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無怨無德(上)
書名: 北朝爭雄作者名: 大王再沖一次吧本章字數: 2020字更新時間: 2025-06-15 07:45:42
樂起打的不是啞謎,而是《春秋》中的一個典故。
晉楚邲之戰,楚公子谷臣陣亡,而晉國主將之子荀罃被俘。于是兩國相約,以荀罃換回谷臣的尸體。
臨別時楚王問荀罃是否怨恨他,之后又該如何報答。結果荀罃回答:
“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無怨無德,不知所報。”
自退往長川之后,樂起可沒有閑著。知道賈思同熟讀《春秋》后,可是花了好一番功夫才找到的典故。
沒辦法,和這幫讀書人打交道,有時候就得說點彎彎繞繞的話來顯示對對方的了解和尊重。
賈思同還真不是不學無術之人,顯然聽懂了樂起的話外之音。
不久之后,柔玄城的南門緩緩打開,一隊鎮兵推了十幾輛搭載了尸首的大車徑直向懷荒軍陣而去。
看來樂起的掉書袋起到了預想之中的拍馬屁的效果。
“我家鎮將讓小人將戰死者尸首交還貴軍。”
柔玄鎮兵中走出一名精瘦的中年男子,躬身下拜,而言語中的態度依然不卑不亢:
“我家鎮將還說,將軍學識過人自然該知道孔子筆刪春秋之意。如果將軍想要柔玄人投降,這是不可能的”
樂舉砸了砸嘴,雖然《春秋》是現學現賣,但總歸是認識孔夫子孟夫子的,于是又上前一步扶起這個中年男子:
“孟子有言‘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賈公這是在警告還是在勸降?”
鎮兵直起身子后并沒有回答樂起的問題,只是淡淡地表示人已送還,他們該回城復命。
“壯士且慢。要是我猜的不差,剛剛你轉述的最后一句話恐怕不是賈公的意思吧?”樂起笑著問道。
“對,這是我的意思,也是我們柔玄人的意思。”鎮兵見樂起將他攔住,面色肅然而答。
樂起聞言趕緊攔住作勢就要撲上來毆打對方的丘洛跋,安撫好自家人后同樣正色問道:
“據我所知,柔玄鎮連遭兵禍,士卒牧奴大多投奔破六韓拔陵和衛可孤而去。為何壯士反而要一心同這個軍鎮同死生呢?”
“哼,逃走的都是不知恩義的人。”
“那賈公有什么恩義值得你們餓著肚子也要跟隨呢?”樂起好奇心也被勾起了:“他來柔玄不過兩年不到,也沒聽說有什么了不得的政績。”
“看來將軍不問個清楚是不會放小人離開,那我就照實說來,也好斷絕了你們的心思。”
中年鎮兵上下掃視樂起一眼,說話的口氣很不客氣,不過樂起并不在意,反而讓親自端來幾個馬扎拉著對方同眾人一同就坐。
中年鎮兵估計沒讀過什么書,不過說話條理還算清晰,懷荒眾人毫不費力就聽懂了個大概。
原來在鎮民眼中,賈思同雖然有點迂腐,卻是是扎扎實實為百姓干了不少事情。
賈思同上任柔玄之時,正好碰到柔玄鎮爆發羊疫,牲畜死亡極多。
他便帶人在城外羊馬墻的入口處挖了一條寬四尺,長數十步的旱槽,要求所有進入城中的牧子都必須驅趕羊群越過旱槽,如果成年羊跳不過去則視為已經染病,并將病羊隔離開來飼養。
如此一來,不到一個月便控制住了柔玄鎮當時蔓延的羊群傳染病。
這倒算不上什么本事,不過和從前貪婪殘暴只知聚斂的鎮將相比顯得多少有點人樣罷了。
然后賈思同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大規模興建羊圈、牛圈,并將其分配給普通鎮民,鼓勵他們變逐水草的放養為圈養。
不僅如此,為了防治牲畜的傳染病,他還從青州老家請來了工匠傳授鎮民燒制石灰的方法,用石灰活著草木灰給牲畜圈舍清潔消毒。
“把牲畜趕到圈里養倒是簡單,可牲畜食用的草料怎么辦?”樂起不禁打斷對方。
“這倒不是個事。前幾年先是大旱,然后又遇到羊疫,我們柔玄的牲畜可沒有你們懷荒多。而且賈鎮將還將草原劃片,組織鎮兵一道收割牧草。所以就算是圈養,草料基本都是充足的,而且牛羊還能以此躲避風沙雨雪。”
“而且賈鎮將做的還不僅如此!”中年鎮兵接著說道。
柔玄人,乃至整個六鎮,往常都沒有為牲畜精心、大量準備青貯料的習慣。
經過一個秋天的放養啃食,母畜在冬天的時候看起來還有點肥膘能挺得過去。
反而是到了第二年開春轉暖以后,母畜生育哺乳幼畜而快速掉膘,而幼畜又沒有長到可以斷了奶水獨立食用水草的程度,稍微有一點點倒春寒便是母子皆死,甚至有不少牧民家中的整個畜群斷群絕種!
“我們柔玄并不缺水更不缺土地,城北的五臺水終年有水,往北匯入白湖。”
“以賈公又從青州請來工匠,教我們打造犁鏵,開墾了五臺水兩岸農田來種植雜谷。”
“我們柔玄人都沒有種過地,于是賈公囑咐我等用不著精心種植或是除草,等到九月間就把雜谷和雜草一同收割儲存,用作牛羊過冬所用的青貯料。”
中年鎮兵越說越激動,甚至站起來連比帶劃:“甚至賈公還默許我們柔玄人去周邊的咸水湖開辟鹽田,煮湖作鹽。不僅免于塞內商人的盤剝,還能在腌制保存冬天到來前宰殺的體弱牲畜。”
“你們說說,最近幾十年來,六鎮何時有過這種鎮將?就憑賈公肯為我等小民著想,我等就自當為賈公效命,他不走,我們剩下的柔玄人斷然不會投降!”
“要是于景有賈公一半的公心和本事,我們懷荒人又何必起兵呢?”
樂起拊掌而嘆,“壯士有所不知,剛才在城下我便許諾了賈公,若能將我軍戰死者送還就一定有酬謝。我們準備了五百頭羊,或許能稍解柔玄燃眉之急。”
“另外,還不知壯士尊姓大名?正好我軍正在準備晚食,請壯士用了飯菜再回去吧。”
“不敢勞將軍款待,鎮中久侯小人不至,說不得還會以為我們都跑了。小人賤名恐怕有辱尊耳,將軍就不必再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