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遼無人心
書名: 不一樣的三國,從大夏太子開始作者名: 黑白肉本章字數: 2202字更新時間: 2025-07-17 07:56:00
振武縣的遼帝捺缽,旌旗獵獵。
這是當初李仁愛從遼帝那邊借來的一身行頭,用以吸引金人注意,打了飲馬河之戰。
應州兵敗,天祚帝的行頭丟失殆盡。
于是李仁愛又將這個裝備立了起來,用來吸引殘遼的忠誠之士主動來投。
而天祚帝,則在附近的一座大帳內修整。
將養數日,耶律延禧從昏沉中驚醒。
他踉蹌起身,走出大帳,卻只能在柵欄內游走。
外面遍布營帳,遼夏聯軍的旗幟,倒還在獵獵作響。
帳外鐵甲森然,卻都是夏軍。他身邊,只有殘留的些許親衛。
他如何還不知道!
“李仁愛小兒——”天祚帝的拳頭捏的吱嘎響,他意識到,自己已經被夏人囚禁了!
但隨即,一陣惶恐襲來——夏人是要將他送給金人么?!
可明明,夏軍和金賊廝殺數輪,更是滅殺了金國大將完顏阇母,夏國這是,要拿他,作為籌碼,討好金賊?!
可惜,沒人能給他答案。
他的親衛都沒有了鎧甲,也沒有武器,只能侍奉他左右,也只能安慰他
蕭仲恭扶住踉蹌的天祚帝,低聲道:
“陛下勿憂,夏人若真要害您,何必在鷹嘴崖血戰金賊?
更不會讓您以遼軍名義發布捷報。”
他指向帳外隱約可見的遼旗,“您看,他們連捺缽儀仗都為您立著,夏人這是要借您的名號聚攏殘部啊!”
他們這些侍從為何還能茍活?
因為他們不當值的時候,還要去捺缽當值,接待四方來賓。
蕭仲恭也無奈,他爹降了夏人,他堂兄弟降了夏人……
只因李仁愛承諾,只要他們都降了,定然不會加害遼帝。
條件許可,他會從金人手里贖回遼帝家眷。
這里面包括了蕭仲恭母親……
他母親,可是遼帝姑媽!
天祚帝這才微微平復。
但難忍心頭怒火,一腳踢翻了案幾:
“朕還說他怎地將大勝讓與我大遼呢!竟然如此齷齪!
夏人粗鄙無信,狼心狗肺,朕當他忠勇,還許配了兩個公主給他,真是,氣煞我也!氣煞我也!”
天祚帝氣的團團轉,又打砸了一番,氣喘吁吁的他,最終力竭。
“你叫他來見我,我要好好問問他!”
蕭仲恭退下之后,在夏人鐵騎的保護下,去尋找自己親爹商議。
如今,遼人的重要人物,一舉一動,都在夏人的監視之下,若有異動,毒打、饑渴,無一不是折磨。
“父親。“蕭仲恭聲音壓得極低,“陛下今日打砸甚厲,還說……說您與夏人早有勾結。“
蕭特末忽然笑出了聲,驚得帳口的夏人護衛側目。
他想起旬日前,在應州軍帳,自己是如何跪著拽住耶律延禧的袍角:
“四萬鐵騎齊至,若星夜奔襲析津府,偽朝群龍無首,必當瓦解!”
可那位陛下呢,正摟著新納的夫人調笑:
“愛卿急什么?等朕收了應州這批粟米……”
結果呢?
耶律延禧行軍拖沓,舍不得朔應諸州人馬財貨,以至于夏人拖住了西京城內的金人,白白錯失了這個轉瞬即逝的東征良機。
偽遼耶律淳既沒,當速速殺入析津府,以正國本才是。
如之奈何?
如之奈何!
他抬腳碾碎地上一只甲蟲,甲殼碎裂的脆響讓他想起應州大寨外折斷的箭桿,
“我為他聯絡黨項人借兵時,他正在獵場射鹿;我替他籌措軍糧時,他在帳中與伶人賭雙陸;就連金賊殺到保大柵那夜——”話音戛然而止,蕭特末狠狠將佩刀拍在青石上,驚得侍立左右的夏軍紛紛側目。
蕭仲恭看著父親斑白的鬢角在風里顫動。
那日父親和母親在保大柵,金人來襲,遼帝卻第一時間帶著他們(蕭仲恭是宮使)這幫親信逃之夭夭,連半個傳令兵都沒留下。
更不用提之前遼帝攜妃嬪高坡觀戰,叫金人突襲,倉皇奔走,以至遼軍大敗了。
蕭仲恭道:
“陛下想見駙馬。”
蕭特末平復了一下心情,感嘆道:
“駙馬卻是不在軍中,人在何處,我也不知,無法赴陛下之約了。”
蕭仲恭也不駁斥,只是垂手而立,道:
“那可如何是好?陛下已然歇斯底里。若陛下有異,恐負駙馬所托。”
蕭特末想了想,道:
“你回復陛下,言駙馬想做遼國北樞密使,若陛下能答應,駙馬自然會相見。”
遼國權勢最重的官職,莫過于北院樞密使和南院樞密使了兩者同為遼朝最高軍政機構的長官,分別管理契丹部和漢人事務。
北院樞密使掌管全國軍政事務,直接統領契丹軍隊。地位高于南院樞密使和南北宰相府。
南院樞密使管理漢人州縣事務,負責漢人官吏任免和戶籍管理。地位略低于北院樞密使,但高于南宰相府。
至于南北府宰相,反而都是北樞密院下的官僚。
這是皇帝之下,第一人也!
蕭仲恭看了看父親,口型擺出了兩個字:
“曹操?”
可不是么?挾天子以令諸侯!
蕭特末不以為意,嗤笑道:
“還有哪里的諸侯?保大柵一戰,陛下家眷、諸子俱失與金賊……”
蕭仲恭臉色一變,他想起了他和陛下獲救那晚,駙馬第一次口稱“父皇”,如此一看,駙馬,夏國世子,處心積慮久矣!
“諸位皇子會不會是……”他小聲道,聲音有點顫抖,雖然夏軍士卒離得不近,不然他爹也不會直接張口就來。
蕭特末白了兒子一眼:
“你和陛下逃離保大柵,我和后宮諸位妃嬪、皇子皇女陷入金賊之手,最后叫夏軍僥幸救出,如今能保得性命,又何須多想無益之事?”
蕭仲恭明白父親的話,這是叫他承認“事實”就是了,多想了有好處么?沒有!
不多想的好處是什么?
駙馬要行蛇吞象的大事,總要他們這些契丹人幫忙的吧?
“那孩兒先回去稟告陛下!”
蕭特末又關照了一句:
“好生服侍陛下,忠勇之人,無人不喜。”
看著兒子遠去,蕭特末也無奈的嘆息。
當他和夏國世子李仁愛私下勾當,以遼國西境之土,誘惑夏人敢戰之時,就注定了,遼國一旦失敗,夏人恐噬主!
夏人損兵折將,可不是為了給遼國當好外甥的!
是他蕭特末要飲鴆止渴么?
他可是遼帝的小姑父!
然而耶律延禧最終卻是爛泥扶不上墻,敗壞了大遼江山,他——盡力了!
反觀李仁愛呢?
英明果敢,身先士卒,胸懷大志。
這樣的明主,才值得他蕭特末盡忠,不是么?
李仁愛想吞下殘遼,他就先幫李仁愛鋪墊鋪墊,想來他不會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