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死龜孫,這么貴
- 穿越北宋,大官人的逆天科舉路
- 海上驚雷
- 2114字
- 2025-06-06 08:00:00
王延睿嘿嘿一笑,“去哪?”
“我聽說樊樓是開封最大的酒樓,想去看看。“
“樊樓有啥好耍的?走,帶你去青樓。”
王延睿和李豹相視一笑,王延睿嘩的一下打開折扇,“走著。”
出了宅院,李豹淫蕩的笑道:“大郎,剛才是不是看到擷芳樓的招牌了?”
“嘿嘿,豹哥,咱們兄弟只進過葵花樓,還不知道這開封最大的青樓是啥樣呢,去見識見識?”
“我可告訴你哈,臨來之前我打聽了,擷芳樓很貴很貴,只是聽個小曲,吃杯水酒,咱倆就要兩三貫,要是讓姑娘陪侍,一晚上不下百貫。”
“這么貴?葵花樓五個人吃上等席面,還有姑娘陪著,一晚上才五貫呢。”
“你拿鄆城和開封比?”
“咦……死龜孫,這么貴。”
青樓分兩種,一種是官辦,像樊樓,妓女一律來自教坊司,只為客人提供唱曲、斟酒等業務,而且官方有指導價。
如果是普通的喝酒聽曲,散座,兩百文一人一個時辰,叫茶水費。
如果要官妓斟酒,五百文一人一個時辰,叫做伴席費。
如果進雅間,官妓斟酒,兩貫一個時辰,叫雅閣費。
以上都是服務價格,酒和餐飲另算錢。
如果想聽自己喜歡的曲子,一首歌一貫錢,叫點牌費。
還有一種叫私妓,價格就千差萬別了,但是官府規定,私妓的費用,不得高于官方指導價的三倍。
以上兩種青樓,都要收稅的,而且稅收不低,好像官妓收入的百分之二十,私妓按月固定五百文,交給教坊司。
至于暗娼,上不得臺面,涉嫌偷稅漏稅。
但是,雖然有指導價,實際上進一次樊樓的花費可不低,因為樊樓還有什么炭火費、胭脂費,雜七雜八的加起來,那就了不得了。
不過,王延睿就沒打算付錢。
擷芳樓位于御街北頭的中瓦子,靠近皇宮的東角樓。
這一片,是整個大宋商業活動最濃的地方之一,例如樊樓、任店等,都在這一塊。
哪怕見慣了燈紅酒綠,王延睿依然被大宋百姓的富庶和智慧震驚了。
五層高的樓,從上到下掛著一長串燈籠,把整棟樓照的美輪美奐。
大街上人流如織。
“坊巷御街,自宣德樓一直南去,約闊二百余步,兩旁乃御廊,舊許市人買賣其間。”,說的就是御街上的景象。
大宋不宵禁,更是增添了開封府的繁華。
擷芳樓碩大的招牌,很好找。
此時,正是人流最大的時候。
王延睿兩人還沒走到擷芳樓門口,就跑過來一個閑漢。
這幫閑漢平時沒事干,一般都在青樓或者酒館門口,幫人占個座,買點小吃,或者帶個路,總能得到幾文錢的賞錢不說,他給酒樓或者青樓帶去生意,人家也要相應的給點返點。
“小人給二位大官人唱個肥喏,二位大官人看著面生,第一次來擷芳樓?”
“是。”
“小人給大官人介紹一下?”
“好。”
“大官人是想聽小曲,喝酒,還是想尋芳?”
“有什么不同嗎?”
“大官人要想聽小曲,小人介紹您去步月臺和凝香露,那里小曲唱的最好,要想喝酒,小人帶您去樊樓或者孫羊正店,要想尋芳,這擷芳樓是最好的去處,最近擷芳樓正在為今年的花魁娘子征詩詞,無數大官人都跑來捧場。”
王延睿一聽,咱最喜歡這個,“就擷芳樓了,征詩詞是什么意思?”
“好叫大官人知道,去年的花魁娘子被醉仙閣搶走了,擷芳樓發了狠,提前幾個月就要為他們的花魁娘子紅芳姑娘尋幾首好詩詞。”
王延睿好奇的問道:“好詩詞還能幫她奪花魁?”
“那是,像天圣二年那次,就是因為柳大官人給紅芳姑娘寫了一首詞,紅芳姑娘才一舉奪魁呢。”
王延睿哈哈笑了起來。
閑漢帶著王延睿進了擷芳樓。
大!
這是王延睿的第一印象,他感覺比后世一些五星級酒店的大堂還要氣派。
碩大的一樓大廳,東側有一個五六十平方米的舞臺。
舞臺四周,散布著很多小桌子。
已經有不少達官貴人坐在小桌上侃侃而談。
大廳四周雪白的墻上,已經有大部分被人寫了字。
閑漢問了問王延睿兩人的需求,立刻安排起來。
不一會,穿著紗裙的女子端來了幾樣干果和酒水。
李豹隨手掏出五文錢扔給了閑漢,閑漢立刻喜笑顏開。
王延睿咳嗽一聲,準備裝波比。
他曾聽王質說,開封十大青樓把王延睿的對聯掛在墻上,不管是誰對上來,都可以在青樓免費吃一個月。
這樣的好事,哪里找?
雖然朝廷三令五申,有官人不準逛青樓。
但王延睿也有自己的理由,我還沒去審官院拿告身,就不算官。
王延睿嘩的一下打開折扇,一邊扇著,一邊走到墻邊看了起來。
我糙,這么牛逼?
能夠敢在墻上留下墨寶的,都不是一般人。
像排在第一位的竟然是晏殊的詞-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落款是景德二年正月。
王延睿掐著指頭算了算,好像那年晏殊才十五歲吧?十五歲就逛青樓?和我差不多啊。
去年的榜眼宋祁的詩詞也在上面。
但最多的,還是柳永的詩詞,王延睿看了一圈,就看到了柳永的十幾首,可見柳永為了能在青樓免費吃喝,下了多少苦功。
“惜罇空?”
而且,王延睿覺得寫惜罇空的人的筆跡非常熟悉,自己好像模仿過他的筆跡。
看了看落款,竟然是李建中,寫于太平興國八年正月。
李建中可是宋初最出名的書法大家,“善筆札,行筆尤工,多構新體,草、隸、篆、籀、八分亦妙,人多摹習,爭取以為楷法。”
也就是說,李建中擅長楷書和行書。
王延睿記得曾經模仿過他的《土母帖》,賣了好幾千塊。
看著看著,王延睿發現,李建中的《惜罇空》和王延睿學過的《將進酒》百分之八十的語句是一樣。
李建中寫錯了?
不可能啊,李太白的《將進酒》天下聞名,如果有錯誤,這么多士子看過,都沒指出來?
難道,后人將《惜罇空》魔改成了《將進酒》?
狗日的歷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