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統一思想
書名: 鄭和下美洲,從洛杉磯太守開始作者名: 西紅柿炒蛋不加糖本章字數: 2060字更新時間: 2025-05-25 10:01:00
全場沉默。
其實眾人都曉得,這項計劃如果能順利推行,對于洛杉磯郡來說,絕對利大于弊,也有利于鞏固大明在美洲大陸的統治地位,以及日后可以此為基礎,進一步向內陸擴張。
可是,就像一開始陳延年欲言又止的那樣,每個人心中都不得不算一筆經濟賬。
首先,錢呢?
其次,人呢?
只不過礙于鄭和的地位和權威,沒人敢在這個時候當面潑太守大人的冷水。
這時,戶曹弗朗西斯科·李干咳一聲,身體微微前傾,看向鄭和,說話聲音有些小:“那個~大人,之前您就問過郡里的財政……您是知道的,不容樂觀……”
弗朗西斯科在委婉提醒鄭和,不管計劃有多好,沒有投入一切都是白搭。
眾人默默點了點頭,終于有人回到這一點了。
陳延年附和道:“鄭大人,此屯田水利計劃利國利民,我等必定不竭余力支持。只是……目前恐怕時機尚不成熟。”
如果等一些年頭,等到洛杉磯郡壯大一些,等到人手充足、財政富余,那時再來推進可能就合適多了。
鄭和沒有打斷別人的說話,臉上更沒有任何不悅情緒。
他其實在召開這場內部高層會議之前,就已經在腦海中推演過十數次。
阻力肯定是有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
不過,鄭和認為,在推行新政之前,人力物力財力短缺確實是擺在眼前的難題,可上下一條心同樣不容忽視。
故此,鄭和今天召開這場會議,目的并不是要解決什么實際問題,而是要先統一思想,從高層就確定下來,讓計劃日后可以順利落地并貫徹實施。
總不能高層人心各異,等到項目上馬,再來相互扯皮拖后腿吧?
鄭和站了起來,圍著開會的圓桌,按照一個方向走動。
他先走到左手邊的陳延年身后,拍了拍對方的肩膀。
陳延年立馬就要站起來,鄭和卻輕輕將他按了回去:“陳大人的顧慮,我自然是了解的。”
接著,陸續來到每個人身后,逐一拍了拍肩膀。
最后,從右手位的朱子巖回到自己的座位前,但鄭和沒有坐下,而是像拉家常似的絮叨起來:“不瞞諸位,前陣子欽差團隊來宣旨的時候,我已經將屯田水利舉措上書,托付欽差交給陛下。但時不我待,我們不能干等著什么都不做。”
他嘆了口氣,接著說道:“那么,我在奏折里是怎么說的呢?簡而言之,「六策」以聞。
首先,如諸位所見,乃「屯田選址之策」。星分三垣、烽燧相望,這里我就不贅述了。
其次,「水利工巧之策」。關于這一點,諸位可能看得沒那么透徹,我再詳細講解一遍。那便是引洛杉磯河水,造陶管暗渠三百里;沿渠設龍骨翻車五十架,以野牛力轉之,構筑「天河地網」。于馬里布海灘建月汐碾坊,借潮力春谷;圣莫尼卡山鑿霧井十二眼,集露水濟旱,借「潮汐為用」。要害水閘藏辣椒煙罐,敵至則放煙盲目;水庫暗埋腐草毒囊,事急可污敵水源,乃「毒守兼備」。
其三,「耕戰一體之策」。每卒授田五十畝,佩「鐮槍」,乃鐮刀與長槍兩用;田壟下埋陶雷,插秧苗為記,敵騎踏之則爆,此乃「軍農合籍」。流囚腳系響鈴鐐,晝耕夜囚;墾滿百畝去鐐,許娶番女入籍,即「罪卒墾荒」。每明戶領二番戶,教耕織者賞,縱逃者連坐;設「赤眼營」三百人混血精銳,專司巡圳,「番明互監」是也。
其四,「錢糧節省之策」。軍餉三成發「鹽引」,五成給「可可幣」,余二成存「皇倉」,憑《功過簿》支取,即「以貨代餉」。許工商包墾,每歲納鐵甲十領代稅,海商運糧至者,賜「海獺皮冠」為信,即「商屯相濟」。
其五,「夷夏防變之策」。千帆堤暗設泄洪閘,頃刻可淹番坊;鄭和渠關鍵段藏火油筒,焦土阻敵,即「水利為兵」。
其六,「永續經營之策」。賜屯卒「金山姓」,許歸葬故土者,需以子嗣留屯為質,乃「血脈扎根」。屯堡設「社學」,教《孝經》與番語等,優秀番童可入南京國子監「夷生科」,即「文脈綿長」。”
鄭和一口氣拋出六策,逐漸將整個計劃的核心都展現出來。
看得出來,鄭和為了推行這項屯田水利計劃,確實用盡心思。
可以預想到,如果計劃真的能順利實施,那么廣袤的洛杉磯土地,確實有一定概率從荒涼的不毛之地,變成萬里沃土的青山綠水。
不過,即便同僚們被鄭和說得激情澎湃,可依舊沒能規避這項計劃的天然缺陷——錢呢?人呢?
鄭和面露微笑,他知道自己已經將眾人的熱情調動起來,那么現在是時候拱一把火趁熱打鐵了。
他補充道:“當然,不管計劃多宏偉都沒有,缺乏物質基礎,注定是空中樓閣。為此,我做了兩手準備。”
眾人的耳朵不禁豎起來,目光也都悉數落到鄭和身上。
“這兩手準備,其一是遷僑,其二是收稅,雙管齊下,可解我們大部缺口。”
遷僑和收稅?
關于收稅,其實眾人并不驚訝。
過去這一年多,大明軍民趕走西班牙遠征軍,并在洛杉磯扎根和運營起來,為了恢復生產,一開始都是輕徭薄稅。
可如果想要持續經營下去,那么完善稅收制度,并對全民征稅,這是勢必要推行的。
但是。
遷僑?
這兩個字眼,一下子就讓會議的氣氛變得敏感起來。
目前洛杉磯城中,居住的明人,大多是官軍的家眷,他們背井離鄉來到異國他鄉,只是不希望被丟在故土孤苦伶仃。
可是,故土那邊的同胞,愿意舍家棄業,來到這么個陌生的地方從頭開始嗎?
鄭和明白眾人心中所想,坦白道:“放心吧,關于遷僑一事,我的奏折已經在海上了,相信等欽差團隊回到京城,陛下看了后,應該會大力支持我們的。也就是說,短則半年,長則一兩年,我們洛杉磯,可能就有大量同胞要涌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