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4章 王韞秀與元載

下朝未過半日,整個長安都知曉了今日朝堂之上,有一布衣少年郎,怒罵吐蕃使臣。舉鈞石以揚大唐國威。

壯武將軍,從四品下的武官。

大斗軍軍使,掌管四千士卒,三千騎兵。

一柄天子劍,可斬邊境之將。

最重要的是,那少年郎不過十七八歲。

大唐重武。

只需半日,沈潮生的名字便已經傳遍長安。

長安東區第三街,平康坊東南隅。

王忠嗣的門戟小廝已經收了一竹籃名刺。

王忠嗣特意吩咐過,名刺可收,金銀俗物不可進。

諾大的府邸內,卻無什么貴重裝飾。

廳室內。

哥舒翰正在煮茶,原本沈潮生想要上手,卻被哥舒翰趕回了位置上。

沈潮生只能與王忠嗣面對面而坐。

“沈二郎,我本以為你能抬動鈞石便已是了不得,未曾想還能將鈞石過肩摔落!當真是天生神勇。”

王忠嗣依舊感嘆不已,委實眼前這少年抗石之舉過于駭人。

“還是要謝過王公提拔。”

沈潮生并無半點恃寵而驕,反而依舊似那身穿布衣的少年郎。

“害……”

王忠嗣嘆口濁氣,一時間百感交集。

哥舒翰適時開口:“可不是,沈小子,你可要記得王公之恩。這世道,想要得到圣上賞識,莫要說你進入吐蕃沖殺一次,哪怕你再沖上百次,無人舉薦,你也到不了如今。”

王忠嗣回眸瞪了哥舒翰一眼:“煮你的茶去!歹多話!”

沈潮生卻是心知肚明:“是這么回事兒,小子銘記王公大恩。”

“只管記在心尖。”哥舒翰說道。

王忠嗣忽然想起什么。

“恰好今日回長安,估摸著阿女也該回家一趟了吧……”

五年前,自家女兒執意嫁給一名叫元載的落魄書生。

家中長輩百般阻撓,可王忠嗣卻未發話。

那書生當年確實落魄,可一首書法詩詞寫的極好。

王家不缺向上爬的路子,只要那小子愿意上進,總有出頭之日。

一個寒門書生,也沒那么容易引起圣君猜忌。

可直到哥舒翰煮完第三道茶,依舊沒等到自己女兒回來看上一眼。

王忠嗣有些惱了。

那元載好歹也是大理評事,雖只是個芝麻官,可今日朝堂動靜不可能不知道。

當阿爺的出去已經這么多時日,自家女兒不回家看上一遭,屬實不像話!

沈潮生見王忠嗣面色不善,開口說道:“哥舒公,王公,都說長安花似景,小弟初到長安,倒是好奇這是何等模樣。”

王忠嗣正欲推辭,沈潮生卻已經起身。

哥舒翰在一旁眉眼含笑。

王韞秀那丫頭就是王忠嗣的心病。

元載位卑身貧,丈人府里的人對他都很輕慢。

在日常的交往當中,遠近親朋也都毫不掩飾對元載的嫌惡,對他的態度就像對待乞丐一樣。

元載自然把這些看在眼里,妻子王韞秀為丈夫感到不平,趁機勸他再好好讀一些書,以求進身,不愿再拿家中一份錢。

王韞秀為了讓元載奔赴長安趕考,將自己帶出的嫁妝都悉數變賣。

好在寫了幾篇好文章,得了圣人賞識,有了個官身。

沈潮生與哥舒翰相視一眼,哥舒翰便走在了前頭。

路上的花倒是沒怎么看,三人一道來了宣陽坊。

直到一處小院才停下。

院中女子身穿胡服男裝,正洗著碗。

眉宇間仍可見王忠嗣那股英氣。

就在這時。

隔壁的柳婦人端著半盆衣裳路過。

見王韞秀在井臺邊洗碗,便隔著低矮的籬笆墻笑盈盈開口:“姑娘這手勁還是這么足,前日見你家元郎回來,倒是清瘦了些。”

“不瞞你說,前日我家那鋪子進夏布,原想著找牙人談個好價錢,誰知如今市舶司那邊卡得緊,貨款周轉竟有些吃緊……”

王韞秀握著粗瓷碗的手指微頓,抬頭時臉上已堆起笑:“柳姨有事但說。”

“就是春上你家借去的兩貫錢……”

柳婦人聲音低了些:“也不是催你,只是如今生意難做得緊,若能先還上些,也好讓我應付過這幾日。”

王韞秀望著盆中晃蕩的清水,解下腕上那只成色普通的銀鐲子。

遞過籬笆:“柳姨先拿著這個抵一抵,待我家元郎回來,定會將錢湊齊還上,到時候再贖這鐲子不遲。”

柳婦人推拒道:“這如何使得……”

卻終究接了過去:“那就勞煩姑娘了。”

