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秩序恢復,民心漸安
- 我教的學生都成了朝堂大佬
- 韓嶗山
- 3263字
- 2025-05-17 08:43:19
時間,悄然流逝。
距離蘇文抵達涼州,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
這一個多月里,涼州城,這座曾經籠罩在絕望、混亂和腐朽陰影下的西陲重鎮,正在悄然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官場之上:
隨著趙同知、孫主簿等一批首惡被斬,以及后續數十名貪官污吏被清除或罷黜,整個涼州官場的氣氛為之一肅!
那些被蘇文“戴罪立功”留用下來的官員們,懾于蘇文的雷霆手段,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樣敷衍塞責、中飽私囊。他們小心翼翼地執行著欽差大人的命令,效率雖然未必有多高,但至少……不再添亂了!
而那些被蘇文破格提拔起來的年輕官員和士子們,則充滿了干勁和熱情!他們感念蘇文的知遇之恩,又渴望著建功立業,證明自己的價值,因此在各自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盡心盡力,為這死氣沉沉的官僚體系,注入了一絲新鮮的活力!
雖然整個吏治體系的徹底革新,還需要漫長的時間,但至少,基本的行政秩序,已經恢復了!政令能夠有效地傳達下去,各項工作(雖然還很粗糙)也開始重新運轉起來。
軍營之中:
變化更是顯而易見!
在足額糧餉和“軍功兌換制度”的雙重刺激下,再加上張鐵柱的鐵腕治軍和以身作則,涼州守軍的士氣和精神面貌,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士兵們不再是面黃肌瘦、眼神麻木的“叫花子兵”,他們的臉上有了血色,眼中有了光芒,身上……也終于穿上了相對整齊(雖然依舊簡陋)的號服!
校場上,操練的號子聲此起彼伏,士兵們揮汗如雨,隊列整齊,動作雖然還不夠標準,但那股子精氣神,已經完全不同了!
軍紀也得到了極大的整肅!聚眾賭博、酗酒鬧事的現象基本絕跡!欺壓百姓的行為更是被嚴厲禁止!
雖然這支軍隊的裝備依舊簡陋,戰斗力距離真正的精銳還有很大差距,但至少……他們看起來,像一支真正的軍隊了!?一支有紀律、有士氣、并且……能打仗的軍隊!
老將孫承對此更是贊不絕口,幾乎將城防事務完全交給了蘇文和張鐵柱負責,自己則樂得清閑,偶爾指點一下張鐵柱槍法,或者跟蘇文探討一下兵法戰策。將帥之間的關系,日益融洽。
城池之內:
那些之前被蘇文“敲打”過的鄉紳富商們,雖然心中不忿,但在見識了蘇文的狠辣手段和掌控軍政大權的事實后,也不敢再有絲毫的炸刺。
他們“捐獻”出來的錢糧,在錢浩的精打細算和嚴格監管下,被用到了刀刃上。
一部分用于發放軍餉、補充軍需。
另一部分,則用于安置和救濟城內以及周邊涌來的災民。
蘇文下令,在城郊設立了數個大型的粥棚,每日兩次,向所有登記在冊的災民施粥(雖然只是稀粥,但至少能吊住性命)。
同時,他還組織災民中的青壯勞力,參與到修繕城墻、挖掘溝渠(為可能的引水或存水做準備)、制作守城器械等工作中去,并給予一定的口糧作為報酬,讓他們能夠自食其力,也減輕了城內的治安壓力。
對于那些老弱婦孺,則盡可能地提供一些臨時的住所和基本的照料。
雖然這些措施,相對于龐大的災民數量來說,依舊是杯水車薪。
但至少……秩序,開始恢復了!
城內不再像蘇文剛來時那樣,死氣沉沉,餓殍遍地。
街面上雖然依舊蕭條,但至少有了一些生氣。
百姓們看向官府(主要是欽差行轅)的眼神,也從之前的麻木、敵意,漸漸變成了……感激和……依賴!
他們知道,這位年輕的蘇大人,是真心在為他們做事情!是真心想讓他們活下去!
蘇文的聲望,在涼州本地,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頂峰!
甚至有人開始私下里稱呼他為……“蘇青天”!
這一切的改變,蘇文都看在眼里,心中也充滿了成就感。
雖然過程充滿了艱難、兇險甚至……血腥。
但他終究還是憑借著自己的智慧、手腕和團隊的力量,硬生生將這座瀕臨崩潰的涼州城,從懸崖邊上拉了回來!
初步的秩序,已經建立。
初步的人心,已經凝聚。
他在這片絕境之中,總算是……站穩了腳跟!
然而,蘇文卻絲毫不敢放松警惕。
因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眼前的一切,都只是暫時的!
真正的危機,還遠遠沒有解除!
旱災,仍在持續!
地里依舊長不出莊稼!水源依舊匱乏!
城內儲存的糧食,就算加上鄉紳“捐贈”和后續朝廷可能運來的(杯水車薪的)賑濟糧,也支撐不了太久!
