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艱難時世——雷蒙德卡佛《我父親二十二歲時的照片》
- 歐美現(xiàn)代詩歌評論
- k2152
- 800字
- 2025-07-20 17:30:59
作為一個以極簡主義著稱的作家和詩人,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的文字很少修飾,信息隱藏在細(xì)節(jié)背后。作品中,22歲的父親靠在一輛1934年出廠的福特車擋泥板上,這些數(shù)字勾勒出一個模糊的時代背景,大蕭條時期。
1929-1933年的經(jīng)濟危機,是美國歷史(也是世界歷史)上一次空前嚴(yán)重的經(jīng)濟危機,席卷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學(xué)術(shù)界一般稱之為“大蕭條”,由于胡佛總統(tǒng)的一系列錯誤經(jīng)濟政策,工商業(yè)急劇下降,失業(yè)人口猛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到最低點。城市中的無家可歸者用木板、舊鐵皮、油布甚至牛皮紙搭起了簡陋的棲身之所,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稱為“胡佛村”,意在諷刺胡佛總統(tǒng)。
卡佛出生于38年,正處于大蕭條之后經(jīng)濟復(fù)蘇期,作者的童年是在大蕭條的陰影下渡過的,照片中的父親雖然極力做出一副開心的樣子,但掩蓋不了照片背后生活的窘迫和艱辛。多年以后再回望這段往事,這種艱難時世下極力裝出的樂觀就成為了一種溫情。從作者的口吻和最后兩行的描寫,父親似乎已故,而卡佛背井離鄉(xiāng),和父親一樣酗酒,經(jīng)歷著相似的艱難時世。
卡佛寫這首作品時,可能已過了照片中其父的年齡,他在描寫父親照片的同時也在父親的影像里投射出另一個自己,沒有什么比身在同樣的困境中更能體會到相同的情感。
雖然這首詩歌語言是質(zhì)樸平實的,但卻蘊含著深刻的時代背景和厚重的情感。這種如同冰山一角式的表現(xiàn)手法使詩歌充滿了內(nèi)斂的氣質(zhì)。
《我父親二十二歲時的照片》
作者:雷蒙德卡佛
十月。在這間潮濕而陌生的廚房,
我研究我父親那張拘束的年輕人臉龐。
他靦腆地咧著嘴笑,一只手拎著一串
多刺的黃鱸魚,另一只手上
是瓶卡斯巴德啤酒。
他穿著牛仔褲、粗棉布襯衫,靠著
一輛一九三四年出廠的福特車前擋泥板。
他想為他的后代擺出虛張聲勢而開心的樣子,
把舊帽子戴得翹到耳朵上。
我父親這輩子都想顯得大膽。
可是他的眼神暴露了他,還有那雙手
無力地拎著那串死鱸魚
和那瓶啤酒。父親,我愛你,
可我又怎么能說謝謝你?
我也無法飲酒有度,而且根本不知道去哪兒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