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廣武山,兩軍對壘已逾十月。山澗中那條被稱為“鴻溝“的小溪,成了漢軍與楚軍的分界線。劉邦站在漢軍壁壘上,望著對面楚軍營寨中飄揚的黑旗,眼睛微微瞇起。
“項王又派人來挑戰了。“樊噲啐了一口,指著山下叫罵的楚將。
劉邦擺擺手:“不理他。“
自從滎陽突圍后,漢楚兩軍在這廣武山形成對峙。韓信北上攻打趙國、齊國,連連告捷;彭越則在楚軍后方游擊,截斷糧道。項羽雖勇猛,卻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
“漢王,“張良輕聲道,“探子來報,項羽軍中糧草不足,士兵已經開始殺馬充饑。“
劉邦點點頭,臉上卻沒有喜色。他知道項羽越是困境,就越危險——就像受傷的猛虎。
正思索間,對面楚軍大營突然騷動起來。一隊精銳騎兵擁簇著一個高大的身影向鴻溝而來——是項羽本人!
“劉季!“項羽的聲音如雷貫耳,在山谷間回蕩,“看看這是誰!“
楚軍分開一條路,幾名士兵推著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走到陣前。即使隔著鴻溝,劉邦也立刻認出了那個佝僂的身影——他的父親,劉太公!
“父親!“劉邦失聲喊道,雙手死死抓住木柵欄,指節發白。
項羽狂笑:“劉季,若不投降,我就烹了你爹!“
說著,楚軍真的在陣前架起一口巨大的銅鼎,下面柴火熊熊。鼎中的水很快沸騰,蒸汽在秋日的陽光下扭曲升騰。
劉邦渾身發抖,汗水浸透了里衣。他想起紀信被活活烹死的慘狀,現在輪到自己的父親...
“漢王...“張良在一旁低聲提醒,“項羽這是在逼您決戰。“
劉邦的牙齒咬得咯咯作響。他何嘗不知?現在決戰,漢軍必敗。但那是他的父親啊!那個從小教他識字,即使他不成器也從未放棄他的老人...
“劉季!“項羽再次高喊,“降還是不降?“
漢軍眾將都看向劉邦,等待決定。時間仿佛凝固,只有銅鼎中沸水翻滾的聲音隱約可聞。
突然,劉邦抬起頭,聲音出奇地平靜:“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
這句話像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楚軍嘩然,漢軍愕然。項羽愣在原地,顯然沒料到劉邦會如此回應。
“無恥!“項羽暴怒,一劍劈斷了身旁的旗桿,“劉季,你枉為人子!“
劉太公卻在這時抬起頭,渾濁的雙眼望向漢軍陣地。出乎所有人意料,老人竟露出了一絲微笑,緩緩點頭,仿佛在贊同兒子的選擇。
項羽見狀更加憤怒,正要下令行刑,范增的繼任者項伯急忙勸阻:“大王,天下事未可知。殺一老人無益,徒增惡名。“
權衡再三,項羽終于收劍入鞘,命人將劉太公押回。危機暫時解除,但劉邦知道,這只是開始。
回到大帳,劉邦再也支撐不住,癱坐在席上,雙手抱頭。眾人識趣地退下,只有張良留下。
“子房...“劉邦的聲音嘶啞,“我是不是...太冷血了?“
張良沉默片刻:“漢王保全了大局。太公若有知,也會理解的。“
“可那是我的父親啊!“劉邦突然抬頭,眼中布滿血絲,“我眼睜睜看著...“
“正因如此,項羽才更不敢加害太公。“張良輕聲道,“他明白漢王不會為私情廢大義,殺太公只會讓楚軍更加不得人心。“
劉邦長嘆一聲,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展開地圖,指向齊地:“韓信那邊進展如何?“
“已破齊軍主力,不日可下臨淄。“張良指著地圖上的標記,“彭越又截獲了三批楚軍糧草,項羽撐不了多久了。“
正說話間,帳外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名哨兵慌張闖入:“報——項羽率輕騎偷襲我糧道,已突破第一道防線!“
劉邦和張良對視一眼,同時起身。項羽終于按捺不住了!
