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眾口難調
- 穿越1618:我在神羅當皇帝
- DL.鴻毅
- 2045字
- 2025-06-19 21:55:37
帕茲曼尼就著權杖坐定的姿勢,將目光投向桌側,緩緩地掃過議事廳中的所有人。
“本次會議的議題,相信諸位在入場前便已知曉。我便不多在此贅述。”
“簡單來說,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一件尚未由任何主教團正式記錄、也未被任何教義機構確認的事件。”
“以防諸位遠道而來的代表團不清楚我們這里發生的事,我先給各位簡單介紹一下情況吧。”帕茲曼尼說著,拄著權杖,站起了身。
他的神態看起來還是有些擔憂,并帶著些許的不甘。
他沒想到,自己當時靈機一動給克萊斯爾設下的局,現在反而給自己的“政敵”齊格蒙德做了嫁衣,成功將克萊斯爾推到了齊格蒙德身邊。
不過,既然眼下已經如此,他便專注于如何應對眼下之事了。
待帕茲曼尼站定,過了幾秒后,他緩緩開口:“斐迪南殿下自稱,曾夢見布拉格擲出窗外之事,事后果真應驗。”
“此外,斐迪南殿下還在從未見過我所發的信件時,精確地說出了信件的大體內容和收信人。”
帕茲曼尼停下來,輕輕吸了一口氣。
“他的確在我們中的一些人面前,重復了他記憶中的夢境,且這夢境真的不能再真。”
“但我要提醒各位,夢,不等同于神啟;事后吻合,也不能自動構成神跡。”
廳中一時間安靜了下來,無人出聲。
最先打破沉默的,是扎格雷布主教彼得·多米特羅維奇。
他的身體微微前傾,語氣平和:“總主教閣下言之有理,我們今日聚集在這里,不是為了宣告神跡。”
“但斐迪南殿下所述之內容,的確已在信眾中廣為流傳,若是教會完全不作回應,是否也屬于失責?”
他始終沒有使用“神啟”一詞,只是模糊地稱為“斐迪南所述之內容”。
“教會需要回應,但這并不代表我們必須聯名要上報給教廷。”埃格爾教區的德拉什科維奇主教接道,“更何況,若是我們貿然寫信給羅馬,豈不是默認了這件事已具備神學意義?”
他說完,轉頭看了帕茲曼尼一眼。
事實上,他正是帕茲曼尼找的“盟友”之一。而今天他們的目的,就是阻止這個聯名信的簽署。
帕茲曼尼微微點頭:“這正是我今日召集諸位的原因。”
“我們今天不應該急于判斷斐迪南所宣稱的‘神啟’到底是否屬實——這是羅馬的職責,不是我們的。”
“斐迪南作為未來的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他‘神啟’的真偽不宜由我們現在決定,我們的級別不夠。”
“因此,我個人認為,目前還是不宜上報。”
“但若是有人認為此事確有值得討論之處,我們可以將其封存于本教省的檔案之中,暫不呈遞羅馬。”
“閣下此言,”維斯普雷姆主教特萊格迪眉頭微皺,“是否意味著,我們不準備向羅馬通報此事?”
“至少不是現在。”帕茲曼尼答道,“現階段,我們甚至無法確認斐迪南所言是否出于純粹的神學交流的想法,還是其背后藏著別的政治動機。”
坐在右側的斯特拉斯堡代表,多明尼克·薩爾維,此刻才輕輕發聲:
“若我理解的沒錯,閣下的意思是……即便內容屬實,我們也不應該立即上報?”
“這只是我的建議。”
“是否接受,由諸位自行判斷。”
他沒有強調總主教的權威,也沒有試圖壓制分歧,只是把自己的立場清楚地擺了出來——現在不該急,斐迪南的夢,不等于神跡;即便真有其事,是否“值得”向羅馬報告,也必須經過他們幾個更長時間的觀望。
在帕茲曼尼已經主導了地區主教會議的進程時,在不遠處坐著的克萊斯爾卻始終保持著沉默。
他沒有接話,也沒有發表任何異議。
自從會議開始以來,他便只是端坐在桌側,偶爾翻看面前摞著的那一小疊紙張。
他知道,現在還不是出手的時候。
他不妨讓帕茲曼尼提出看法,讓反對者全部聚攏,趁此機會觀察其他人的看法——越是有人謹慎回避,后面的話,就越好說。
他看得出,在場已有數位主教同意了帕茲曼尼的看法,正悄然點頭——他們幾乎都是在那句“不必急于上報”之后,才松了一口氣。
廳中的沉默持續了將近半分鐘。
過了好久,維斯普雷姆主教特萊格迪才率先開口:“若只是封存檔案,對此事按下不表,那我們是否需要在結語中注明:此事暫不通報羅馬?”
“若是我們不在其中寫明,日后若是流傳出去,只怕有人會質疑我們故意隱瞞事實。”
“但是我們若是寫明,”另外一人輕聲答道,“便等于在文件上正式簽下了回避的決定。”
“這是我們的失責吧?”
帕茲曼尼沒有立刻回答。他還是靜靜坐在座位上,指尖輕輕敲著桌面,看向另一側的扎格雷布主教。
彼得·多米特羅維奇沉吟片刻,補充道:“教會面對異常事件,一般有三種應對方式:分別是立即上報、部分匯報,以及徹底封鎖消息。”
“既然斐迪南閣下所說之‘神啟’性質還尚未明了,總主教閣下主張慎重應對,亦無不可。”
“但如主教特萊格迪方才所言——若是要留下一封正式的文字記錄,我們便必須達成共識。否則留下的文件,將毫無意義。”
“我相信在座諸位并非完全同意帕茲曼尼“按下不表”的想法。”
“但我想請各位想想,若是我們最終留下會議紀要,卻只有部分神職人員選擇簽字,而剩下的那一部分選擇回避,這文件本身反而成了問題。”
“還不如,”他壓低了聲音,“我們干脆就不要留文件了。”
“等羅馬方面親自介入,我們再做商討不遲。”
這句話說完后,廳內響起了眾人交頭接耳之聲,其中參雜著一些同意的聲音,但也不乏有人表示反對。
“各位先不要吵了。”這次開口的是克萊斯爾,“我來給大家說一句公道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