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根脈之爭
- 靈幻大陸之靈幻傳奇
- 行索的猴子
- 2088字
- 2025-04-19 07:37:20
世界樹的根脈如金色血管般蔓延萬界的第三個月,靈界蒼瀾山脈出現了奇觀——終年積雪的山頂竟綻放出佛國的優曇婆羅花,根系滲透之處,魂獸的皮毛上浮現出道家的云紋,就連最普通的山雀也能口吐人言,講述“仁“與“慈“的故事。蕭晨站在青嵐村的老槐樹下,看著自家屋頂上生長出兼具儒門飛檐與道家懸魚的奇異結構,突然收到太初的緊急傳訊。
一、位面失衡
混沌海的霧晶影像中,太初的臉色凝重:“佛國的輪回盤與靈界的武魂殿發生規則沖突,道域的天道院和儒庭的國子監正在互相排斥,世界樹的根脈融合引發了位面法則的對抗!“
眾人通過萬道之門抵達沖突中心,只見佛國與靈界的交界處正在撕裂,一邊是魂師的武魂顯化,另一邊是僧人超度的往生佛光,兩種力量碰撞出的裂隙中,無數道紋碎片如隕石般墜落。貞璃的合魂紋在接觸裂隙時發出哀鳴,她指向天空:“看!代表各位面的星辰正在偏離軌道!“
二、守界人現
十二名身著不同位面服飾的修者踏空而來,他們的道紋異常穩定,卻帶著排斥融合的冰冷氣息:“吾等乃位面守界人,奉原始天道之命,阻止世界樹破壞位面平衡。“為首者來自儒庭,道紋是罕見的“律政紋“,每一道紋路都刻著“各司其職“的天道法則。
“守界人是三教分裂時誕生的特殊群體,“言蹊查閱《萬道起源錄》,發現空白頁上浮現出守界人的起源,“他們被灌輸'位面必須純粹'的信念,甚至比純道盟更排斥融合。“
三、法則之戰
守界人的攻擊帶著位面法則的力量:儒庭守界人揮動“律政天平“,將融合道紋判定為“非法“;佛國守界人敲響“因果銅鐘“,讓修者們承受融合帶來的業力反噬;道域守界人則展開“陰陽分隔符“,強行將混沌魂力逼出體外。
蕭晨的木劍在接觸法則之力時發出蜂鳴,他突然想起太初氏族遺跡中的壁畫——守界人其實是三教祖師為防止道統混淆而創造的“人形結界“。“你們守護的不是位面,而是三教祖師當年的恐懼!“他施展出融合了世界樹根脈力量的“共生劍域“,每一道劍氣都帶著不同位面的法則碎片。
四、根須共鳴
世界樹的根脈突然在沖突中心顯形,金色根系穿透守界人的法則屏障,在虛空中編織出巨大的“萬道共生圖“。蕭晨的弟子林小羽試著將靈界的武魂力注入根脈,竟在佛國一側凝聚出半透明的魂獸法相;霧璃則引導佛國的佛光融入根系,讓靈界的武魂殿屋頂生長出蓮花狀的避雷裝置。
“看到了嗎?“蕭晨指向逐漸愈合的裂隙,“融合不是取代,而是互補。靈界的魂力需要佛國的凈化,佛國的業力需要靈界的生機,這才是世界樹根脈的真正意義。“
五、守界心劫
儒庭守界人突然抱頭痛呼,律政紋上浮現出當年被銷毀的《萬道和合經》殘頁——那是他作為守界人被封印的記憶。“原來...吾等的使命...是阻止三教祖師的錯誤...“他望向蕭晨,眼中的冰冷逐漸融化,“但千年的守護...早已讓吾等忘了,世界本就該是混沌初開時的包容...“
隨著守界人的道紋開始自主融合,各位面的星辰重新歸位。佛國的輪回盤邊緣浮現出武魂殿的星圖,靈界的武魂殿壁畫開始描繪菩薩法相,道域的天道院門前,儒庭的石獅子與道家的仙鶴雕像并肩而立。
六、混沌回響
沖突結束后,蕭晨在裂隙深處發現了守界人代代相傳的“天道枷鎖“——由三教祖師的戒心凝聚而成的鎖鏈,每一環都刻著“非我族類“的詛咒。當世界樹的根須觸碰枷鎖,竟在混沌海中激發出熟悉的波動,與滅道妖紋的核心如出一轍。
“看來,真正的枷鎖從來不在外界,“太初凝視著逐漸消散的鎖鏈,“而在每個修者心中對'不同'的抗拒。“他指向遠處正在互相學習的守界人,他們的道紋正在誕生前所未有的“共守紋“,“當守界人開始守護融合,位面法則便不再是壁壘。“
尾聲:新苗破土
三個月后,萬界天域的交界處出現了首批“共生之城“:
靈佛共生城的中心是武魂殿與佛寺的融合建筑,魂師在超度亡魂時會施展佛家手印
道儒共生城的街道按太極圖布局,卻在每個節點設立儒家碑林,書生與散修共論“自然與秩序“
青嵐村的覺醒堂前,來自不同位面的孩子正在老槐樹下玩耍,他們的道紋如同世界樹的枝葉般各有姿態,卻共享著同一縷陽光
蕭晨站在世界樹的主根旁,看著太初與守界人共同繪制新的位面星圖。他的木劍不知何時被刻上了十二道原始道紋,卻依然保留著最初的木紋——那是青嵐村的氣息,是一切的起點。
“蕭晨師兄!“林小羽的聲音從遠處傳來,這個曾在老槐樹下覺醒武魂的少年,此刻正帶著佛國小沙彌研究如何讓魂獸與往生咒共鳴,“霧璃發現,世界樹的年輪能記錄道紋的進化史,就像...就像活的萬道碑!“
蕭晨微笑著點頭,望向世界樹頂端閃爍的初心星。他知道,位面融合的沖突不會就此終結,守界人中依然有人堅持純粹道統,混沌心魔的低語還在混沌海回蕩。但正如世界樹的根須會穿過堅硬的巖石,修者們的求道之心,也終將融化所有對“不同“的偏見。
萬界天域的微風掠過世界樹的枝葉,將不同位面的氣息編織成新的歌謠。蕭晨閉上眼睛,感受著靈界的青草香、佛國的檀木香、道域的竹露香、儒庭的墨香在鼻尖交融——這或許就是萬道共生的味道,不濃烈,不沖突,卻無比溫暖,如同父親蕭戰在老槐樹下熬制的那碗驅寒姜湯。
道統的故事還在繼續,而蕭晨知道,真正重要的從來不是道紋的形態,而是承載道紋的那顆心。只要心中有容,萬道自通;只要初心不改,世界樹的枝葉,就會永遠向著陽光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