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清廷制憲與明治日本作者名: 崔學森本章字數: 346字更新時間: 2025-04-25 19:48:14
第一章 世界制憲大潮中的清廷制憲
近代意義上的憲法概念和憲政知識隨著西學東漸傳入中國。作為舶來品,近代中國人從對其一無所知到孜孜以求,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其中,日本是晚清中國人認識憲法的一個重要媒介。
清末中國對西方憲法的認識大致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初始階段,即對西方憲政的主要機構——議會的認識,時間跨度較大,跨越了從鴉片戰爭前后到甲午戰爭結束的半個世紀;二是介紹憲法和呼吁立憲階段,表現出師日取向,時間跨度為從甲午戰爭之后到日俄戰爭前后的近十年時間;三是各種立憲潮流競相博弈與制憲活動并行階段。這一階段,憲法在知識階層廣泛傳播,清廷主導制憲活動,時期從日俄戰爭之后到清王朝覆亡。
本章主要探討清廷制憲的基礎,圍繞晚清中國人對“憲法”的早期認識、制憲的師日取向和留日學生與憲法知識的傳播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