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卒子過河了不得
- 采珠集
- 白水逸人
- 2838字
- 2025-04-23 07:00:00
過去,有張、王、李三位風華正茂的舉子,他們帶著對未來的憧憬,懷揣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遠大夢想與抱負,不約而同地分別踏上了充滿未知與挑戰的進京趕考之路。
在一個風景如畫的江南小鎮,三個舉子不期而遇,于是便結伴而行。進京路上,山巒連綿起伏,云霧繚繞其間,好似一幅天然的水墨畫;河流蜿蜒曲折,潺潺流水聲仿佛大自然奏響的美妙樂章。這般山川美景成為了三個舉子吟詩作對的無盡靈感源泉。在漫長而艱苦的旅程里,他們或是對月當歌,或是臨水賦詩,彼此才情的碰撞讓原本單調乏味、充滿艱辛的行程充滿了別樣的樂趣,行路的疲憊與苦楚也悄然被拋到了九霄云外。
這天,他們踏入了一座古樸的小鎮,歲月的痕跡在青石板路和斑駁的墻壁上清晰可見。鎮上,頗具聲名的悅來客棧招牌醒目,三人便在此投宿。偶然間,他們聽聞鎮西頭青龍寺的簽極為靈驗,仿佛能洞察命運的玄機。這消息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三人心中泛起層層波瀾,他們都無比渴望知曉此番進京趕考能否功成名就,于是懷揣著一顆虔誠之心,一同前往青龍寺求簽。
踏入青龍寺,寺內香煙裊裊,莊嚴肅穆的神像靜靜矗立,仿佛俯瞰著世間萬物。他們恭恭敬敬地在神像前點燃香燭,那淡淡的香氣彌漫開來,承載著他們的期盼。隨后,三人雙膝跪地,鄭重地磕下三個響頭,內心默默禱告許愿,聲音雖輕,卻滿含著對命運的敬畏和對未來的期許,之后各自求得一根簽。
然而,當他們緩緩展開簽文的剎那,原本洋溢在臉上的期待瞬間被陰霾所籠罩。只見三個舉子的面色漸漸變得凝重,憂愁如烏云般布滿他們的臉龐。他們默默無言,將簽小心地藏起,像是在隱藏一個難以啟齒的秘密,無精打采地回到客棧。回到客棧后,桌上擺滿了飯菜,可他們卻茶飯不思,只是直愣愣地坐在那里,眉頭緊鎖成一個“川”字,時不時唉聲嘆氣,仿佛被命運的重負壓得喘不過氣來。
店主人是個古道熱腸的人,平日里最愛與人打交道,看到三個舉子這般失魂落魄的模樣,好奇心瞬間被勾了起來。他滿臉關切地走到三人面前,和聲問道:“幾位公子,這是求的什么簽呀?”可問了許久,卻如石沉大海,無人回應。店主人急得搓了搓手,提高音量說道:“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你們不妨說出來,或許我還能幫你們解一解。”
終于,姓李的舉子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苦悶,長嘆一聲,聲音里滿是絕望:“唉!這是不祥之兆啊!我求的簽上只有一個‘卒’字,這不是明擺著我不僅考不取功名,還可能有性命之憂嗎?”這話剛一出口,如同平地一聲驚雷,另外兩個舉子像是被電流擊中,驚嚇得一下子跳了起來,不約而同地喊道:“哎呀!我求的簽上也只有這一個字呀!”李舉子聞言,瞪大了雙眼,震驚不已:“怎么?難道你倆的簽上也是個‘卒’字不成?”張、王兩個舉子齊聲應道:“可不正是個‘卒’字么!”
