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驕傲,但不完全驕傲
書名: 季漢上公,替關羽守荊州開始作者名: 姬浩真本章字數: 2615字更新時間: 2025-06-19 16:00:00
諸葛恪倉惶逃離,差點落水。
邊跑還邊念道什么“五成”。
聞之令人生疑。
但無論如何,他一走,麋威這邊終于順利發船,西返江陵。
其后一路上,麋威如何跟各種未來大腿套近乎略過不提。
途徑生江洲的時候。
一支打著“陸”字旗的龐大船隊,朝相反方向擦身而過。
麋威到船頭眺望。
可惜春雨迷蒙,沒能看清陸遜的身影。
卻不由想起近日與江陵信通信看到的一樁趣聞。
說陸遜撤軍時,打算焚毀公安南郊的倉儲城,結果因為一場及時的春雨沒能成功。
為此,劉備特意命人給陸遜捎來一箱火燧和木炭。
還手書一封,說春寒料峭,將軍宜多備炭火云云。
嘲諷直接拉滿。
也不知經此一敗,陸遜將來還能否成為東吳的“假黃鉞大都督”?
說實話,麋威還挺期待陸遜轉去江淮戰場會有什么表現。
畢竟盟友太拉胯,就無法有效牽制曹軍。
只能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了。
總之,數日后,麋威一行回到江陵,順利完成使命。
州牧府早就安排了一場盛大的慶功宴。
荊州各路頭面人物悉數到場。
麋威終于見到了那個并非皇叔的“劉皇叔”。
不同于年幼時就分別兩地的關羽。
麋竺一家自徐州開始跟從劉備,爾來二十有四五年。
原主根本就是在劉備眼皮子底下長大的子侄輩。
正因如此。
當他看到一個白發蒼蒼,老態龍鐘的劉備時。
兒時記憶泛起,心中莫名有點傷感。
然而轉念一想。
這位戎馬半生的一代人主,開年之后已經是個六十歲(虛歲)的老人了。
按古代“人五十不稱夭”的說法,已經賺了十年。
哪天突然走了都不足為奇。
便稍稍釋然。
一上來,劉備二話不說,抓住麋威的手,先詢問身體狀況。
當初讓費詩順路帶麋威東下江陵治病。
起因是麋芳的來信。
但拍板的是劉備。
麋威不敢輕慢,妥當應對一番。
這一刻,劉備確實有幾分演義里“劉皇叔”的溫厚長者之風。
……
當然,劉備終究不僅僅是麋威的長輩。
稍作家常,話題自然轉回國事。
首要之事,論功行賞。
不出意外,馬良拜為武陵太守,另加一個雜號中郎將,一躍兩千石。
如無意外,等他在地方歷練幾年,有了治績。
便可順理成章轉回中樞,躋身公卿行列。
一時間,眾人仿佛看到了當年赤壁戰前,帶著盟約和江東援軍歸來的諸葛亮。
正使之后,輪到副使麋威。
劉備卻突然賣起了關子,招手讓麋威上前,問道:
“一場大戰,恰似大浪淘沙。”
“如今荊州兩千石以下,郡縣缺員頗多。”
“特別是江夏四縣,地處要沖,尤以竟陵最為緊要。”
“孤意,暫以竟陵為江夏郡治,并在此地任命一位千石縣令,你認為誰堪此任啊?”
此言一出,全場目光落在麋威身上。
麋威心中也是一咯噔。
老劉都這樣問了,怕不是想讓我來當這個竟陵令?
畢竟,拋開只是為出使而臨時加授的“宣信中郎”不談。
麋威原本是比千石的別部司馬。
那從比千石到千石,也算順理成章的升遷。
可問題在于,如今江夏可是四戰之地!
前段時間麋威跟著馬良談判索地,早就對江夏的局勢梳理清楚。
大體來說,江夏郡如今分成三部分。
大江以南,加上江北的夏口(漢口)附近,是孫權盤踞荊州多年的根本所在,不必多說。
而江北區域,又分為西邊的漢水流域,以及北端的淮河上游流域。
前者如今歸屬劉備。
后者則自曹操南下荊州之后,便改姓了曹。
換言之,所謂“三足鼎立之勢”。
在江夏一郡之內便已有體現。
哪怕原本歷史上沒有劉備插足,魏吳兩家也常年在江夏境內多次交鋒。
一大批名將都曾在此地刷過戰績。
比如曹魏的曹真、夏侯尚、文聘、張郃。
比如東吳的陸遜、諸葛瑾、朱然、潘璋。
至于已故的周瑜、呂蒙、甘寧、凌統等將,就更不必說了。
麋威心道,我何德何能跟這種級別的名將掰手腕啊?
