血脈傳承和神通,不斷修煉氣血達到返祖甚至超越也不是不可能。
巫族就不用多說,這條路簡直就是為了巫族證道而走,要知道盤古大神什么境界?
那可是半步大道,如果巫族心懷敬畏,那么此生無法超過盤古大神,但也可以達到極境。
第二條道路就是肉身了,這條道路最為適合人族,以淬體為主,到了金仙可領悟法則淬煉身軀,達到身與道同,萬般偉力皆歸于自身。
這條道路也可以說是一條康莊大道,不過需要悟性,資質以及毅力方可抵達彼岸。
第三條就是法則了,先修煉肉身,讓肉身達到金仙之后,開始凝聚法則,讓肉身承載法則,可形成法則領域對敵。
這條道路也是最難的,領悟三千法則,最后以所有法則編織大網開內天地,達到我既世界。
“三條路可作為武之大綱。”武戰喃喃道。
仙道體系以元神為主,對敵都是拿靈寶砸來砸去,一點水準都沒有。
也不是說武道不需要靈寶,而是武道當以自身為主,沒了靈寶自身也可打爆靈寶,不會因為沒了靈寶導致戰斗力下降。
武技可以說是武道體系的‘靈寶’,完全適合自身的武技帶來的提升可不比仙道體系拿著靈寶的差。
“系統,推演武道總綱和境界,從凡人開始?!蔽鋺鹫f道。
【推演:武道總綱(需要時間:兩萬元會)武道境界(需要時間:十五萬元會)】
“呵,正好達到第五混元量劫,先將武道總綱推演出來吧!”武戰說道。
武戰現在是不急了,哪怕鴻鈞都無法和他比,因為他了解仙道,從而反推出來武道必將超越仙道。
第五混元量劫前武戰是別想化形了,要不然武戰都會讓系統先推演修行之法。
按照武戰估算,第五量劫他也可以化形,去爭那個前十化形,得到天地氣運反饋,固然可以修煉推演加快,但同時也欠下天地大因果。
與其那般,武戰覺得還不如和楊眉他們一樣低調發展,不和洪荒牽扯太多因果,對于洪荒有利的可以去做,日后大功德伴生,天道好意思趕他出洪荒嗎?
……
在洪荒到了第五混元量劫,天地仿佛活了過來一般,充滿了生機韻味。
“吾乃鴻鈞,為開天后第一生靈?!?
“吾乃羅睺,為開天后第……第二生靈?!?
……
鴻鈞羅睺宣示在大道加持下響徹整個洪荒,這番動靜將武戰喚醒。
“我靠,鴻鈞羅睺居然是洪荒本土生靈?!蔽鋺鹩行┎豢芍眯?。
根據大道鴻鈞和羅睺都是盤古開天第一縷清氣和濁氣所化。
結合后世按照武戰的理解,鴻鈞是天生的天道掌控者,羅睺則是天生的地道掌控者。
天發殺機就是兇獸量劫,因為兇獸想要洪荒重歸混沌,再加上他們是混沌魔神殘軀所化,屬于外來者,所以天道出世。
三族都是洪荒本土生靈,破壞洪荒大地,這時當地發殺機,清理三族孽障,但這些也是洪荒本土生靈,當有一線生機,所以地道當出世,而羅睺天生的地道掌控者。
由此推算的話,巫族代表地道,妖庭代表天道,兩道相互掐架,就該人道出世,人發殺機清理巫妖兩族或者達到平衡。
“不對,為什么天道出世,本該協助地道出世,讓三族退出洪荒,鴻鈞成天道圣人,羅睺成地道圣人,怎么最后演變為了道魔之爭?”武戰有些驚悚的喃喃自語。
如果鴻鈞和羅睺是混沌魔神,那么天道無私鴻鈞有私,導致洪荒不斷破碎降級,鴻鈞從而擺脫天道。
但按照大道傳來的信息,鴻鈞和羅睺的的確確是洪荒本土生靈,那一切都不對勁了。
武戰元神開始顫抖起來,因為他心中有了答案:出世的天道有問題。
這還玩個錘子啊,天道真出問題,那么注定清理所有不確定因素,包括他武戰。
要是鴻鈞有私武戰還有心氣斗上一斗,那要是天道本身出現問題,沒有和天道匹敵的實力,還是乖乖躺平吧。
武戰不覺得大道掌控的洪荒會讓自己定下天地兩道掌控者出現問題,也就是說鴻鈞性格就是大愛洪荒,羅睺則是相反,掌控輪回需要的是鐵血手段,冷靜殘暴正就為羅睺。
接下來化形宣示的沒有一個混沌魔神,之后是龍鳳麒麟三祖出世,剩下的就是武戰不熟悉的人物。
武戰直呼好家伙,前十宣示化形的,除了鴻鈞之外,沒有一個活到后世的。
看道魔之爭的時候,鴻鈞去請的都是混沌魔神,也就是說第一批化形的本土生靈,也就剩下了羅睺和鴻鈞。
就連最后的混沌魔神也只剩下了楊眉,武戰真的想化形之后遁入混沌,根本不想參與洪荒這亂七八糟的事。
可現在實力根本不允許,武戰都在想要不要拉點盟友,先活到第一個量劫結束然后遁入混沌。
開玩笑,天道出現了問題,自己再怎么有用,武戰都相信天道會無休止對他進行絞殺。
甚至于操控鴻鈞對他出手也不是不可能,武戰估計楊眉遁入混沌也有這方面原因。
在洪荒之中天道出現問題,就像是在混沌大道出現問題一樣,除非跳出這個牢籠,否則等死就行。
要不然楊眉都戰勝鴻鈞了,還義無反顧進入混沌,這問題就大了。
武戰忍不住嘆了一口氣,這洪荒的水真深,要是之后利益打動不了他,他也會絕無反顧離開洪荒。
武戰開始查看起系統推演的武道大綱和武道境界劃分來。
首先武道大綱:武道精髓,在于心智無垠而非技巧之巔。
意志鑄就武道魂,初心如磐方致遠,用心體悟為關鍵,內外兼修身心合,武道自然成。
武學智慧深似海,習武先立德,臨危不懼勇向前,自我征服極限破,武道之路無止境。
……
武戰無語了,武道大綱一字一句都蘊含大道之理,但核心就是遇事不要慫,勇往直前當為武道。
修武先修心,鑄就一顆無敵心,哪怕前路荊棘攔路,也要打出一條道路來。
巧合嗎?
巧合個錘子,一旦領取領悟了武道大綱,那他就會激活盤古的不屈意志,他武戰就會成為鐵頭娃,注定和天道干上。
但不領取領悟武道大綱,大道考驗過不去,同樣也是身死道消。
前者還有一線生機,后者完完全全就是死路,除非他能達到大道境。
要是他能達到大道境,又何須怕天道,這直接成為一個死循環。
最終武戰還是選擇領取領悟武道大綱,對上大道十死無生,對上天道還有一線生機,怎么選不用多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