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白溝河前
- 從代遼開始到天可汗
- 清水魚魚
- 2130字
- 2025-04-19 08:00:00
史成面色不變,快速來到郭藥師一側,低聲問道:“郭將軍,宋軍來勢兇猛,且兵卒十倍于我等,此城早晚會被攻破。”
他的問話不言而喻。
易州城早晚會破,真的要殉國嗎?
郭藥師臉色驟變,自然聽出了史成的話外之音,當下將伺機撤退的消息說出。
“史將軍勿憂,郭某此前接到密令,大戰當下為防止動搖軍心,故而不曾告知。”
“上頭讓盡可能拖延宋軍,為白溝河爭取時間,事不可為,以保存實力伺機撤退。”
——呼
此話一出,史成明顯松了一口氣。
若是郭藥師麾下常勝軍,仍舊愚忠日暮西山的遼國,說不得,他只能兵行險招了。
至于宋國許諾開城納降,封易州節度使的承諾,他根本沒放在心上。
易州史家能有今天,靠的可不是搖尾乞憐。
直接開城納降毫無氣節,不僅要背負罵名,還會讓宋國看輕。
再者,宋國對待武將是何態度,世人皆知,即便事不可為,也要斡旋一二再做打算。
白溝河。
涿州北八十里,白溝河暮色沉沉,五月的拒馬河水漲,蘆葦蕩如青灰色屏障。
甄五臣率三千常勝軍刀牌手伏于東岸。
接到張令徽命令后,他便放棄白溝河正面布置,讓麾下常勝軍和一千新卒藏身蘆葦。
結果左等右等,別說是宋國大軍沒來,燕京援軍也沒等來,就在他隱隱煩躁之際,部下卻告知‘都監’已率部眾趕來。
待張令徽率領耶律合魯、劉舜仁等兵卒前來時,見白溝河隱藏在暮色下,側方枯萎遮掩,簡直是天然藏兵地方。
“末將見過都監!”
張令徽沉聲道:“非常時期,不必如此。”
“說說看,可有什么發現?”
“連只蒼蠅都沒有見到......”
“快了,等下會有一場苦戰等著我們!”
“我的計劃是這樣,若是在燕京援軍還未來之前,等宋軍前鋒渡過白溝河,然后我們從白溝河東翼藏身蘆葦從淺灘渡河,繞后突襲宋軍先鋒軍。”
“合魯,由你率領麾下騎兵沖殺,我等會順勢掩殺過去。”張令徽直接蹲坐在地上,拿著樹杈在地上大致將白溝河附近地形圖畫上,看向眾人沉聲解釋道。
經過張令徽這么一解釋,大家這才知道,放宋軍前鋒軍順利渡河就是為了迷惑他們,隨后掩殺,來個措手不及。
耶律合魯獰笑一聲,道:“還請都監放心,保證叫宋軍有來無回。”
甄五臣、劉舜仁亦是點頭稱是。
這時,張令徽神色一動,暗道一聲一聲‘宋軍不會是已經來了吧,怎會還沒有動靜?’
旋即他便感受到,地上出現輕微的震動。
這是大量戰馬整齊踏過大地的響動。
而河面上亦是蕩起陣陣波紋。
緊接著,一名斥候疾馳而來:
“報,宋軍前鋒距離白溝河已不足三十里!”
“立刻藏身,沒有命令不得發出任何動靜。”張令徽沉聲吩咐。
眾人轟然應諾,正要散去,緊接著,又有斥候來報。
“報,蕭都統距離不足三十里。”
——呼
援軍總算是來了,眾人臉上喜色還未褪去,緊接著轉為凝重之色。
即便是有援軍,面對十倍之敵軍,仍舊是一場惡仗。
張令徽則暗暗松了口氣,蕭干總算是趕上了。
“合魯,你親自前去告知蕭都統我方布置,騎兵暫時由我接管。”
“都監……”耶律合魯愕然出聲,結合此前張令徽的布置,此時把讓他去宋信,不難猜測隨后偷襲宋軍,由誰帶頭沖鋒。
“宋軍先鋒部隊實力不容小覷,都監不可輕易涉險。”
張令徽拍了拍他的肩膀,灑然一笑,道:“你不是說宋軍是土雞瓦犬嗎?不必擔心,你的任務更重,作戰計劃不容有失,必須由你親口告訴蕭都統,讓他麾下四軍伺機支援,這才能給宋軍致命打擊。”
“合魯,非常時機,不要婆婆媽媽,像個娘們一樣!”
耶律合魯:“......”
張令徽頓時急了,別人他不放心,此事只能合魯去辦,當下嘆了口氣,道:“就當是為了太平公主殿下!”
耶律合魯自然明白這些,當下不再猶豫翻身上馬離去。
“都監保重!”
......
東路軍的赤色帥旗自雄州官道升起。
楊世可神情凜冽,高坐在駿馬之上,策馬揚鞭,好不威風瀟灑,其目光眺望燕京方向,思緒飛揚。
在其身后官道之上數千騎策馬奔騰。
——嘶嘶
——嘶嘶
隨著楊可世麾下戰馬仰頭長嘶,聲震原野。
他老家是陜西麟州(今陜西神木),與種師道同屬西軍,堪稱如今大宋最強邊軍集團,早年參與對西夏戰爭,以騎兵突襲戰術聞名,人稱“楊無敵”。
隨后獲童貫賞識,不久后調任鄜延路副總管,成為童貫嫡系。
不過,童貫曾公開說過,“楊無敵雖驍勇冠三軍,然勇而寡謀。”此話讓他如鯁在喉。
楊可世的鐵胎弓在馬鞍上微微發顫,童貫的話像遼國的骨朵錘,一下下砸在他太陽穴上:“楊無敵?不過是有勇無謀的卒子。”
此后他便不想和童貫走的太近,又想靠攏同屬西軍種師道。
奈何身上一旦打上了童貫的標簽,再想摘下可太難了,經略相公種師道頗有些看輕他。
如此‘蛇鼠兩端’讓他十分尷尬。
“若能以此戰洗刷屈辱,重豎威名......”
突然出現的傳令兵,打斷楊世可的思緒不確定道:
“報,將軍,前方有百余百姓于官道上攔截......像是在歡迎我軍......”
“歡迎我軍?”楊世可一怔,旋即想到什么。
“莫不是幽燕檄文起到效果了......”
“帶那些百姓來,不,本將親自前去。”楊世可直接策馬前行。
——咴咴
楊世可勒住韁繩,果然見到有白發老者拄著鳩杖,身后童子抬著青銅酒樽顫聲道:
“將軍此來,莫非仿英武圣文神德故事?”(趙匡胤謚號)
楊世可按劍下馬,靴底碾碎一片遼國天朝萬順寶錢:“本帥奉天子詔,復我華夏幽燕舊疆。”
此時有中年農夫跪獻黍米,內襯衣襟露出唐朝天復、天佑年間的屯田木牘:“自安祿山亂華夏,我等已許久未見王師……”
楊世可一怔,這莫不是先賢所言“若王師入境,必簞食壺漿以迎”的場面,心中頓時泛起異樣情緒。
此時其麾下游騎在遠處揚塵,驚得孩童哇哇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