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修槍進行時
- 英雄永不牛馬
- 大地之怒
- 2101字
- 2025-06-18 16:41:25
“都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我像你們這么大年紀的時候,一頓飯能吃八個這么大的好面饃饃!喝六碗稀飯!”陳漪略有些夸張的用手比劃著大小,一邊對六個學徒說道:“只一碗稀粥,怎么可能飽肚子!沒吃飽很正常,沒什么丟人的!
相信我,你們來我這里當學徒,我絕不會餓著你們。
但是有一條,必須得聽話兒。我說往東,你們就不能往西!我說揍狗,那就不能攆雞!誰要是不聽命令,自以為是,那我只能攆他走人!都聽明白了嗎?”
六個小子噤若寒蟬的站在那里,有的下意識的點頭,有的聲若蚊吶的應聲,卻是紛亂的很。
陳漪猛然喝道:“都沒吃飯嗎?大點聲兒回答!!”
“明···聽明白咧!”
“知道咧!”
陳漪瞪著眼睛喝道:“回答我的問題,聲音要洪亮,要說‘是’或者‘明白’!明白了嗎?”
“明白!”這回聲音整齊多了。
陳漪又道:“再說最后一件事,就是學徒紀律。
你們在我這里學手藝,不用擔心學不到東西,也不用擔心這個學了那個沒學到!你們作為同學者,要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決不能拉幫結派勾心斗角,更不能仗著年齡以大欺小,或者先來的欺負后到的。
說的就是你,王狗蛋!你小子心眼兒最多,甭想著欺負新人,要多幫助他們。要是讓我發現你欺負人,別怪我不講情面,一樣趕你出去!”
本來還有些驕橫的狗蛋當即臉色都給嚇白了,心驚膽戰的站在那里直哆嗦。
陳漪喝問道:“王狗蛋,你聽明白了嗎?”
狗蛋哭喪著臉說道:“明白咧!”
陳漪滿意的點點頭,笑道:“好了,今天就說這么多。現在大家進工作間(祠堂),我會給你們安排今天的任務。”
陳漪話音一落,六個小子便自散了隊,而不遠處卻傳來清脆的鼓掌聲。
陳漪回頭一看,卻見一個帶著老式黑框眼鏡的消瘦中年人正站在不遠處含笑拍手。
其人長面大耳,面色青白,穿著一身舊式長衫,戴著一頂小禮帽。
見得陳漪回頭,這人略有些踉蹌的挪動腳步,大步走到陳漪近前,左手摘下禮帽,右手伸出來握著陳漪的手掌,開心的說道:“想必尊下就是陳漪陳師傅了!
鄙人遠邵華,忝為夏張鎮夏張小學代校長,近聞宋王莊出了一位技術精湛的修槍大師傅,卻是慕名而來,冒昧探訪,望兀見怪。
方才遠遠聽陳師傅講話,頗有聞名不如見面,見面更勝聞名之感。”
陳漪一握著對方的手掌,立時覺察到眼前這個人的虛弱,更嗅到他身上那種只有受傷之人才有的淡淡腐血腥味兒。
確切的說這人以前應該是受過很嚴重的創傷,但是一直不曾治愈,而且看樣子他帶傷奔波不小,元氣明顯虧損的厲害,如果不及時治療修養的話,恐怕命不久矣。
不過因為初次見面忌諱交淺言深,陳漪并沒有多話,只是笑道:“先生謬贊了!我不過一個手藝匠人,何敢言稱大師傅。”
遠邵華待要說些什么。
只這時,張傳斗卻快步行來,遠遠叫道:“遠特派員!遠特派員!王支書回來了,正等你過去主持會議!”
遠邵華苦笑一下,道:“我本欲與陳師傅深談一番,不想諸事紛雜,難以盡言。陳師傅,我們有緣再相會。”
言罷,遠邵華松開陳漪的手掌,然后與陳漪作禮辭別,重新戴上禮帽,轉身迎向張傳斗。
兩人對向近了身,卻是大笑著相互擁抱了一下,分開后才握手暢言。
陳漪遠遠的見得張傳斗對著自己揮了揮手,然后他二人就此遠去了。
陳漪也不傻,立刻意識到這位遠邵華恐怕不是一位簡單的人物,應該黨組織在泰西地區的重要成員。
不過他并沒有對此過多關注,轉而回到祠堂,開始正式的大師傅工作。
陳漪首先拿出自己的鉗工工具,將一應器械的名稱和用處比著實物與眾人簡略說了一遍,從而讓他們對鉗工的工作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
隨后陳漪在粗木料上鋸了六段七八厘米厚的圓柱,然后教大家伙兒如何用刮刀切削木頭。
順便說一句,陳漪用的刮刀乃是矮人以超時代合金為材料打造的,莫說切木頭,就算是切削鋼鐵也跟切泥巴一樣輕松。
等到眾人都實際感受過刮刀的手感,并各自切了一小段碎木頭之后,陳漪又給他們每人派發了一支勉強符合當前時代水準的高碳鋼刮刀。
至于這些刮刀怎么來的?
當然是陳漪自己造的,原材料就是那段被當做鐵砧用的軌道鋼,在經過一番熱處理加工之后,鋼材性能卻是提升不少。
即便如此,這種普通刮刀的工作效率相比陳漪的黑科技刮刀卻是差之遠矣。
不過對于少年們來說,這已經是這個時代所能獲得的最優秀的鉗工工具了。
有了刮刀,陳漪便給六個人派發了任務,讓他們每個人各自切削一副木質碗筷,并要求他們可以提問,也可以相互探討商量,但是各自的物件必須獨立完成。
給眾人布置了作業任務,陳漪便不再管他們,而是開始正經修槍。
十二桿槍,卻有四種不同的型號,包括六桿漢陽造,兩桿水連珠(蘇聯莫辛-納甘步槍),三桿曼利夏步槍,最后還有一桿鞏造九八式(國產元年式步槍)。
陳漪對這些槍進行了分類拆解修復。
其中最先修復的仍然是漢陽造,畢竟先前陳漪已經修過一次,輕車熟路之下自然省事的多。
對于這些槍的零部件,陳漪依然是按照原先的路子,先重新淬火硬化,然后修復公差讓同類零件盡量做到通用,最后重新組裝起來。
如此一番操作下來,六桿漢陽造在修復之后,性能和精度立刻提升不少。
當然,陳漪唯一沒有進行修復處理的槍械零件仍然是槍管,這也是經他修復的槍械不能超越原版出廠新槍的唯一制約點。
隨后陳漪又修復了水連珠和鞏造九八式,唯有曼利夏步槍陳漪只修復了一桿,因為另外兩桿曼利夏步槍的槍膛已經出現了結構性損毀,想要修復必須重新更換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