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2章 書卷觀論禮,女夫子破境

  • 黑天書
  • 納樓蘭
  • 2145字
  • 2025-06-17 23:49:45

鴻都學宮稷上峰第一與點燈人的交手,天地橋巔峰與神景境的碰撞,內院名副其實的兩大天驕對決,可遇而不可求。

付墨生豈能錯過?

“多謝師兄提醒,我會去的。”

送齊槐至門口,又迎來新客。

一位名叫簡庸的青衣鎮山奉到訪,說是奉山長之命為其添置些許生活用品,以及兩套新衣。

付墨生邀其入內,寒暄數句,致謝目送。

看了看竹桌上疊放整齊的兩套墨衫新衣,付墨生想起師兄齊槐的一襲白衫,忍不住暗忖,“一黑一白,一魔一禪。不愧是師尊,收徒有講究!”

竹堂茶肆閣樓上,山長白鹿似能聽到付墨生心聲,心情極佳,“不錯!是個會說話的?!?

然而付墨生接下來一句話,直接讓山長破防噴茶。

“師尊這是要湊齊黑白無常呀……”

付墨生換了身墨色長衫。腰間系著青竹刻及暖如玉,遙遙向閣樓所在行了一禮。

余下半日,他未曾出門。

而是躺在屋頂,捧著那部《天子望氣術》,讓春風翻書,一起修行。

……

今日的學宮有些熱鬧。

好像自從這屆新生入山之后,學宮的熱鬧便一直沒有歇過。就像殘陽下的桃花川一樣,四月天里始終妖艷似火。

清晨時,有新生翹楚聯袂登那青云梯,并上演了一場劍修與魔修之間精彩的較量??吹帽娙速澆唤^口。

傍晚時,在書卷觀道觀堂里,又有新生激發了一場滿座皆嘩然的論禮。

太虛幻境考核尚且未曾結束,絕大多數的新生還在鬼神畫壁之中。故而激發這場論禮的只能是折書,女夫子折書……

熒惑二十三年,四月。

鴻都學宮,春風愜意。

籠罩在夕陽下的書卷觀道觀堂猶如生了金色文膽的讀書人,一句句飄蕩而出的圣人之言化作文字殘章,盤旋在整座道觀堂上空。

方圓數百丈內,此刻萬物皆受其教誨。

而在那檐下懸著三千劍穗的道觀堂里,不知何時設了一座論禮臺,臺上有位一襲白衫的坐堂先生,亦是皓首大儒,姓石名延年,一身浩然正氣凜然。

若付墨生在此,定能認出,這位老先生,正是那夜于春風亭所見,夜讀圣賢文章,身邊螢火匯聚如燈的那位。

老先生如口含天憲,“禮為天理之綱”。六字振聾發聵,余音更是在梁柱間回蕩如雷,經久不絕。

臺下周圍,稷下與稷上兩峰弟子,數百之數,全都屏息而不敢言。

只見一襲燕雀服的折書負手站在眾弟子之前,雖氣息平淡,卻不卑不亢。柳腰間真言小印禁步未響,少女嗓音卻似碎玉裂冰,“石老所言‘禮承天綱’,可解鄉野易子而食之慘乎?”

