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開科舉,選拔人才。
三省六部制:設立了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以及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其職責和運作方式與漢族王朝的三省六部制相似,但權力相對較小。
翰林院:負責為皇帝起草詔書、撰寫國史等文化事務,長官為翰林學士。
而軍事制度與軍職都略有調整。
御帳親軍:是遼代皇帝的直屬衛隊,由契丹族的精銳部隊組成,負責保衛皇帝和宮廷的安全。
皮室軍:是御帳親軍的主力,“皮室”在契丹語中意為“金剛”,寓意其戰斗力強大。皮室軍由各地選拔的優秀士兵組成,人數在萬人左右,是遼國軍隊中的精銳。
屬珊軍:是遼代皇后的親軍,由皇后直接指揮,其地位僅次于皮室軍。屬珊軍的士兵也多為契丹族的精銳,人數約為兩萬。
宮衛騎軍:是遼代皇帝和皇室成員的私人軍隊,由各宮分的契丹、奚、漢等族士兵組成。宮衛騎軍平時負責保衛皇帝和皇室成員的安全,戰時則作為皇帝的親軍出征。
宮使:是宮衛騎軍的長官,負責管理宮衛騎軍的日常事務和訓練。
宮分都部署:負責統領各宮分的軍隊,戰時指揮宮衛騎軍作戰。
部族軍:是遼代契丹族各部落的軍隊,由各部落的青壯年男子組成,是遼國軍隊的主要組成部分。
節度使:是部族軍的長官,負責管理本部落的軍事事務,戰時率領本部落軍隊出征。
詳穩:是部族軍的中級軍官,協助節度使管理軍隊,負責軍隊的訓練和日常管理。
漢軍:是遼代招募的漢族士兵組成的軍隊,主要負責守衛邊境和城市。
都統:是漢軍的高級將領,負責統領漢軍作戰。
指揮使:是漢軍的中級軍官,負責指揮漢軍的一個指揮單位,通常為千人左右。
張令徽向李啟賢索要三萬兵卒糧草,并非是說說,而是真的這么打算。
由于和宋國一戰,麾下常勝軍沒怎么損失,反而得到補充,讓他的計劃可以提前。
原本常勝軍四營,連同他在內只有四名將領,兩千精兵。
戰前他直接擴充至一萬。
如今又得俘虜兩萬,其中俘虜兵卒在一萬五千余,他準備將其中一萬打亂之后直接并入常勝軍四營,剩下五千單獨列為一營。
如此,一營兵力在五千人。
由營改為兵團,其中低級伍長、什長、百夫長直接進階。
不過,如今直接改恐怕阻力不小,張令徽沉吟少許搖搖頭,目前還是按照營規格來安排,只是把兵力擴充十倍。
如此以來,但凡是以前怨軍兵卒,只要現在還活著的,都可以升官。
對于升官,想必沒有什么人能夠拒絕。
為了方便統率,張令徽麾下那一營,暫時由劉仲擔任。
二營郭藥師。
三營劉舜仁。
四營甄五臣。
耶律合魯直接接收剩下五千俘虜,改造合格者直接成為騎兵。
這樣一來,在購置部分馬匹后,加上俘虜的馬匹,騎兵勉強湊夠兩千,步卒三千。
斡里太成為他的親衛隊長。
同時每營配置十名精銳騎兵,用于平時聯絡。
剩下的不足五千俘虜大多是老弱病殘,以及文官、工匠等。張令徽直接下令將有才能的挑出來。
他前世雖然不是官宦家庭,也算是富貴有余,本身隨性慣了,也崇尚自由,喜歡那種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生活。
來到這個世界已經三月有余,戰爭的壓迫下,一刻也不敢停歇。
他討厭這種被壓抑、束手束腳的感覺,連帶著,他對自己目前的處境也不在那么滿意。
自由、隨性那是要靠實力為基礎,在前世只要錢便可滿足,但是在這個時代,唯有兵強馬壯者,才可以隨心所欲。
顯然,現在他根本沒有隨心所欲的實力和權利。
這一刻的張令徽,可能連他自己都沒有發覺,他的野心正不斷地加強,開始膨脹。
危機,即是機遇!
昔日的大遼帝國處于亡國邊緣。
金代遼已成為趨勢,奈何,完顏阿骨打已經老了!
宋朝占據膏腴之地,空有百萬兵卒,卻只能用來守城。
鐵木真還未出生,未來強大的蒙古還處于襁褓之中,乾坤未定,一切都還有機會。
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當為之,寧有種耶!
——轟隆
突如其來的聲響,直接震的張令徽耳膜生疼。
“斡里太!”
“發生了何事?”
很快一名高鼻深目的,樣貌粗獷,髡發,身穿烏靴的男子前來,朗聲道:“都監,是俘虜那里不知為何發生了......地......地震......”
斡里太愁眉苦臉,這一刻有些扭扭捏捏,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張令徽蹙眉,當下沉聲道:“前邊帶路!”
“不可。”斡里太強壯的體魄極具壓迫感,立刻擋在張令徽神情,勸慰道:“都監,近日來狠狠操練俘虜,恐怕是發生叛亂,都監不可以去。”
叛亂?
張令徽搖頭。
他的確下令要狠狠操練俘虜。
為了迅速擴充兵力,直接將大量俘虜并入常勝軍,的確有些冒險。
但是,非常時期,他認為必要的冒險是值得的。
而且,防止俘虜叛亂,他明確告知過幾營負責人,不能出現傷亡,即便是有,也要將傷亡降至最低。
更不可能故意虐待俘虜。
而且糧食等物,但凡合格加入常勝軍都會有一定優待。
若真是叛亂,那他更不能坐視不管。
再者,剛才的轟隆聲響,分明給他一種似是而非的熟悉感。
“前面帶路!”張令徽再次呵道。
斡里太這才不情不愿讓開,旋即立刻召集騎兵護衛身前。
俄頃。
待張令徽趕到西面大營時,定睛一看,好家伙房屋倒塌,隱約間有哀嚎之聲傳出。
地面一個大坑,更是像被炮彈洗禮過一般。
郭藥師等幾營將領正極速趕來。
而劉仲已經招呼一營士卒將場地團團圍住,待看到張令徽時,立刻上前道:“都監,此人原本是宋卒火頭軍,加入我一營后仍不改惡習,偷偷收集黑火藥圖謀不軌。”
張令徽使勁抽動者鼻子,頓時一股火藥味被吸入鼻腔,他不驚反喜,立刻從河曲馬上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