一旦糧食耗盡……
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民心,隨時可能再次崩潰!
好不容易凝聚起來的軍心,也可能再次渙散!
城外,那號稱數十萬、由劉源領導的起義軍,雖然暫時沒有動靜,但他們同樣面臨著缺糧的困境!為了活下去,他們隨時可能再次發動更加猛烈的攻擊!
糧食!
這才是壓在涼州城頭頂上,最沉重、也最致命的一塊巨石!
不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可能化為烏有!
蘇文站在涼州城頭,望著遠處那片枯黃干裂、毫無生機的大地,眼神變得無比深邃。
是時候……去尋找那真正的“希望之種”了。
涼州城,在經歷了最初的混亂、血腥和鐵腕整頓之后,終于迎來了一段相對安寧的時期。
城墻在加固,軍營在操練,粥棚在施粥,衙門在運轉……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百姓們臉上那麻木絕望的神情,也漸漸被一絲微弱的希望所取代。
街面上,甚至偶爾能看到一些重新開張的小店鋪,以及……孩子們追逐嬉鬧的身影。
然而,在這份來之不易的安定表象之下,一股更加沉重、更加令人窒息的陰影,卻始終籠罩在每一個人的心頭,尤其是……蘇文的心頭。
那就是——糧食!
缺糧!
極度缺糧!
這是一個無法回避,也無法依靠權謀、武力或者小聰明就能解決的……根本性危機!
蘇文比任何人都清楚,涼州城目前的“安定”,是建立在一個極其脆弱的基礎之上的。
他靠著雷霆手段,從那些為富不仁的鄉紳地主手中,“壓榨”出了一批救命的錢糧。
但這批錢糧,相對于整個涼州城內外的數十萬軍民(包括涌入城內及周邊的災民)來說,又能支撐多久?
一個月?兩個月?
最多三個月!
而朝廷的賑濟呢?
蘇文對此,根本不抱任何幻想!
就算京城那些袞袞諸公們,這次真的“良心發現”,撥付了足額的糧款。
但路途遙遠,運輸艱難,再加上沿途可能存在的層層克扣和效率低下的官僚體系……
真正能運抵涼州、發到百姓手中的,又能剩下多少?又能及時到達嗎?
更何況,北境戰事正酣,軍需開銷巨大,國庫早已捉襟見肘!朝廷又能拿出多少真金白銀來填西境這個無底洞?
指望朝廷?
那純粹是等死!
而旱災呢?
絲毫沒有緩解的跡象!
根據最新的氣象觀測(古代簡陋的方式,比如看云、看風、問詢老農經驗)和暗香從更西部地區傳回的情報來看,這場百年不遇的大旱,恐怕……還將持續下去!
這意味著,下一季的收成,依舊是……絕收!
沒有新的糧食補充,僅靠消耗庫存和那點杯水車薪的賑濟,涼州城……遲早會斷糧!
一旦斷糧……
蘇文簡直不敢想象那后果!
好不容易凝聚起來的軍心,會瞬間崩潰!士兵們為了活命,嘩變、搶掠、甚至投靠起義軍,都有可能發生!
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民心,會再次陷入絕望!到時候,恐怕不需要劉源煽動,城內的災民自己就會為了搶奪最后一點食物而互相殘殺,或者……直接沖擊官府!
到時候,他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將化為烏有!
他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這點秩序和威信,將在絕對的饑餓面前,被撕得粉碎!
而他自己,這位被寄予厚望的“蘇青天”,恐怕也會被憤怒的饑民和嘩變的士兵,撕成碎片!
更別說完成皇帝那“三個月平定西境”的軍令狀了!
糧盡!人散!城破!身死!
這似乎……就是擺在他面前,唯一可以預見的結局!
一股巨大的焦慮和緊迫感,如同沉重的枷鎖,死死地扼住了蘇文的咽喉,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他可以殺貪官,可以整軍隊,可以玩權謀,可以搞發明……
但他……變不出糧食??!
這才是最讓人絕望的地方!
在絕對的生存危機面前,一切的智慧、權謀、武力,都顯得那么蒼白無力!
不行!
絕不能坐以待斃!
蘇文猛地站起身,在書房內焦躁地踱步。
一定還有辦法!一定還有出路!
靠天?靠朝廷?顯然都不行!
只能……靠自己!
必須找到一種新的、可持續的糧食來源!
一種……能夠在這片干旱貧瘠的土地上,生存下去,并且……帶來希望的糧食來源!
可那又是什么呢?
麥子?稻谷?粟米?
這些大夏傳統的作物,在這場大旱面前,早已被證明不堪一擊!
難道……真的要去尋找那些……只存在于傳說和古籍記載中的……域外奇珍?
蘇文的眼中,閃過一絲瘋狂,更有一抹……破釜沉舟的決心!
無論希望多么渺茫!無論過程多么艱難!
他都必須……去試一試!
為了涼州數十萬軍民的性命!
為了他自己的前途和野心!
也為了……不辜負那些看向他時,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之火!
他必須……找到那傳說中的……希望之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