這突如其來的狀況,讓三個舉子仿佛置身于冰窖之中,滿心都是恐懼。本是為問功名而來,如今卻陷入了對性命的深深擔憂。就在這時,店主人開口打破了僵局:“三人所求的簽上都是同一個字,此事著實稀奇。我在此開店數十年,風里來雨里去,可從未聽過這般奇異之事。這簽,我是實在無能為力了。不過,鄙店對門有個姓周的老先生,他鉆研易學多年,解簽向來很靈,你們不妨去找他幫忙。”
三個舉子一聽,趕忙問道:“那周老先生住在哪里?我們現在就去求他解簽,豈不是更好?”店主人回答道:“周老先生就住在鄙店對門,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只是中間隔了一條河。現在天色已晚,夜幕即將降臨,河上既無橋梁可通行,也無船只可擺渡,我看你們還是歇息一晚,明日上午再去,也不遲。”
三個舉子中,張、王二人性格沉穩,遇事總是深思熟慮。他們慢條斯理地說:“店家說得在理,我們就明天去求他解簽,反正也不急這一夜。”可李舉子卻是個急性子,做事風風火火,當下便說:“你們等得,我可等不得。我現在就涉水過河,求周老先生給我解一解,要不然我今夜連覺都睡不安生。”
說罷,李舉子毅然轉身,大步出了店門,徑直來到河邊。他迅速地脫下衣褲,毫不猶豫地踏入水中。所幸河水并不太深,水流也不太湍急,再加上李舉子自幼生長在水鄉,水性頗佳,他如同一尾靈活的魚兒,在水中奮力游動,片刻工夫便涉水到達了河對岸。他四處打聽,順利找到那位善解簽的周老先生,將三人求簽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言辭間滿是焦急,然后急切地請求周老先生為他解簽。
周老先生聽完后,目光深邃,不緊不慢地問道:“你那兩個同伴現在何處?”李舉子回答說:“他二人現在河對岸的客棧里,說是明天再來請您解簽。”周老先生胸有成竹地說:“如此這般,你這簽就很好解了。你只管放心前去赴考,這次你必高中無疑。”
李舉子又問:“那他們兩個呢?能不能中?”
周老先生斬釘截鐵地說:“他二人此次名在孫山之外。”
李舉子滿心疑惑,追問道:“為什么三人抽的簽同是一個‘卒’字,我能中而他倆卻不能中呢?”周老先生捋著胡須,微微一笑,說:“待你高中及第返回時,我自會告訴你個中緣由。”見周老先生不肯詳說,李舉子也只得無奈作罷,臨走,只聽周老先生似有意又似無意地自言自語:“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也!”李舉子也沒在意,連夜又涉水返回了悅來客棧。
第二天,張、王兩個舉子去找周老先生解簽,李舉子則留在客棧專心溫習。突然,他想起昨晚臨別時周老先生“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也”這句話,心里為之一動,當即鋪開宣紙,研好濃墨,針對當下時政,揮筆寫下一篇文采斐然的八股文。文章里,他針砭時弊,提出治國良策,文字如行云流水,氣勢磅礴。張、王二舉子從周老先生處回來后,神色黯然,滿臉落寞,仿佛失去了光彩。三人收拾好行李,離開悅來客棧,繼續踏上進京趕考的征程。
命運似乎有著奇妙的安排,這次八股文的考題,竟然是“為官論”,與李舉子在客棧所做的八股文不謀而合。考場上,李舉子看到題目,頓時文思泉涌,筆走龍蛇,文不加點,一氣呵成。在其他科考項目中,他也得心應手,將自己多年來的學識積累和才華展現得淋漓盡致。
數日后放榜,結果正如周老先生所言,李舉子高中二甲六名,而張、王二舉子果然名落孫山。帶著滿心的喜悅與疑惑,李舉子專程去拜訪周老先生,懇請他答疑解惑。
周老先生神色平靜,輕描淡寫地說:“因為你過河了,所以你能高中啊!”見李舉子仍一臉茫然,周老先生接著解釋道:“棋譜上不是有句話叫做‘卒子過河了不得’嘛,你就如同那個勇敢過河的卒子,勇往直前,自然能直達九宮,金榜題名。而他倆瞻前顧后,不肯過河,不敢踏出那關鍵的一步,不求進取,自然是不能中了。”
李舉子聽后,似懂非懂,正待細問,卻聽周老先生緩緩說道:“其實,還有一事我未曾告訴你。那簽本無固定解法,所謂‘卒’字,不過是我見你勇氣可嘉,敢在夜晚渡河,才順勢而為。而你在客棧所寫的文章,是我從考官那里獲得了相關信息,故意透露給你。你不僅聽進了我的話,而且緊緊抓住了這個機會,提前做了準備,這才使你得以高中。說到底,世間之事,努力固然重要,但機遇與勇氣同樣不可或缺。”
李舉子聽后,頓時呆立當場。良久,才深深鞠躬,辭別周老先生。
他終于明白,人生之路,不僅需要自身拼搏,更要善于把握機遇,果敢前行,方能在命運的棋局中走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