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御院墾荒

  • 大明皇長孫1615
  • 凡人小飛
  • 3732字
  • 2025-03-23 08:47:13

格物初興(1616年四月)

順天府貢院外的槐花,落滿青石板,宋應(yīng)星攥著李天啟給的“格物社“腰牌,在落第舉子間逡巡。

在京師考舉的至少有千人,大部分人落榜,一部分財力足的土坤子弟會游學(xué)各地,但身無分文者也不少。

寒窗苦讀多年,本來想出人頭地,可惜現(xiàn)實是很殘酷的。

春寒料峭中,一個穿補丁青衫的青年正蹲在墻角,用炭筆在青磚上推演幾何題,腳邊散落著《天工開物》殘頁。

此時不回家,偏偏選擇此地寫畫,也許想認識志同之人,喜歡算術(shù),但靠它吃飯?

好像暫時不行。

任何一個行業(yè),人才會不會爆發(fā)?取決于有沒有上升通道,之后回報豐厚?

不論是錢,還是名!

“兄臺可是松江府徐氏子弟?“

宋應(yīng)星注意到青年袖口的徐家紋章,松江徐氏也算是名門望族,為什么他這么寒酸?

“正是徐孚遠。“

青年抬頭時,眼尾還帶著淚痕,神情落莫,他身上僅僅有二兩銀子了!

“家父說我八股文風(fēng)不正,連考三屆不中,不是讀書的料...“

“大明徐階之后?”

“慚愧!!!”

“可愿學(xué)算學(xué)?“

宋應(yīng)星展開《算術(shù)啟蒙》,“

皇長孫殿下正在宣武門設(shè)壇講學(xué),能解此題者...“

話音未落,人群中突然有人高呼:

“妖書妖人在此!“

“撕了妖書。”

“啊!!干什么?”

“打人了。”

幾個戴方巾的舉人沖過來撕扯書頁,宋應(yīng)星懷中的黃銅量器滾落在地。

“你們還是文人士子嗎?”

“怎么如此無禮?”

“此書妖言惑眾,燒了它!”

“且慢!“

一隊東宮侍衛(wèi)扯開了眾人。

“別鬧了,這里乃京師重地,再鬧送衙門處置。”

“哼!”

眾人散開。

李天啟帶著徐應(yīng)元從馬車下來,袖中滑出《幾何原本》,扶起嘴唇出血的徐孚遠。

“徐公子若能證出勾股定理,本殿下保薦你入欽天監(jiān)。“

徐孚遠盯著少年腰間的玻璃棱鏡,突然想起祖父徐階說過的“神童現(xiàn)世“傳言,難道是傳說是真的。

他蘸著槐花蜜在青磚上畫了三個直角三角形:

“斜邊平方等于兩直角邊平方之和...”

然后一步一步的開始拆解證明。

“也是勾三股四弦五的擴展。“

圍觀人群發(fā)出驚呼,李天啟當(dāng)眾將徐孚遠扶起,然后轉(zhuǎn)身對眾學(xué)說:

“我,皇長孫朱由校,即日起,宣武門每月初九設(shè)格物講武堂,凡通算術(shù)、懂器械者皆可入社。

同時,我已向皇爺爺請令,明年開始,增算術(shù)格物科舉考試,優(yōu)秀者可成舉人,進士。“

“什么?不可能吧?騙人!”

“儒學(xué)才是正道,那算術(shù)格物也太粗俗了。”

“兄臺,你如此說,當(dāng)年孔明夫人黃月英精通器械之術(shù)也是旁門左道?”

“現(xiàn)在不是戰(zhàn)亂時候,國學(xué)才是正統(tǒng),我們應(yīng)學(xué)治國理政。”

“遼東蒙古邊患未除,說什么無戰(zhàn)?”

“反正我反對!”

“你反對?怕是你不愿學(xué)?”

“哼!”