王忠嗣立在院外槐樹下,聽得真切。

元載如今不過八品大理評事,月俸才二貫半。

除去租這小院的八百文,剩下的錢在長安這地界,光是應付日常用度已捉襟見肘,更別提官員間的應酬往來。

抬腳便想進去,卻在邁過門檻時猛地頓住。

五年前女兒執意下嫁時,那倔強的眼神還歷歷在目,如今若以父親身份插手,怕又是一場爭執。

沈潮生已搶先一步走進院門,對著王韞秀拱手道:“想必這位就是元載兄的夫人吧?在下沈潮生,與元載兄有些交情。今日他在署中辦差脫不開身,特意讓我送些錢回來,說怕是要晚些才能歸家。”

沈潮生將手中錢袋遞給柳婦人,將那手鐲取回。

王韞秀上下打量他,見他一身布衣,眉宇間卻有股英氣,不像尋常市儈,又未在府中見過,倒信了幾分。

“原來是沈郎君,快請進。只是家中簡陋,不知沈郎君可愿留下吃些便飯?”

沈潮生本想推辭,忽聽得院外傳來王忠嗣壓抑的咳嗽聲。

“既如此,便叨擾夫人了。只是我看廚房尚空,不如讓我去街口買些現成的吃食,也省了夫人操勞。”

不等王韞秀推辭,已快步往巷口走去。

王忠嗣背過身,發出一聲幾不可聞的嘆息。

寒門書生,最重的怕是就那張面皮了……

三人沿著宣陽坊的路往回走時,王忠嗣的腳步總忍不住往綢緞莊,胭脂鋪前湊。

“王公且慢。”

沈潮生出說聲道:“元載兄如今是八品官。”

“若咱們拎著些尋常吃食進去,倒像是尋常鄰里往來。”

“可若是買了錦緞胭脂,反倒顯得生分,讓元載兄面上難堪。”

沈潮生轉身從餅攤買了幾個燒餅。

又在隔壁攤子稱了二斤切肉。

“待會兒我與元載兄在外閑談,王公下酒正好。”

王忠嗣猛地抬頭,眼中閃過一絲光亮,卻又很快黯淡下去:“她那性子,怕是……”

“試試總無壞處。”沈潮生笑了笑,獨自進院。

坐下不久,一個身著深青色官袍的官員匆匆走來,正是元載。

他額角帶汗,見到沈潮生時愣了愣。

“元載兄,潮生留在家中晚食,還望元載兄寬恕潮生冒昧。”

潮生?沈潮生!

元載看到那腰間銀魚符,只是一瞬便明白過來。

今日議事,說的便是沈潮生舉鈞石的事情。

屋內的王韞秀正在烙餅。

聽到動靜,忙招呼道:“元郎今日回來得正好。”

元載已換下官袍,穿著妻子縫補過的舊衫,正幫著擺碗筷。

元載將那一盤切肉特意放在沈潮生面前。

“沈兄難得來,多吃些。”

沈潮生看著元載拿起一塊燒餅。

掰了一半遞給王韞秀,兩人相視一笑,眼中是尋常夫妻的默契。

王韞秀替丈夫擦去嘴角的餅渣。

元載則低聲問她今日可曾累著。

那番親昵自然,全然不見在一旁的沈潮生神態拘謹。

飯后,桌上的切肉都未減少。

沈潮生抹了把嘴,對元載道:“元載兄,方才在路上聽聞西市新開了家書坊,有幾本孤本甚是難得,不知可否與你同去瞧瞧?”

元載一愣,隨即點頭:“自然可以。”

兩人一前一后走出院門,沈潮生故意放慢腳步,讓元載先行。

屋內,王韞秀正收拾碗碟,忽聽得門口傳來熟悉的咳嗽聲。

她抬頭望去,只見王忠嗣站在門檻處,兩鬢的白發在夕陽下格外刺眼。

王韞秀臉上的笑容瞬間斂去。

語氣冷淡:“不知大將軍大駕光臨,是要看望乞丐,還是來指點我這嫁錯人的女兒?”

話雖刻薄,卻已快步走到碗柜前,拿出一副嶄新的碗筷,用帕子擦了又擦。

“餓了,想吃飯。”

王忠嗣關上門,坐在桌上,給自己倒了杯酒。

哥舒翰靠在院墻上。

看著沈潮生與元載在巷口低聲交談的背影,又望了望屋內那對父女間緊繃卻暗藏關切的氛圍,忽然捋著胡須笑了。

或許,這盤父女心結的棋,真能讓這少年郎走活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孜县| 通州区| 潍坊市| 洪江市| 长春市| 万盛区| 罗江县| 清新县| 青冈县| 丹巴县| 海兴县| 会泽县| 洛南县| 汽车| 新郑市| 昌邑市| 阳朔县| 梅河口市| 清水县| 微山县| 江门市| 和田市| 克什克腾旗| 石嘴山市| 比如县| 昌吉市| 玉环县| 商河县| 蒲江县| 海丰县| 平遥县| 炎陵县| 双江| 乐清市| 西吉县| 陆河县| 且末县| 西华县| 庆元县| 汉沽区| 茶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