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點,國會山聽證廳穹頂吊燈全亮。林景明把礦泉水瓶往木質桌面推了半寸,袖扣在聚光燈下反射冷光。對面席位上,參議員漢德森正用金筆在文件上勾畫,鏡片反光遮住了眼神。
“明德酒業是否使用工業酒精勾兌?“《華爾街日報》記者率先發難,快門聲如疾雨般響起。
林景明翻開藍色文件夾:“這是國際檢測機構SGS出具的五年質檢報告...“他余光瞥見旁聽席末排的艾米麗。黑色鴨舌帽壓得很低,高領毛衣遮住頸部疤痕,手機鏡頭正對主席臺。
參議員突然舉手示意,大屏幕亮起搖晃視頻:生銹管道正向河面排放污水,岸邊堆著發霉酒糟。當鏡頭掃過廠區圍墻時,“鑫源化工“的廠牌被打上馬賽克。
“這是惡意剪輯!“助理小陳霍然起身,“視頻拍攝地在貴州遵義,我們酒廠位于仁懷市...“
嘩啦!抗議者扔進的酒瓶在主席臺前炸開,玻璃碎片飛濺。濃烈酒精味彌漫間,安保人員撲向騷亂源頭。林景明看見艾米麗壓低帽檐快速離場,她座位下有個閃爍紅光的電子裝置。
長老會醫院重癥監護室彌漫著消毒水味道。林景明用棉簽蘸溫水潤濕父親干裂的嘴唇,監護儀突然發出刺耳警報。老人枯瘦的手猛然抓住他手腕:“別碰...92年合同...“
病房門被推開,艾米麗抱著牛皮紙袋闖入,發梢沾著未化的雪粒。她抽出1992年《貴州日報》頭版,泛黃照片里林父正與漢德森握手,角落有個穿墨綠旗袍的女人側影。
“陳鳳至?“林景明指尖在報紙上壓出凹痕,“當年考察團的翻譯?“
走廊傳來腳步聲。兩人閃進儲物間,消毒柜藍光映亮艾米麗蒼白的臉:“我在父親書房發現加密郵件,提到往白酒添加97號原料...“手機突然震動,匿名彩信里是鑫源化工出貨單照片,收貨地址竟是明德酒廠倉庫。
深夜的新澤西保稅區寒風刺骨。林景明用液壓鉗撬開3號倉庫側門,銹鐵門發出令人牙酸的吱呀聲。手電筒光柱里,成堆藍色化工桶碼到天花板,標簽印著“食用酒精“。
小陳用便攜檢測儀掃描桶身,紅燈狂閃:“丙二醇超標20倍!這根本不是食用級。“
艾米麗在辦公室發現關鍵證據:出貨記錄顯示,三個月內有四百噸“原料“從鑫源化工運抵此處,更換包裝后發往全美中餐館。文件夾滑落時掉出海運提單——貨柜曾在晨光資本碼頭滯留兩周。
倉庫外突然射來刺目強光。“NYPD!放下電子設備!“擴音器回聲驚飛屋頂鴿群。三人順著消防梯爬上天臺,十二輛警車已將倉庫團團包圍。艾米麗突然拽住林景明胳膊:“看那輛無牌雪佛蘭,是參議員私人車隊!“
林景明公寓窗簾緊閉。小陳用三腳架固定手機,TikTok直播間標題血紅:“現場揭穿白酒黑幕!“
“家人們看清楚,這些貼著明德商標的化工桶...“畫面突然卡頓,評論區涌出大量水軍刷屏謾罵。觀看數卻從幾百飆升至十萬加。
艾米麗泡著杯面走來,指縫還沾著倉庫灰塵:“查到了,鑫源化工控股方是開曼群島離岸公司...“筆記本屏幕顯示法人代表姓名——周律師,那個總勸林景明賣酒廠的“好心“顧問。
直播間突然擠進戴口罩的倉庫管理員:“我作證!晨光資本逼我們換標簽...“直播中斷。五分鐘后,#明德酒業遭陷害#沖上推特熱搜榜首,匿名賬號瘋傳證據截圖。
