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忙碌青少年講人工智能:會思考的機器和AI時代
- (英)《新科學家》雜志編著
- 897字
- 2025-06-05 14:23:55
前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決定性趨勢。在過去10年左右的時間里,電腦通過訓練,學會了執行越來越復雜的任務。大量我們一度認為只有人類才能做到的事,電腦現在已經駕輕就熟。從識別人群中的個體到在擁擠的交通中駕駛汽車,再到擊敗最優秀的人類圍棋棋手(長久以來,人們曾一度確信AI無法涉足圍棋),類似的成功案例正不斷涌現。有時候,它們在某些事上甚至比我們做得還好,而且完成速度更快或者持續時間更長,且從不知疲倦。
當然,會思考的機器并不新鮮。近75年來,我們一直在努力制造出那種能夠具備部分人類智能的電腦。“類人自動化裝置”的概念可追溯到幾個世紀前。人類向來都對自身——尤其是我們的智慧——十分著迷,所以我們會醉心于在機器體內復制人類的閃光點,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人工智能與人類智能的比較,既引發了不安,也令人遐想。AI能有多接近我們?會搶走我們的工作,在游戲或者能賦予人生意義的創意活動中打敗我們——最終取代我們嗎?斯蒂芬·霍金和埃隆·馬斯克等公眾人物甚至提出“AI末日”的可怕場景:超級智能的未來機器為了追求人類無法理解的目標而將我們踩在腳下。馬斯克說,我們正在“召喚惡魔”。
這些令人興奮的報道揭示出,公眾已深深地意識到AI帶來的挑戰。雖然在現實中,災難片中的情節不太可能上演,但我們能夠期待的是,未來會同樣驚人,可能還更加離奇。
我們以前也曾見識過科技泡沫,如20世紀90年代末互聯網泡沫的繁榮與破滅。對于AI的追捧以及全世界的企業正往其中投入的數十億資金,堪比互聯網早期那種令人激動的熱鬧勁兒。但這次感覺有所不同。從我們與設備的互動方式,到我們的出行方式,再到整個社會的運轉,AI會給人類日常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人甚至認為,AI還會改變人本身的意義。
面對我們即將遭遇的技術與倫理挑戰,這本書將為你介紹你在AI方面需要了解的一切東西。通過書中匯集的頂尖研究人員的看法以及《新科學家》雜志的精華內容,你將快速了解那些正改變我們未來的人在做什么以及他們期待著怎樣的結果。如果你想知道那些處在AI研究最前沿的人們心中的希望和恐懼(一位先驅曾說AI是我們需要發明的最后一樣東西),那么請繼續讀下去。
編輯 道格拉斯·希夫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