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奏對
- 大明有龍氣
- 蜀心
- 2066字
- 2025-06-21 23:49:17
“夫君?!?
躺在被窩里的孫棠和陳子龍被一陣馬蹄急報,新婚燕爾,二人都有意再溫存一番。
正房外,丫鬟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在輕敲房門后小聲說道‘宮中高公公傳旨’。
崇禎朝的內廷中,只有一個高公公。
聽聞是高起潛親自前來傳旨,陳子龍不敢怠慢,孫棠為他披上一件圓領直綴,系上玉帶,帶好文士帽莊重以待。
要說如今宮里的權勢,執掌內宮十三監,被崇禎皇帝換作“大伴”的王承恩,還有東廠提督曹化淳自然是首屈一指。
而緊隨其后排行第三的,便是眼前這位秉筆太監高起潛。
至于為何舍王,曹兩人而結交下位的高起潛,無外乎因為前者但凡不想成為第二個魏忠賢,就已經在太監的領域升無可升,位極群監。
而高起潛雖然權勢滔天,但是對于最高地位還有很長一條路要走,而他偏偏又是個有野心的主兒。
更為關鍵的是,眼前這位秉筆太監在不久地將來即將被外放,領監軍之職,在軍事甚重的明末,權勢甚至蓋過
簡而言之,這是一支值得投資的潛力股。
見一臉鄭重的陳子龍從里房中走出,一向狐假虎威的高起潛罕見地露出一抹笑容。
沒有誰會存心跟銀子過不去。
在魏忠賢和他的閹黨倒臺后,在高起潛正式被任命為秉筆太監前,陳子龍先后送宅子,送奴婢,送珍寶,前前后后花了萬兩白銀。
發跡前的一頓飯,頂的上發跡后的萬兩金。
“高公公近來安好?”
“托皇上洪福!”
高起潛身子微微前傾,笑瞇瞇地對著陳子龍小聲說道:“陛下今日特意點明要召見,小陳大人可得做好萬全準備?!?
說罷,其一甩袖袍,兩腿并立,擲地有聲地說道。
“傳陛下口諭!陳子龍入宮覲見!”
陳子龍聽罷暗暗心驚,不到一年內以舉人之身份連續兩次面圣,他是獨一份。
至于召見到底所為何事,現在臨時找人打聽顯然已經來不及,趁著距離入宮還有一個多時辰,陳子龍當即將高起潛請入內廳,掏出了一張一千兩的銀票。
“還望公公教我。”
“嗯?!备咂饾摀崦鴰赘粲腥魺o的胡須,緩緩說道,“昨夜凌晨,山西的六百里加急便進了京,一大早就放在了圣上的案頭上。”
“可是陜西流寇東進?”
“不錯。”高起潛一邊訝異于這個不過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的智慧,一邊繼續說道。
“賊首高迎祥,王自用已,進逼太原。”
雖然早有準備,但聽聞此消息陳子龍還是心中一沉。
這天下,終究還是亂了……
而且歷史正在慢慢偏離原來的軌跡。
依靠著對于原本歷史的熟悉,陳子龍在會試的策論中預言了陜西農民軍的流竄和壯大。
在印象中,農民軍是有東渡黃河,進入山西的戰略舉措,但絕對不是發生在崇禎元年。
而細數過往幾年的歷史,方岳貢因為有陳子龍相助創造政績,得以高升陜西按察使。
而在按察使任上,方岳貢又向朝廷推舉了時任督糧參政的洪承疇為延綏巡撫,使得威名赫赫的陜西秦軍提前三年建立,從而殺敗王二,逼走高迎祥,王自用等人。
如果無法處理得當,甚至可能引來一場禍患。
“多謝公公提點!”
陳子龍對著高體潛行上一禮,當即隨著他往皇宮趕。
步入幽深的門洞拱道內,高墻夾峙壓迫,只余頂上窄長的一線天空。
足下厚厚的青磚歷經無數踩踏,早已磨礪的光亮如鏡。
內侍的長靴踏在冰冷的磚石上,空洞的回響在石甬道里往復折沖,竟如鐘擺般敲打于人心上,一聲聲催逼著前行的腳步。
偶爾側壁石縫內,幾枝頑強的無名荒草橫斜而出,在昏暗中微微點動著黯淡的綠色——便似在這宮禁深處壓抑的威嚴之隙,亦有一絲掙扎不屈的自然之氣。
一輪紅日逐漸攀上高空,白玉雕砌的金水橋橫跨于御河之上,橋面潔凈,絕無塵屑沾惹,白玉欄柱上精鏤的蟠螭,爪牙須鱗鮮活如生,直欲破石飛撲而出。
水自橋下流過,卻是靜滯的綠玉之色,凝重無波,倒映著天上行云和墻垣宮影,默然地攪動著一池凝固光陰。
隨著一聲悠長而沉重的開門聲,宮殿的大門緩緩打開,一位面容消瘦的年輕人
歷經嘉靖萬歷天啟三朝的折騰
“臣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陳子龍?!?
“臣在!”
陳子龍瞟了一眼坐在龍椅之上的崇禎皇帝朱由檢,一見其并非面無表情,而是面帶微怒,不由得松了一口氣。
天下大亂,皇帝有怒氣是正常的,怒氣是一種可以利用的情緒。
就怕皇帝心中已經決定把他開除出進士的光榮隊伍,那才是將從上至下的改革堵死,只能回松江組織義軍來一場從下至上的革命。
當然,能準確地預測國之大事本來就不是什么絕對的好事,更何況這件大事還使少年皇帝朱由檢‘圣天子’的美夢破碎。
往后的進步之路,都要寄托在這次奏對上了。
“顧憲成在時,東林常說‘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朱由檢挪動了坐在龍椅上有些僵硬的屁股,面向陳子龍斥道。
“陳子龍,你既說陜西流寇必將流竄肆虐,理當拿出個治理章程來,倘若沒有,朕治你一個妄議國事,妖言惑眾之罪!”
果然如此!
“國事如山,六部尚書,殿閣閣老在前,學生惶恐?!?
“今日,無論你說什么,朕都準你無罪?!?
“謝陛下!陜西民亂,一在隱匿之田,二在劣紳盤剝,兵事能除其形,難除其根?!?
“你待如何?”不得不說,早期的朱由檢還是有一顆勤政之心,竟不由得站起來追問道。
陳子龍輕咳兩聲,對著龍椅上高高在上的皇帝又行一禮,將早已打好的腹稿脫口而出。
“攤丁入畝,一體納糧!”
當陳子龍做出對這八個字的解釋后,朱由檢被驚地半晌沒說話,最后從牙縫中蹦出幾個字。
“惶恐?朕看你一點都不惶恐,膽子大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