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送上門的名士
- 三國:董卓逆子,貂蟬說我太壞了
- 王老師
- 2053字
- 2025-06-26 09:43:44
年已九旬的法真從馬車上下來,感覺自己這把老骨頭都快被顛散了。
年輕的法正小心翼翼地攙扶著自己白發蒼蒼的爺爺,心中有些質疑爺爺的決定,但表面上恭恭敬敬,挑不出半點毛病。
名士法真本來是要去訪友,他的老友冀州牧韓馥叫他好幾次了,法真估計自己這九十歲的身體,如果再不去,這輩子可能就再也見不到韓馥了。
于是他帶著孫子法正就上路了,結果萬萬沒想到,韓馥死得比他這個九旬老頭還早!
法真才到一半路途,就收到了韓馥的死訊,無奈之下,便就地停留歇息,他聽說這個地方名叫懷城,是董順的地盤。
年輕的法正對董素卿的印象還停留在去年的“涼州第一紈绔”,因此有些不以為然。
法真卻說,王允呂布反叛之后,董卓已經重新做人,大大收斂了武夫的野蠻作風,對楊彪等士族是言聽計從,想必他的兒子也有所改變,不如在這懷城歇歇腳。
他先不進城,而是詢問旁邊的老農,今年河內的田租如何。
法正暗暗點頭,爺爺這一問,正是一針見血,田地稅高不高,不但可以得知老百姓生活如何,更能看出太守的施政如何。
老農見問話的人衣冠華貴,談吐不俗,知道對方是個有身份的人,便如實答道:“田租?一畝一斛米唄!”
法真道:“熟田一畝一斛米,倒也正常,這董素卿施政還算老練。”
法正撇了撇嘴:“肯定有個好郡丞幫他。”
老農笑了笑:“不是熟田,是新墾的荒。”
法真瞪大了眼珠子:“新田一畝一斛?這么狠?那熟田呢?”
老農答道:“熟田一畝兩斛半。”
法真面露憤然:“什么?兩斛半?這董素卿真是暴虐啊!一畝兩斛半,根本不給百姓活路!”
法正連忙輕撫爺爺的背,九十歲的人還生這么大的氣,不怕把自己一口氣沒上來?
法真拄著杖道:“董太師都已經改邪歸正了,董素卿卻未遵從父親之道,可以算是逆子了!”
法正苦笑,這天底下有幾個人敢說董卓“改邪歸正”……
叮,檢測到法真罵宿主為董家逆子,獲得600積分。
董順有些好奇:給這么多?說明是個歷史名人,為什么我沒聽說過這個人?
他問旁邊的戲志才:“法真是個什么人?”
戲志才道:“名士法真,是關西大儒!他是前南郡太守法雄的兒子,不但精通經典,還懂讖緯之說!”
董順眼睛一亮,送上門的名士?
戲志才補充道:“最重要的是,他已經九十歲了!有人說,他會跟秦時趙佗一樣,活一百多歲!”
董順頓時息了心思,本來還想逮著他給我干活呢,九十歲的老頭,要不起。
戲志才問道:“君侯為何問起法真?”
董順道:“法真已經到了懷城。”
戲志才面露詫異,他有他的消息渠道,卻全然不知道這件事,君侯卻知道了。
“君侯,既然法真來了,我們應該去迎接啊!”
董順懶洋洋道:“不急,待會兒吧,或許他會主動找上門呢!”
戲志才笑了笑,他知道董順是個實用主義者,聽說法真年紀大了,就失去了興趣。
董順問道:“志才,沒讓你當太守,你會不會心里不舒服?”
打下魏郡之后,所有人都以為魏郡的太守會是戲志才,然而董順卻想把戲志才帶在身邊。
上次打仗沒帶戲志才,差點被夏侯淵搞了個大的,幸虧王雙爭氣,不然虧麻了。
大家都沒想到,董順任命的新魏郡太守,乃是張遼!
因為魏郡新定,等袁紹騰出手來,一定會派軍隊來奪回魏郡,至少也要奪回鄴城。所以現在不是治理魏郡的時候,而是防御的時候。
新太守必然是一個懂軍事,又不會把內政搞砸的人,由于將會面臨巨大的軍事壓力,所以新太守既不能膽小,也不能魯莽。
于是董順選擇了張遼。
黑山之戰張遼功勞最大,升任太守也合理。而馬超也有功,升為橫野中郎將。麴義為別部司馬,周倉為武猛校尉,軻比能為討賊校尉。
張遼的河東郡尉之位空了出來,所有人都以為整編收攬白波軍有功的徐晃會接替張遼的職位,事實上,董順確實把徐晃提拔為郡尉了,卻不是河東郡尉,而是魏郡郡尉。
因為河東目前已經沒有危險了,河東郡南邊是弘農郡,西邊是三輔,東邊是河內,北邊是太原和上黨,全部都是自己人的地盤!
也就是說,河東郡只需要防備西北方向的河西郡和上郡就行了,用不著徐晃這樣人才。
有意思的是,董順把河東郡丞衛覬調到了魏郡當郡丞,把懷城縣令陶優(李儒)升為河東郡丞,又提拔了一個寒門子弟杜畿為懷城縣令。
這樣一來,安邑士族在河東郡已經逐漸失去話語權,一時整個安邑縣群情洶涌,但董順相信荀攸能處理好。
這杜畿在歷史上是個有勇有謀的名人,他是漢御史大夫杜延年的后代,曹操曾讓他持節任護羌校尉,兼西平太守。別看護羌校尉帶有校尉二字,其實是兩千石的大官,垂問雍涼,穩如磐石。
歷史上的杜畿官至尚書仆射,封爵豐樂亭侯,追贈太仆,作為一個寒門,拖累他的不是能力,而是家世。
有意思的是,歷史上的杜畿曾當了十幾年的河東郡太守,他本來是想去河東郡當官的,被董順逮著當了懷城縣令。
董順對王雙的優待,已經逐漸起了千金買骨的示范作用,以后還會有更多的寒門子弟來投董順。
戲志才道:“君侯說笑了,這些官職的升遷,都是你我二人共同擬定的,我若有不滿,豈不是早就說了?再者,秋收之后君侯還會出兵的吧?”
董順笑道:“志才懂我,秋收之后,我會再打下一個郡,到時候又有大把位置!”
君臣二人絲毫不懷疑下一場戰爭是否能贏,有明主良帥猛將精兵,有取之不盡的糧,有領先全天下的弩,有富余的鐵和錢,士氣和裝備都好得不可思議,怎么可能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