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掃盲班開課了
- 趕山致富:我是神槍手
- 探險王
- 2007字
- 2025-07-18 00:13:34
“三哥,新房子真好,還有新炕,新鞋呢!”三福蹦蹦跳跳地說,小臉被凍得通紅,卻掩不住興奮。
柳三江伸手揉了揉他的腦袋:“知道了,今天都說多少遍了。你要是能聽話,讓鐵娘給你做新衣服。”
“三哥我最聽話了!”三祿立刻搶著表態,生怕落后似的。
“好好好,待會兒給你們雙排。”柳三江被兩個孩子逗笑了。
“那三哥你也要做新衣服。”三福仰著小臉,眼睛亮晶晶的。
柳三江擺擺手:“我不用。”
“那我也不要!”兩個小家伙異口同聲地喊道,聲音響亮得把路邊的積雪都震落了幾片。
“行,那咱們一家人都穿一樣的。”
“好!”
寒冬漸去,春意漸濃。轉眼到了柳家寨正式開課的前一天。附近幾個屯子的人陸續趕來,除了來上學的孩子,還有不少是來看熱鬧的。山路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這是山里第一所掃盲學校,大家都想親眼看看是什么樣子。有人背著背簍,有人牽著騾子,絡繹不絕地往柳家寨趕。
幸好柳家寨提前蓋了些新房子,加上柳三江騰出的老房子,勉強能安頓下這些人。但讓柳三江頭疼的是,這些人沒一個空手來的。有帶糧食的,裝了滿滿一口袋;有帶山貨的,背簍里塞得滿滿當當。
孫家寨更是大手筆,直接送來兩斤白糖和一些臘肉。柳三江之前說過不要帶東西來,可沒人當回事。他想退回去,可這些人說什么也不肯要。
“孩子在這吃住,總得添些菜啊。”他們執拗地說,“山里人就這樣,你要是不收,就是看不起我們。”
看著他們誠懇的眼神,柳三江明白,山里人不是不想識字讀書,實在是以前沒有條件。如今有了機會,大家都想抓住。這些禮物承載著他們的期望和信任。
“三江,這些東西還是收下吧。”老火銃叼著煙袋鍋子,看著堆成小山的土特產說。
柳三江皺眉道:“我給七老都是給錢的,這樣收東西傳出去像什么話?”
“大伙兒都把裝備堆在這,也不好退回去啊。”老火銃吐出一口煙圈,“山里人重情義,你要是硬退回去,反倒傷了和氣。”
看著那些野味干貨,還有活物,柳三江腦子都大了。這事必須妥善處理,畢竟都是鄰里,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屋里堆滿了各種山貨,有雪蓮、鹿茸、蘑菇、木耳,甚至還有幾只活雞。
思索片刻,柳三江有了主意。有啥資源就留著,不能養的就做成菜。把年紀相仿的孩子安排在一起吃住,順便組建青龍嶺少年先鋒隊,學習訓練兩不誤。
“八老,縣里什么時候來?”柳三江問道,一邊在本子上記錄著各家送來的東西。
“說是今天到青龍鎮,明早上山。”陳八搓了搓手,“這天氣,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按時到。”
“來多少人?待多久?要不要安排飯食?”柳三江繼續追問。
“具體沒說,不過飯還是要準備的。記住,縣里給飯錢一定要收。”陳八正色道。
“那民明哥應該不來,他若現身必不談財。”柳三江笑著說。
陳八也笑了:“班屯長就這性子,不喜歡談錢,喜歡以物換物。上次送他一筐山貨,他硬是要給錢,最后還是用幾本書換的。”
商量完這些,柳三江去教室檢查準備工作。新漆的桌椅整齊地排列著,黑板擦得锃亮,粉筆整整齊齊地碼在講臺上。窗明幾凈,地面一塵不染,處處都透著新氣象。
外面傳來幾個人的議論聲,清晰地傳進教室。
“這教室真不錯,聽說還裝了城里的暖氣,冬天也不冷。”
“是啊,柳家寨下了大本錢。你看這桌椅,這黑板,都是城里運來的。”
“搞不懂為何連萌新也要帶,教男娃就夠了,丫頭將來不就是嫁人生娃嗎?讀那么多書干啥?”
柳三江聽到這話,火氣蹭地就上來了。他大步走出教室,目光如炬地盯著說話的人:“誰他娘的說女娃不用讀書?這是什么封建思想!新社會男女平等,女子力量無限大!不想讓女娃讀書的,現在就可以帶人走,我們柳家寨不稀罕教!”
那些人被罵得縮著脖子,不敢吱聲。畢竟就柳三江一個教書的,得罪他可沒地方說理去。有幾個人想反駁,但看到柳三江鐵青的臉色,又把話咽了回去。
屯屯長正好路過,聽到這話也怒了:“柳家寨的男女都一樣,哪個不是拿槍打過鬼子的?你們屯里多少人是關外抗聯的?如今隨軍南遷的?連這基本操作都不會?深山女子不拘禮,倒是把你們的腦子裹住了!”
“對對對,男女都一樣,都要學。”那些人連忙賠不是,“是我們想岔了,想岔了。”
看著他們認怯的樣子,柳三江心里暗暗嘆了口氣。新時代的曙光已經照進山林,但要改變這些陳舊的觀念,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不過沒關系,路再長,總有走完的一天。
夜幕降臨,柳家寨漸漸安靜下來。柳三江坐在燈下,一遍遍檢查著明天要用的教材。明天就是開學第一天,他既期待又緊張。這不僅是山里第一所學校,更是改變這片土地的開始。
晨光熹微,柳家寨的村民們早早就起了床,穿上最體面的衣裳,一個個喜氣洋洋地往村口走。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清香,遠處的山巒在朝陽下若隱若現。
今天是個大日子,柳家寨的掃盲班要開課了。不僅如此,縣里的陳書記還要來視察,這可讓村里人都興奮不已。村口的大槐樹下,幾個老人已經坐在那里閑聊,說著這幾天村里的變化。
“你們說,咱們村這回可算是出息了。”趙大爺抽了口旱煙,瞇著眼睛道,“三江這娃娃,有本事。”
“可不是嘛,”周嬸接過話茬,“大學生呢,能耐大著呢。這不,連縣里的領導都惦記上咱們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