“你安排的?“林景明轉頭問。艾米麗搖頭調出IP地址——定位顯示在參議員宅邸三個街區外的星巴克。
哈德遜河廢棄碼頭寒風呼嘯。周律師將U盤扔在生銹集裝箱上:“這里有92年陰陽合同原件。“河風掀起大衣下擺,露出腰間槍套輪廓。
“你們要什么?“
“貴州老廠地下酒窖鑰匙。“周律師點燃雪茄,“那些1958年封壇酒能證明漢德森集團清白。“
艾米麗從陰影中走出:“用真污染換假證據?“錄音筆傳出參議員聲音:“...要讓中國白酒徹底退出市場...“
貨輪汽笛聲掩蓋子彈上膛聲。林景明撲倒艾米麗瞬間,子彈擦過她左臂,鮮血滴在U盤表面暈開參議員家徽。警笛聲由遠及近,周律師跳上快艇前嘶吼:“去看你爸的枕頭!“
醫院走廊電子鐘指向凌晨三點。林景明顫抖著將手探入父親枕頭,觸到冰涼的青銅鑰匙。鑰匙粘著泛黃照片:陳鳳至懷抱嬰兒站在茅臺碼頭,背景是漢德森集團貨輪。
監護儀突然發出刺耳長鳴。父親的手無力垂落,床頭柜手機屏幕亮起新信息:“老窖第三排第七壇。“發信號碼竟是父親昏迷前偷存的艾米麗電話。
窗外大雪紛飛,時代廣場廣告屏滾動播放:“漢德森集團宣布全面收購明德酒業...“
仁懷市公證處的吊扇吱呀作響。林景明盯著棕色封皮的公證書,父親泛黃的簽名旁蓋著鮮紅印章。窗外茅臺鎮的酒糟味混著山風涌進來,熏得人頭暈。
“林鶴年先生名下的酒廠股權、土地及窖藏老酒,由獨子林景明全權繼承。”公證員推了推眼鏡,“但1958年封存的老酒窖,需市文物局聯合開封。”
周律師的短信突然彈出:“酒窖有驚喜。”林景明攥緊青銅鑰匙——今早開保險箱時,它和父親遺囑鎖在一起。
推開明德老廠斑駁的鐵門,霉味撲面而來。倉庫管理員老趙舉著強光手電:“第三排在這兒!”銹跡斑斑的鐵架延向黑暗,蜘蛛網掛滿陶壇封口的紅布。
“第七壇。”林景明停在半人高的陶甕前。壇身積灰下透出“戊戌年封”的刻字,正是1958。
文物局專員用毛刷清理壇口封泥時,艾米麗的越洋電話打了進來:“我在市政檔案室找到這個——”傳真機吐出1958年《酒窖封存記錄》,第七壇備注欄寫著:“內置漢德森集團樣本”。
“后退!”老趙突然拽開林景明。封泥剝落的瞬間,濃烈酸味竄出壇口——本該醇香的酒液已渾濁發黑,表面浮著油狀物。
檢測員將探頭浸入酒液,儀器紅燈爆閃:“苯并芘超標百倍!這是強致癌物!”現場頓時死寂。林景明想起聽證會的污染視頻,指尖掐進掌心。
手機突然震動,陌生號碼發來張泛黃單據照片:1958年漢德森集團運入的“實驗添加劑”簽收單,經手人簽名是——陳鳳至。
紐約四季酒店會議室冷氣十足。林景明將文件推過桌面:“這是1958年漢德森輸入的致癌物證據,以及你們上周仍在采購同款化工廢料的提單。”
參議員漢德森的金筆在指尖打轉:“年輕人,這些陳年舊賬...”
“那新賬呢?”艾米麗推門而入,U盤插入投影儀。大屏幕亮起參議員與周律師的密談視頻:“...必須讓明德背下所有污染罪...”
漢德森猛地起身,椅子在地面刮出刺耳聲響。林景明舉起手機,屏幕顯示正在向SEC(美國證監會)直播。
“令千金提供的針孔攝像機,”他直視參議員慘白的臉,“效果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