聲如碎玉之后,迎來滿場死寂。

眾弟子全都詫異望著那道倩影。

而此刻,如被擊中文膽的石延年手中玉圭微顫。

這是一則歷史,發生在西千重洲的歷史。他記得那是數百年前了,北齊圍南景之國都。那時城中糧絕,百姓交換子女烹食,造就了一幅人間地獄的慘淡景象。

這名稷下峰弟子以此為典故,揭露了極端環境下的禮崩人亡。

也是在質問,若禮承天理而生,為何天道坐視人間慘???這一駁斥,無疑用血淚歷史點明,空腹談禮是虛偽之舉。

讓石延年不由刮目相看。

這少女雖是學宮新生,年僅十五,卻敢以人倫慘劇叩問天道。如此顛覆性的見解,實在讓他始料未及。

而他也陷入沉思,一時之間竟無法解釋“天理”為何不阻止人倫慘劇的現實。

這讓眾弟子們看到了希望。

石老擔任學宮坐堂先生多年,也提倡禮承天綱的說法多年,一直以來,學宮弟子俱無人敢有二見。

直到此刻。

直到出身孔丘詩絕城的折書入了學宮。

滿場死寂之中,折書未有退卻之意,反而步步緊逼,“弟子讀《禮記·曲禮上》,見‘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八字如遭雷殛。敢問石老,若禮承天理而生,何須待百姓有爭訟時方顯?”

皓首大儒石延年道,“此乃圣人制禮之由?!?

“非也!”折書清音鏗鏘有力,好似震落了堂下檐角積塵,“《周禮·秋官》載司寇掌刑,其屬有‘禁殺戮’一職。請問石老,若民無怨懟,何須設刑禁殺?”

折書又一問,滿座騷動。

此問直指核心。

讀書人素有“禮本刑末”的說法,她卻揭示禮法同源皆起于怨。禮生于怨,源于矛盾,何其大膽。

石延年須發皆張:“刑以輔禮,焉能本末倒置!”

折書淡淡一笑,忽向右上拱手:“管子有云‘倉廩實而知禮節’,石老以為然否?”

“法家粗鄙之言!”石延年冷哼一聲。

“諸位可還記得三百多年前,混沌三年事?蘇唐米貴時,舉國禮器鋪,日售俎豆不足雙手之數。待北齊糧至,單日售宗廟玉琮三千有余?!闭蹠暼绱慊穑爱旔I殍抱禮器赴黃泉,這‘天綱’可曾垂目?”

“饑荒時百姓餓死,祭祀禮器滯銷。糧足時富人炫禮,玉琮熱賣。石老,肚子似乎比天道更懂禮呢。”

折書巧笑嫣然。

石延年面紅耳赤無法反駁。

禮生于怨,成于飽,死于僵。

這便是折書的觀點。

只不過,她尚未說完。

當石延年滿面漲紅時,折書又向堂中屏風三作揖:“弟子最后請教。此屏風所繪,孔子問禮老聃圖,老子云‘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說你所推崇的周禮創立者早已腐朽。孔夫子可曾辯駁?”

不待回應,她自答說道,“未曾。只因孔夫子知,禮非磐石,乃流水也!”

言畢。

折書轉身走入人群中,提來一壺茶水,眾目睽睽之下,將茶水潑灑于論禮臺,也不知這妮子用了什么手段,水跡竟成《周禮》、《燭余六典》、《昆吾會典》三書之名。

以水痕展示禮法隨朝代而更迭,亦隨世而變。將石延年所謂的“天道”之說拉回了人間煙火。而恰到好處的是,西千重洲讀書人皆知,這三書著禮,朝代更迭,其本質皆因民怨而起。

故而論至此處,一襲白衫的坐堂先生石延年,盯著腳下水痕,啞口無言。

再看那論禮臺周圍一眾弟子。

滿堂嘩然。

像是出了一口惡氣般,而后掌聲如雷。

便是在這時,折書忽然感覺腹中苦海充盈如實,興起大潮。

轉而俏臉微紅。

她破境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溪县| 崇仁县| 周口市| 襄汾县| 汝州市| 卢湾区| 浏阳市| 积石山| 大方县| 本溪| 越西县| 中卫市| 长阳| 长武县| 石柱| 合肥市| 丹江口市| 贵阳市| 磐石市| 霞浦县| 克什克腾旗| 织金县| 海阳市| 张掖市| 镶黄旗| 湟中县| 昭通市| 晋江市| 乌兰察布市| 金门县| 桐梓县| 五大连池市| 平罗县| 无极县| 泗水县| 彭山县| 化州市| 孟村| 红桥区| 休宁县| 鄂尔多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