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見杰倫,較量
- 剛進娛樂圈,我跑了二十年龍套?
- 一語成箴
- 2000字
- 2025-07-06 22:54:30
說實話,周杰侖歌李飛聽過兩遍,口齒不清,旋律嘛,就那樣。
當然,比較潮流和新穎。
可這樣的歌,偏偏能夠大火,實在難以置信。
說來也怪,近些日子,沒少媒體和音樂人士批評,周杰侖咬舌不清。
可是,權威人士越罵,反而讓歌越火。
只能說,現在市場,越來越令人摸不著頭腦了。
當然,李飛跟周杰侖無冤無仇,自然不可能站出來抨擊,只是心中疑惑,始終沒有減少。
“是啊。”陳耀傳百思不得其解,《星晴》和《可愛女人》怎么火的呢?
就這兩首歌,居然把鄭秀文歌曲吊著打,若非親眼所見,誰也不敢相信。
李飛頓了下,猜測道:“或許是西方文化音樂傳到國內,讓聽眾天然對權威,有了反抗心理。”
“除此之外,人們對新事物接收能力強了。”
“只能是這個原因了。”趙志鵬點頭,接受這個說法。
“趙哥,如果《Jay》這張專輯大賣,明年臺島金曲獎,是不是有周杰侖一席之地?”陳好提出另一個問題。
陳好怕周杰侖異軍突起,讓明年臺島金曲獎出現變故。
“當然。”趙志鵬斟酌幾秒,含蓄道:“周杰侖有本土優勢,肯定會受到舉辦方青睞。”
這句話,就差明著說,周杰侖將成為強勁競爭對手了。
當兩首歌相差不大時,誰拿獎不言而喻。
當然,有華納唱片幫忙公關,足以抵消,這種劣勢。
“現在操心這些,還是太早了。”李飛笑道:“歸根結底,還是看歌曲質量,專輯銷量。”
“當兩人名氣差距懸殊,頒獎方強行偏頗,反而對獎項公信力,是巨大打擊。”
“與其關心這個,不如想著,怎么做好專輯。”
李飛根本不擔心這個,有系統歌曲,還怕專輯銷量比不過《Jay》?
只要跟周杰侖拉開差距足夠大,一切都不是事。
“有道理。”陳耀傳眼帶贊賞。
“當務之急,還是打磨歌曲和專輯,只要大賣,公關交給公司。”
……
九月中旬,香江傳來消息,《少林足球》殺青了。
聽到時,李飛愣了下,不得不感嘆,不愧是香江電影,拍攝速度就是快。
換在內地,拍一部電影,磨三年兩載,太正常不過了。
比如《霸王別姬》,足足拍了一年半。
當然,香江導演,也有墨跡的,比如王墨鏡,拍電影,主打一個熬人。
與此同時,周杰侖專輯正式發售,首先在臺島取得捷報。
不過《Jay》在宣傳和鋪貨,全面處于劣勢情況下,兩周大賣七萬張。
毫無疑問,這是個無比恐怖的數據。
畢竟臺島市場不大,那么點人口,正版賣七萬張,非常牛逼了。
香江和內地,還沒鋪貨,看樣子,銷量低不到哪里去。
周杰侖一躍成為樂壇新秀,超級黑馬。
……
這天,李飛、趙志鵬、陳耀傳幾個正在打籃球。
此時,專輯錄制完成大半,還有《青花瓷》跟《暗香》沒錄制完。
MV拍攝,也拍好了兩個。
分別是《求佛》和《煙花易冷》MV。
因為《李衛當官》劇組,突然有些戲推倒重來,所以陳好要回去一趟。
這兩段MV拍攝放在前面。
其中,《求佛》MV拍攝最簡單,講的是愛的執著與信仰的故事。
陳好作為女主,配合取景,演繹出堅定和期盼情緒,就可以了。
《煙花易冷》稍微難點,可也沒花多少時間,一周就結束拍攝,陳好回了內地。
這么長時間神經緊繃,對人不是好事,所以李飛幾人出來放松,鍛煉一下。
“哐啷!”
李飛投下一個帥氣三分球,再一個助跑,來個灌籃。
以李飛身體素質,對比專業籃球運動員,有所差距,但在普通人,絕對算是鳳毛麟角。
灌籃?
輕輕松松啦!
“好球!”
背后傳來一道聲音,李飛幾人回頭望去,竟然是周杰侖。
他穿著皮夾克,雙手插兜,一副酷酷表情,慢慢走了過來。
“一起打個球?”周杰侖看到李飛技術,莫名有了好勝心。
打籃球,周杰侖自詡是高手,沒幾個打得過。
“來。”李飛直接把球拋了過去,其他人默契站到一邊。
周杰侖接過球,靈活走位、運球、上欄……嘭,還沒投進去,被李飛蓋了下來。
幾次較量,周杰侖不是被搶球,就是被蓋,情緒變得沮喪。
“啪!”
又一次被搶走,李飛成功投進球,周杰侖把手一攤,說道:“不玩了。”
“你真是變態,身體太健壯了,好大力氣。”
“跟力氣無關。”李飛笑著解釋:“主要是身高優勢,我比高了半個頭,在技術相差無幾時,自然是占盡先機。”
“這倒也是。”周杰侖打量李飛身高,比自己足足高了近兩公分。
會打籃球的都知道,身高優勢,在投籃和運球中,能有多大好處。
“認識一下,我叫周杰侖。”周杰侖介紹道:“住在新北區不遠,經常過來打球。”
“我知道你。”李飛抬頭道:“最近很火嘛。”
“臺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聽到贊揚,周杰侖眉毛上揚,心情愉悅。
別人夸贊,他不在意,但是李飛,截然不同。
“我也喜歡你的歌,《春庭雪》。”周杰侖認真道:“”
“這首歌很有特色,我有預感,這種風光,保持下去,一定能在樂壇,大放光芒。”
“能跟我說說創作理念嗎?”
“別人問我,我會用一些套話,來回答。”李飛認真道:“你的話,我說兩句真話。”
“我喜歡和坦率的人做朋友!”周杰侖明顯很開心,覺得十分有面。
李飛解釋道:“最近幾年,歐美歌曲乃至韓流,在國內大行其道。”
“樂壇幾乎清一色,外來歌曲,本土歌曲少不說,還沒有自身特色,從長遠角度,對華語樂壇發展,是不利的,處境堪憂。”
“當然,以我們現在名氣地位,談華語樂壇未來如何,有些過早了,但能力所能及做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