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離間朱元璋
- 我的舅舅朱元璋
- 626倉庫管理員
- 2050字
- 2025-07-18 22:30:00
其他任命,大家幾乎沒有異議。
幾位將軍的戰績,都是有目共睹,很難有作假的地方。
唯一讓眾人感覺到不解、疑惑的,只有李文忠的騎兵師。
騎兵作為歷史悠久,乃至最為古老的兵種之一。
在中華傳統兵法中,從沒有單獨成軍的。
都是和大軍搭配作戰。
或為前鋒,或為偵騎,或為側翼襲擾。
鮮少有單獨編練成軍作戰的。
眼見眾人不解,李平安解釋道:“今時不同往日。”
“元廷善用騎兵,又有草原養馬地,輕易便動員數萬、數十萬騎士?!?
“這世上,以步勝騎向來艱難?!?
“應對騎兵最簡單、最好的辦法,便是以騎戰騎!”
“騎兵師,便是日后義軍與元廷騎兵大軍對戰的一把利刃!”
“諸將之中,也唯有文忠善于騎兵一道,此前率領騎兵屢屢取得勝績!”
“大家若有更合適的人選,也可推薦一二,供大家挑選。”
李文忠此前便統領義軍中的兩千精銳騎兵。
除他之外,義軍再無成建制的騎兵部隊。
理所當然,也只有他能夠擔任騎兵師師帥。
眾人都搖搖頭,對李文忠擔任騎兵師師帥沒有什么意見。
唯有鄧友德插嘴問了句:“騎兵師也是采用相同的編制嗎?”
“一萬多騎兵,至少也要四萬匹馬,咱們供應得起嗎?”
精銳騎兵,從來都是一騎雙馬乃至于三馬,輪換著騎乘,才能始終保持戰斗力。
馬是很嬌貴的動物,野外的馬每天光是吃草就要花掉十二到十八個小時,否則可能直接將自己給餓死。
戰馬每天也至少花費六到八個小時,進食高粱、大豆、燕麥等精糧,才能保持不掉膘。
除此之外,進食的時間也不能輕易更改,否則戰馬容易跑肚拉稀,直接喪失戰斗力。
數萬匹戰馬,僅是照料他們的輔兵就要上千人!
每天產出的糞便就有數十噸重!
人吃馬嚼的各類糧食,更是足以比擬兩三個步兵師。
劉昱站出來向眾人解釋道:“淮安路、揚州路本就有養馬場,圈養十萬多各色馬匹。”
“其中雖大半是駑馬,但也有數萬戰馬可堪一用!”
“馬夫、民夫一應俱全,可以直接為義軍所用?!?
“鄧將軍,不必為騎兵們的日常供應擔心。”
兩淮江北地,本就遍布元廷的養馬場,諸多設施一應俱全。
用不著為戰馬發愁。
反而要為騎兵人選煩惱。
騎兵和步卒不同,不是訓練上幾個、吃幾頓飽飯,就能跟在軍官們身后沖鋒砍人。
光是學會騎馬的門檻,就篩掉絕大部分人。
李文忠對出任騎兵師帥早有準備,有所準備,當即說道:
“騎兵師雖編有一萬余人,短時間內卻不會真有那么多騎兵?!?
“至少還要大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騎兵師才能勉強完成整訓,進入戰斗狀態?!?
義軍如今編制的六個師,其他師都可以從民兵中征召選拔訓練有素的兵員。
他們大多經歷過戰火的淬煉,僅需數月就能形成戰斗力。
相比較之下,騎兵需要訓練的科目更多,數月時間最多只能學會簡單的騎馬機動。
控馬沖鋒,馬上開弓等技能,都要經過數年的磨煉,才能逐漸成熟。
除非軍中的士卒,都是如同李文忠一般的天才。
數月時間就能無師自通,學會騎兵諸多戰術。
諸將也都明白過來,騎兵師是為未來和元廷打大戰、決戰準備的。
短時間內,不會有他們上戰場沖鋒陷陣的機會。
接下來,眾將又商討一番各個旅帥的人選。
除卻騎兵師暫時僅有一個旅的實際人員,由李文忠兼任第一旅旅帥,不設其他旅帥。
其他的各個師,都下轄五個旅的完整編制。
諸多將領紛紛為這些旅帥的職位爭奪起來。
師帥的位子不過五個,他們爭不過,也沒法爭。
但旅帥的位子足足有二十多個,還爭不到嗎?!
經過激烈討論后,諸將大多得到自己想要的職位。
花云擔任第一師第一旅的旅帥,常遇春則在鄧友德麾下的第三師擔任第一旅旅帥。
唯一讓大家感到意外的是,常年跟隨在李平安身邊的劉昱,并未擔任任何官職。
讓大家感到頗為意外。
大家都以為劉昱會憑借與李平安的關系,也到某個旅當旅帥。
義軍高層會議散會之后,眾人三五成團,離開了府衙大廳。
當晚,剛剛從江南返回江北的李善長,得知了義軍高層會議內容,急忙找到朱元璋。
“大帥,您糊涂??!”
剛剛從城外折返,放下馬鞭的朱元璋,無比疑問道:“先生何出此言?”
李善長滿臉無奈道:“大帥你為何要答應李平安,擔任第一師的師帥!”
“你難道不知,你已經掉入對方的陷阱當中!”
“您原本便是義軍統帥,哪還需要多此一遭,竟還要經由李平安公開提議才任職!”
“還僅僅是個師帥!”
“李平安此人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大帥不可不防??!”
李善長字字句句皆是誅心之言。
若是換個人說出來,以朱元璋的脾氣,說不準都會直接拔劍砍了他的腦袋。
也就是李善長從自己剛剛起兵的時候,就跟著自己。
朱元璋尚且能稍微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略帶不滿道:
“李先生不必如此編排平安!”
“出任第一師師帥一職,乃是我心甘情愿!”
“將義軍統帥之職,同樣是我心甘情愿!”
朱元璋很早就清楚,李平安創立的義軍實際上和自己幾乎沒什么關系。
除卻最初給他的幾百人之外。
剩下的地盤和人手,都是李平安一手拉起來的。
如今自己回來,加入義軍之中,能夠直接擔任最精銳的義軍第一師師帥,其實已經占了李平安的大便宜!
雖說朱元璋返回江北的時候,也帶回了三萬大軍,但軍隊素養其實參差不齊。
大多數兵員的戰斗力,只能勉強和義軍民兵相比擬。
真正精銳披甲戰士,只不過數千人而已!
李善長搖頭嘆氣道:“大帥如此受李平安迷惑,實乃我等之禍事!”
“未來禍起蕭墻,大帥勿謂言之不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