戰斗在黃昏時分打響。項羽親率三千精騎,如一把尖刀插入漢軍后方。劉邦匆忙組織防御,但楚軍來勢洶洶,漢軍節節敗退。
“守住糧倉!“劉邦騎馬在陣中穿梭指揮,“調弓弩手來!“
一支冷箭突然破空而來,正中劉邦胸口。他悶哼一聲,險些落馬,幸好樊噲及時扶住。
“漢王中箭了!“周圍士兵驚呼。
劉邦強忍劇痛,一把折斷箭桿,只留箭頭嵌在肉里:“慌什么!只是擦傷了腳!“
他咬牙繼續指揮,直到打退楚軍進攻。回營后,醫官查看傷勢時倒吸一口冷氣——箭頭入肉寸余,再偏半分就傷及心臟!
“別聲張...“劉邦臉色慘白,冷汗浸透了衣衫,“就說我腳受傷了...“
醫官剛包扎完畢,張良匆匆進帳:“項羽派使者來,要求和談!“
劉邦強撐起身:“帶他進來。“
楚使趾高氣揚地走進來,遞上一卷帛書:“項王提議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鴻溝以西歸漢,以東歸楚。“
劉邦佯裝看帛書,實則借機掩飾胸口的疼痛。和談?項羽撐不住了!但以漢軍現在的狀態,也難以一舉殲滅楚軍...
“回去告訴項王,“劉邦緩緩道,“我考慮考慮。“
楚使退下后,張良立刻湊近:“漢王不可答應!項羽這是緩兵之計。一旦他補充糧草兵員,必會撕毀和約!“
劉邦點點頭,胸口傷處傳來陣陣刺痛:“我知道...但現在我軍也需要休整...“
“不如假意答應,暗中準備。“張良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待項羽退兵時,突然追擊!“
劉邦眼前一亮,隨即又黯淡下來:“但天下人會說我背約...“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張良堅定地說,“項羽背信棄義在先,漢王不過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正商議間,又一匹快馬趕到——是韓信派來的信使!信中說齊地已平,他正率軍南下,不日可至垓下,截斷項羽歸路。
劉邦讀罷,不顧傷口疼痛,拍案而起:“天助我也!傳令下去,假意與項羽和談,暗中準備追擊!“
十日后,項羽果然開始撤兵。他相信了劉邦的和談誠意,甚至放回了劉太公和呂雉——這是范增離去后,他犯的又一個致命錯誤。
劉邦親自迎接父親和妻子。劉太公瘦得皮包骨頭,但精神尚好;呂雉卻像變了個人,眼神冰冷,沉默寡言。
“父親...“劉邦跪地請罪。
劉太公扶起兒子:“你做得好。為父寧愿死在鼎中,也不愿看你為私情廢大業。“
呂雉卻一言不發,徑直走向后帳。劉邦望著她的背影,心中一陣刺痛。他知道,在楚營的這些年,她一定受了不少苦...
但現在不是兒女情長的時候。楚軍正在撤退,戰機稍縱即逝!
“全軍準備!“劉邦下令,“三日后追擊項羽!“
當夜,劉邦獨自站在廣武山上,望著遠處楚軍營地的篝火。秋風凜冽,吹得他的傷口隱隱作痛。白蛇鱗在懷中發燙,似乎在提醒他那未完成的使命。
項羽,我們終于要一決生死了。
“漢王。“張良的聲音從身后傳來,“韓信已到垓下,彭越也切斷了楚軍糧道。項羽...插翅難逃了。“
劉邦沒有回頭:“子房,你說...我與他,為何一定要走到這一步?“
張良沉默良久:“因為天下只能有一個主人。就像天無二日,民無二主。“
劉邦點點頭,從懷中取出那份和約,緩緩撕成兩半。碎片隨風飄散,落入鴻溝,被流水沖走。
“傳令三軍,“他的聲音堅定如鐵,“明日進軍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