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陳若靈開口說道,臉上帶著幾分難色:“多謝皇相令大人好意,可是家妹的性格,既然幾年前她不愿意嫁給圣上,如今我擔心她還是一樣的態度!”她的聲音輕柔卻難掩顧慮,指尖微微攥著衣角。
李梟鼻腔里發出一聲冷哼,眼神陡然一沉,帶著不容置喙的威壓質問道:“夫人的意思是以為寡人是在和你們商量嗎?”
夫婦二人交換了一個為難的眼神,鄧陽端連忙上前一步,拱手作揖,試圖緩和氣氛:“皇相令大人,這王淑妃畢竟已經為圣上生下了龍種,按照太后生前的意思,應該封她為后,可是如今……”話未說完,便垂首等待回應。
“王淑妃的娘家人在朝中無權無勢,怎能與你們鄧家相比呢?”李梟打斷他的話,語氣帶著幾分輕蔑,“寡人相信你家妹妹是個明事理的人,為了社稷和百姓,身為開國功臣的后代,她應該知道如何選擇。等她回來了,寡人要親自見她!”最后幾個字說得斬釘截鐵。
此時,政德殿內燭火搖曳,殿梁上的盤龍雕飾在陰影里若隱若現。
李文舉快步走入殿中,跪地叩拜:“臣李文舉參見朝皇,萬歲萬萬歲!”
“快快請起!”李建國的語氣帶著幾分急切,抬手示意他起身。
“朝皇!”李文舉起身之后,從袖中取出一份奏折,雙手奉上,“啟稟朝皇,這是皇相令親自寫的奏折,讓臣親自呈給您!”
李建國趕緊起身走到文舉身旁,接過奏折展開,眉頭微蹙,指尖在奏折上輕輕點了點。李文舉在一旁躬身侍立,客氣地詢問道:“朝皇,請問奏折上寫了什么?”
李建國沒有回答,只是神情露出復雜之色,指尖緩緩卷著奏折的邊角,隨后將其交還給文舉……
數日后,鄧澧回京,在兄嫂的囑咐和安排下,與清郡王一同去見李梟。茶室里茶香裊裊,二人相對而坐,鄧澧端坐在那里,指尖無意識地絞著袖口,眉宇間藏著一絲抗拒。
李梟先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語氣放緩了些:“鄧澧賢侄呀,這幾年來你受苦了!”一邊說話,一邊提起茶壺,沸水注入茶杯的動作帶著刻意的親和。
鄧澧垂著眼簾,語氣卻透著不容動搖的堅持,十分恭敬地回道:“多謝皇相令大人關心,只是我既然選擇了他,這些苦也是我應受的!”
李梟小抿一口茶,目光在她臉上停頓片刻,逐漸轉入正題:“如今大夏后宮之位懸缺已久,以鄧澧賢侄的美貌和氣質,這位置非你莫屬!”
鄧澧聽了這話,握著茶杯的手指猛地收緊,杯沿在掌心硌出淺淺的紅痕,她頓時猶豫了,沒有直說,只是含糊地回答:“可是您應該知道我內心的想法!”
李梟冷哼一聲,語氣瞬間冷硬下來:“你身為開國功臣的家人,就該把個人感受放在后面。寡人好心勸你,也是希望你們能與寡人、與圣上一同共富貴。可若是你們不知好歹,到時候寡人對鄧家下手,可就于心不忍了。所以,你又何必為一時沖動的選擇,給自家人找麻煩呢?”
李梟說完,鄧澧端起茶杯的手微微顫抖,溫熱的茶水也無法熨帖她冰涼的心,只能低頭一口口喝著,借此掩飾眼底的慌亂,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當天夜里,南相府的正堂還亮著一盞孤燈。鄧澧回到府中,剛踏入門檻,淚水便再也忍不住滾落下來。鄧陽端見妹妹雙目通紅,臉上還掛著淚痕,心里也不好受,連忙起身問道:“妹妹,你怎么了?”
