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華夏第一家民營電影企業華藝兄弟創立。
并在1995年投資馮小綱的《沒完沒了》后正式進入電影市場。
1998年,《泰坦尼克號》在華夏上映并創下了票房記錄。
這兩個標志性事件,意味著華夏電影市場不再是過往那個“封閉的、自給自足”的狀態了。
一個半開放競爭的,更加強調票房的時代正在到來。
去年或許是國營制片廠開始產生分野的一年。
長沙召開全國電影工作會議,“會議”推出電影精品“9550”工程。
并以行政與經濟的雙重手段促進主旋律影片創作的發展。
1996年到2000年,珠影廠響應國家政策,連續拍攝了6部“主旋律”電影:
《軍嫂》《安居》《龍飛鳳舞》《賽龍奪錦》《走出硝煙的女神》《荔枝紅了》。
按照珠影廠官方的說法:
“為了響應9550工程,珠影把主要精力轉移到主旋律精品影片的創作拍攝中。
并取得了相當出色的成績,先后6次獲得華夏電影最高獎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
如此成績,在華夏電影制片廠中實為鳳毛麟角。”
但是,此時部分國營制片廠卻已經開始更加大膽的商業片嘗試。
1997年,北影廠制作的《甲方乙方》上映。
這部只用了400萬人民幣制作成本的電影,最終獲得了3000萬的票房收益。
是1998年的當之無愧的年度票房冠軍。
珠影廠也做了點嘗試,但第一次的“試水”就以失敗告終。
孫州在1999年執導的《漂亮媽媽》,就是鞏麗主演的那部電影。
質量還算上乘,卻遭遇票房慘敗,投資1500萬,卻只有800萬的票房收益……
李盟說了很多,方冬升總結了一下,大概意思是:
我們珠影廠響應號召堅持拍攝主旋律電影,拿了不少獎,也受到了許多表彰。
但是呢我們已經改制,要兼顧經濟效益向市場靠攏……
但是、但是!
國內市場大家都知道,哪有什么高票房電影?
像《少林寺》那樣一毛一毛的攢到1.6億票房的電影畢竟是少數,可以說前無古人。
當然了,其中水分不少。
所以,我們要尊重市場規律,如果實在拿不到高票房,那至少要保證能拿獎……
很糾結對不對?
事實上珠影廠就是一個充滿擰巴的電影廠。
孫州的《漂亮媽媽》雖然票房撲街到慘不忍睹,但是國內三大獎項拿了倆。
還有一個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獎……
拿獎了?就算將功補過吧。
所以,珠影廠給人的感覺就是,既要也要。
你敢想象,《冼星海》這種正的發紅的主旋律電影和《越光寶盒》這種無厘頭大雷劇居然出自同一個電影廠。
所以,珠影廠真的很擰巴,就像現在李盟向方冬升表達的意思一樣。
既要叫座,又要叫好!
最次也是拿獎!
“我明白了您的意思了,請問貴廠拍攝的預算有多少呢?”
提到預算,李盟尷尬的笑了笑:
“今年廠里需要用錢的地方特別多。
獻禮片《鴉片戰爭》占了大頭,同時廠里的27部經典電影要轉制發行VCD也花費不少。
還有跟越南那邊合作的電影也在同步進行,包括電視劇拍攝等。
留給電影制作的費用……不算多。”
一旁的張淦仁著急了:
“爸、李廠長,不算多是多少啊?”
“七十萬。”
“七十萬,拍電影?”
張淦仁傻眼了。
一部平均90分鐘的長片電影才七十萬的預算?
玩呢!
被張淦仁頂撞,李盟有些發惱,道:
“七十萬還是我極力爭取的,而且它是兩部電影的制作費用。”
嘎?
就連對金錢不敏感的郭雷都抬頭看向了張淦仁。
淦哥,你老岳好像有點小氣哦。
張淦仁沉默了,拉著方冬升就想走。
這年頭拍電影光是膠卷和設備就占大頭了。
方冬升拍十分鐘的短片都差不多得七萬塊錢。
七十萬拍兩部電影,簡直天方夜譚,匪夷所思!
方冬升不挪屁股,看著李盟,笑著道:
“七十萬的預算拍兩部電影確實不多,應該還有其他的要求吧?”
李盟很欣賞方冬升這副不慌不躁冷靜從容的模樣,年輕人有定力。
不像自己女婿,三十好幾的人了。
始終一副毛毛躁躁上不了臺面的樣子。
“方導,你是阿淦的朋友,我也就跟你直說了,我們廠是第一批改制的電影廠,現在不叫廠了,叫電影公司。
既然是公司,不管是在制度還是用人方面都盡量靈活,面向市場,以前這種執導拍攝的機會根本就輪不到外人,我們自己的導演都爭著搶著拍。
但既然市場化運作,就不能再閉門造車,任人唯親,所以才有阿淦向我舉薦你來拍攝廠里電影的機會,指標就兩個,競爭很激烈,民間有很多導演都在排隊。”
“我們就一個要求,靠故事取勝,只要劇本足夠優秀,就能拿到資金,版權歸我們,給你們署名和廠標。”
“說的好聽,還不是因為廠里的導演嫌預算少,拍了也拿不了獎,還要受處分,拍的多錯的多,少拍少錯,不拍不錯。”
李盟說了一大堆,但張淦仁一句話就把老登頂的說不出話了。
“臭小子,你出去。”
李盟沒好氣的罵道。
聽完李盟的一席話方冬升點了點頭,預算雖然不多,但也是個機會。
“東升,你不會真想要拍吧?”
見方冬升意動的樣子,張淦仁把他拉到一邊問道。
“淦哥,預算少有預算少的拍法,錯過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七十萬平均下來,35萬拍一部九十分鐘長片電影,這能拍啥啊。”
張淦仁是老法師,對電影的預算管理非常有經驗。
“嗨,現在想那么多干嘛,李廠長不是說了,有多少人都在盯著這兩個指標。
咱們得先把劇本拿出來,讓廠里滿意才有機會拍攝。”
方冬升笑著說道。
“也對,萬一你小子落選了呢。”
張淦仁拍了拍方冬升的肩膀,整個人輕松了不少。
喂,有你這么安慰人的嗎?!
“方導,還有大概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兩部故事片就要上馬拍攝,你得抓點緊了。”
見兩人“密謀”好之后,李盟善意的提醒道。
“我明白了李廠長。”
……
為了珠影廠的這個項目,方冬升決定先留在羊城把劇本做出來。
張淦仁也陪著方冬升和郭雷找了家旅館住下。
“怎么不回你岳父家住,嫂子也在羊城工作?”
方冬升好奇的問道。
認識張淦仁這么久,他還從來沒有提起過自家老婆。
聞言,張淦仁沉默了一會,語氣有些傷感:
“她啊,走了,得病走的。”
方冬升一愣,拍了拍張淦仁的肩膀。
“我跟她結婚后,她爸把我調到珠影廠,老頭家里就他和她閨女。
她走了之后,我也就不想留在廠里,省的我跟老頭一見面就都會想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