這種要緊地方,老劉你交給我你晚上能睡得著覺嗎?
便準備照舊謙辭一番。
但話到嘴邊,心中又一咯噔。
慢著!
不能直接謙讓!
多次被高估之后,麋威終于回味過來了。
大漢士大夫向來以謙讓為美。
封個王侯,拜個大將,三辭三讓那都是最基本的操作。
你要是辭讓個十次,足以聞名海內,載入史冊。
若竟能辭讓一百次,那你不活該是當世圣人?
更別說老劉最瞧不起言過其實的人。
再謙讓下去。
那這竟陵縣令不鐵定落在我身上了?
所以這次要反其道而行!
于是麋威立即改口:
“大王明鑒,這竟陵令,舍我其誰!哈哈哈哈……”
這次就不謙讓!
就要驕傲!
就要自負!
聞得此言,江陵諸公頓時面面相覷,神色怪異。
劉備倒是面色不改,沉聲再問:
“且不論你。費文偉與你等一同出使巴丘,你認為其人干器,堪為一縣長吏否?”
費祎?
莫非老劉考慮過讓費祎出任竟陵令?
麋威感覺自己這次終于顯得驕躁了。
居然敢跟費祎搶一個縣令。
費祎什么水平,我什么水平?
當然,非要挑刺也不是沒有。
比如費祎祖籍江夏郡鄳縣。
按照桓帝時期定下的“三互法”,州郡縣的長吏需要回避本籍甚至姻親。
但,自己為什么要挑刺費祎呢?
自己所做的一切不都是為了抱大腿?
便道:
“費文偉之才十倍于我,當一個邊郡的縣令太屈才了,應入為尚書郎!”
也就費祎年輕沒資歷,不是后來的完全體。
不然麋威都敢推薦他當尚書令!
費祎聞言,自是連連拱手謙讓。
麋威心想這下穩了。
既不得罪費祎,又不至于讓劉備錯誤高估自己。
估計最終會另擇一個沒那么緊要的縣來安置我?
“云長,意下如何?”
劉備不再看麋威,轉向關羽。
關羽撫了撫髯,緩緩頷首:
“謙遜有度,又不乏任事的勇氣。”
“大王相人之高明,一如既往!”
不是!
二爺你等會兒!
老劉你等會兒!
麋威以為自己聽錯了。
說我勇于任事這個我認。
畢竟這次就是往這個方向凹人設的。
但怎么就謙遜有度了?
明明我都驕傲成這樣了!
這時劉備對眾人宣布:
“既然云長也認可,那便定下了。”
“授麋威江夏西部都尉,試守一歲!”
啊?!
麋威大驚。
表情差點沒繃住。
他發現自己從一開始就搞錯了狀況。
且說,“都尉”一職,源自秦代和漢初的郡尉。
早年的郡尉是郡守的副貳,主要負責軍事。
不過到了后漢,郡尉,或者說都尉,職能漸漸被郡太守所侵吞。
內郡多不設置。
唯有邊郡,以及羌胡蠻夷聚居的“屬國”,視情況置職,且不再是太守副貳。
比如習宏他哥習珍,先前就是零陵郡的北部都尉。
而眼下“江夏郡”對于劉備集團來說,當然是邊郡。
但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都尉秩比二千石!
雖然是二千石中最低的一檔,但也夠到兩千石這個大級別了!
沒記錯,原主一輩子也就這個層次了。
而且應該是熬資歷到一定年紀,才看在父輩面子上給安排上的!
麋威終于意識到問題所在。
他自以為搶著當一個千石縣令就已經足夠自負了。
沒想到在劉備關羽心目中,他居然是可以當比兩千石的!
于是。
他自以為的驕傲。
在劉關二老眼中。
反而是低調務實的表現。
換言之。
他又又又又被高估了!
……
感謝【洋洋洋2019082】的打賞!
另:今晚零點上架,會先連更三章,然后白天還有兩章。大家可以先訂閱,睡醒再慢慢看(我這小算盤打得啪啪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