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離別的桂花雨
- 半生半人生
- 中正書生
- 1217字
- 2025-04-27 04:03:37
1999年的秋意來得格外早,桂花開得濃烈,香氣裹挾著離愁別緒,彌漫在小城的每一個角落。這一年,我四歲了,已經(jīng)能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刈呗罚踔聊苄∨苤诎⑻疑砗蟆6⑻乙驳搅嗽撜劵檎摷薜哪昙o(jì),家中接連來信催促她回去,說是鄰村有人家看上了她,托了媒婆上門提親。
那段日子,阿桃的眼神里多了些憂郁,可面對我時,依舊會露出溫暖的笑容。她開始教我一些簡單的生活技能,教我用肥皂洗手,教我自己穿鞋子,教我辨認(rèn)回家的路。“小楓要記住,從家到媽媽的廠子,要經(jīng)過三個路口,看到有賣糖葫蘆的老爺爺,再往前走一百步就到啦。”她一邊說,一邊在地上用樹枝畫路線圖,歪歪扭扭的線條里,藏著她的不放心。
阿桃離開的前一晚,我纏著她講故事。她坐在床邊,月光透過窗戶灑在她身上,給她的藍(lán)布衫鍍上了一層銀邊。“小楓,阿桃要回家了,以后不能陪著你了。”她的聲音有些哽咽,我似懂非懂地抱著她的胳膊,“阿桃不走,阿桃要給我做桂花糕。”她緊緊地把我摟在懷里,淚水滴在我的頭發(fā)上,“小楓乖,以后要聽媽媽的話,要做個勇敢的孩子。”
第二天清晨,阿桃的行李很簡單,一個布包袱,里面裝著幾件換洗的衣服,還有她給我做的虎頭鞋和小布偶。我哭鬧著拽住她的衣角,不讓她走。阿桃蹲下來,紅著眼眶給我擦眼淚,“小楓不哭,阿桃會回來看你的。”母親在一旁也忍不住抹眼淚,這些年,阿桃早已成了我們家的一份子。看著阿桃的背影消失在巷子盡頭,我第一次體會到了徹骨的失落,連最愛吃的糖果都變得寡淡無味。
阿桃走后,家里一下子變得空落落的。我的小搖籃還在窗邊,可再也沒有阿桃哼著閩南小調(diào)哄我入睡的聲音;廚房的案板上,再也沒有她忙碌的身影。父親把阿桃留下的布偶放在我的枕邊,說這樣我就不會害怕了,可深夜里,我還是會在夢里哭著喊“阿桃”。
好在這一年,父母的工作相對輕松了一些。母親單位附近有一片沙坑,成了我新的“游樂場”。每天跟著母親到單位后,我就像脫韁的小馬駒般奔向沙坑。那里總有幾個年齡相仿的孩子,我們用樹枝挖“地道”,用瓦片堆“城堡”,把沙子揚得漫天飛舞。有一次,我突發(fā)奇想,學(xué)著阿桃給我做糕點的樣子,把濕潤的沙子拍進(jìn)小陶罐,認(rèn)真地對小伙伴說這是“桂花糕”,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玩累了,我就直接躺在細(xì)軟的沙子上。秋日的陽光暖暖地照著,風(fēng)裹挾著不遠(yuǎn)處梧桐樹的葉子輕輕掠過我的臉頰。我常常望著天空發(fā)呆,看云朵聚了又散,恍惚間總覺得會看到阿桃扎著紅頭繩的身影從云里飄下來。有時困意襲來,也顧不上沙子弄臟衣服,就在沙坑邊沉沉睡去。等母親下班來找我時,我臉上沾著沙粒,嘴角還掛著笑,夢里或許正和阿桃一起在山野間追蝴蝶。
每當(dāng)桂花開得最盛的時候,我總會想起1999年那個離別的秋天。空氣中的桂花香氣,仿佛都帶著阿桃的味道。雖然她離開了,但她給我的愛,卻永遠(yuǎn)留在了我的心里,成為我童年最溫暖的回憶。而那片承載著我無數(shù)歡笑與思念的沙坑,也成了阿桃走后,我與世界對話的小小天地——在那里,我一邊學(xué)著長大,一邊固執(zhí)地等待著,等待著某一天,能再撲進(jìn)那個熟悉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