鄧澧喘息著,胸口劇烈起伏,哽咽道:“大哥,為了我們鄧家人的安危,我同意嫁給圣上……”說完,不等大哥回應,便捂著臉,強忍著哽咽轉身跑出正堂,踉蹌的身影消失在回廊盡頭。
三日后,太極殿早朝,殿外的晨霧尚未散盡,殿內已肅然一片。
李建國坐在龍椅上,聲音透過大殿傳到每個角落:“諸位愛卿,鄧南相妹妹出嫁之后的遭遇,想必你們或多或少都有耳聞。如今鄧澧已經為自己死去的夫君守孝三月并回到了京城,這幾日,順收到不少折子,懇請順迎娶鄧相之妹為后。既然鄧相之妹的原夫負了她,那順就削去其原夫的一切官職和尊號,與鄧相之妹結緣,擇日舉行封后大典!”
這話一出,趙毅幾乎是踉蹌著從朝班中站出來,“噗通”一聲跪在地上,高呼:“不可!萬萬不可!求朝皇收回成命!”——這正是李梟故意安排的。
趙毅臉上堆滿“忠君為國”的懇切,朗聲道:“鄧相之妹已出嫁數年,恐怕早已不是處子之身。朝皇若是迎娶她,將來寫入史書,恐怕會被后人貽笑大方。況且王淑妃已為朝皇生下長子,按照太后生前的意思,理應加封為后,請朝皇三思!”
隨后,幾名不知名的大臣也紛紛出列,跪地附議:“臣等同意趙西相所言,請朝皇三思!”
這時,李梟從朝班之首跨步而出,目光如刀掃過眾臣,沉聲道:“王淑妃的父親當年身為禮部侍郎,在朝廷上出言不遜,圣上賜死他后,還保留了他的官職,也未將王淑妃打入冷宮。如今她不過是給圣上生下一個庶子,就想竊據后位了?”說著,他朝殿外打了個手勢,門外的御林軍立刻齊步上前,手中鐵槍“哐當”一聲整齊地頓在地上,槍尖寒光閃爍。
朝中不少大臣見狀,臉色微變,不少人下意識地縮了縮脖子,殿內的氣氛瞬間凝固。李梟繼續說道,聲調陡然拔高:“鄧相之妹年少好學,德才兼備。既然她的原夫因品行不端而早亡,而圣上無論繼位前后都素有賢名,她為何不能嫁與圣上?至于你們說的‘不是處子之身’——我大夏民風開放,遠非前朝可比。當年瀟太后的第一任丈夫,不也不是太祖圣武帝嗎?難道你們還要拋開長陵祖制,去指責太祖圣武帝不成?”
百官被他的氣勢震懾,連忙伏首:“臣等不敢!”
李建國也趕緊順著話頭說道:“諸位愛卿不必多慮,朕迎娶鄧相之妹乃是承應天意,不會在意這些小節!”
李梟聽了這話,頓時瞪大了眼睛,厲聲道:“怎么?圣上都已發話,你們還不跪地行禮?還有沒有君臣之禮?”
文武百官無奈,只好齊刷刷地跪地叩首,山呼:“臣等恭喜朝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后,李梟一揮手,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退朝!”
百官相繼起身,低著頭魚貫而出。待殿內空無一人后,李梟轉頭看向李建國,后者故意垂下眼瞼,露出幾分畏懼之色。
李梟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手指重重地按了按,說道:“寡人幫你得到了你心心念念的女子,很快你們就要成婚了。不過鄧相之妹可從來沒喜歡過你,剛才趙西相所言也并非無道理——將來史冊上會記載,弘正一朝的君主娶了一個非處子之女。你說,你該高興,還是該難過呢?”
言罷,他發出一陣低沉的譏諷笑聲,轉身拂袖而去,玄色袍角掃過地磚,留下一串冷硬的腳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