當(dāng)晚,李天啟在西直門外的破廟里召見首批十二名社員。

燭火下,徐孚遠正在調(diào)試自制的象限儀,另一個叫孫元化的青年在演示虹吸裝置,對于農(nóng)業(yè)灌溉有用。

“這是《農(nóng)政全書》最新修訂版。“

李天啟抖開油布包裹的活字印刷本,“孫公子可懂水利?“

“略通一二。“

孫元化展開松江府水網(wǎng)圖,“但按古法開渠,每里誤差有點大...“

“用這根水準儀。“李天啟遞過銅管,“內(nèi)裝酒精與氣泡,可測水平。“

他忽然壓低聲音,“三個月后,我要在昌平建皇家農(nóng)場,需你們暗中測繪畿輔之地,將來戰(zhàn)事一起,我們可以繪等高線軍事地圖。“

社員們正興奮間,窗外突然傳來梆子聲。

徐應(yīng)元推開窗,見魏忠賢的轎子停在巷口,轎簾縫隙里露出半張東廠密探的臉。

“徐大伴,去看一下,魏公公有何事?”

一刻鐘之后徐應(yīng)元拿著一份信紙回來了。

“魏公公送來的賀禮。“

徐應(yīng)元將名單塞給李天啟,“鄭貴妃在通州糧道安插了眼線。“

少年摩挲著名單上的朱砂印記,突然想起前世心血來潮時學(xué)過的《齊民要術(shù)》。

他蘸著松煙墨在名單背面寫下“輪作制“與“壟作法“,“告訴魏公公,我要的不是眼線,是山東饑民的性命。“

山東災(zāi)荒是天災(zāi)也是人禍,山東孔家。。。哼哼哼,道貌岸然之徒,不知有多少田產(chǎn)糧食,又救了幾許災(zāi)民?

千年之前孔子活過來,估計是會被氣死的。

御苑墾荒(1616年五月)

紫禁城西北角的長春宮雜草叢生,李天啟帶著朱由檢和朱微娟推開宮門。

梅娘扶著咳嗽不止的公主,看著滿地瓦礫皺眉:“殿下要在此種菜?“

“這是皇家實驗田。“

李天啟展開《農(nóng)政全書》新繪的田畝圖,

“用西洋玻璃溫室育秧,再移植到昌平。“

他忽然指向墻角的老太監(jiān),“王伴伴,你可記得太祖皇帝的《御制農(nóng)書》?“

正在掃落葉的王承恩回道:“老奴在尚膳監(jiān)時,曾隨劉若愚大人...“

“即日起,你領(lǐng)三十名老太監(jiān)、二十名退休宮娥在此墾荒。“

李天啟將銅鑰匙交給他,“這是徐光啟大人送的曲轅犁改良圖紙,還有...“

他從懷中掏出玻璃罐,“這是提煉的骨粉磷肥,每畝撒三斤,肥料我配好送來。“

朱微娟突然蹲在地上,用樹枝在腐葉土上畫小鴨子:“哥哥,這土能種金桔嗎?“

“能種比金桔更甜的作物。“

李天啟指著天際,“等農(nóng)場建成,我們要讓全天下的孩子都有糖吃。“

甜菜,北方應(yīng)該是有吧,雖然是種不了甘蔗。

正說著,徐應(yīng)元匆匆趕來:“殿下,通州漕運總督求見,說有三船糧食霉爛...“

“帶他去看實驗田。“

糟運總督應(yīng)該是李三才吧?有人說壞,有人說好。

李天啟將《京師布防圖》塞進朱由檢懷中,“阿弟,把這個藏到凈房暗格,千萬不讓壞人見到。“

“哥,我明白!”

少年轉(zhuǎn)身時,袖口滑落幾粒玉米種子,落在土里,——這是他用火藥配方從傳教士那里換來的。

他蹲下身將種子埋進腐葉土,忽然聽見宮墻外傳來自鳴鐘報時聲。

“當(dāng)。當(dāng)。當(dāng)!”

萬歷四十四年的春天,紫禁城的琉璃瓦上第一次飄起稻香。

李天啟站在長春宮廢墟上,看著王承恩指揮老太監(jiān)們搭建玻璃溫室。

遠處,魏忠賢的轎子停在神武門,轎簾里露出半卷《火攻挈要》。

“啟稟殿下,“徐應(yīng)元捧著新制的銅質(zhì)溫度計跑來,“宋先生說格物社已能批量生產(chǎn)玻璃器皿。“

“很好,我要把西洋的東西打成白菜價,讓他們知道中華科技的力量。“

李天啟展開簡體字版《算術(shù)啟蒙》,“下一步,我們要讓全大明的孩童都能看懂這些字,他們不要十年寒窗,只需三個春天。“

他望向北方天際,仿佛看見三十年后的山河——如果歷史注定要改寫,那就從這粒玉米種子開始,它會結(jié)根,長芽,破土,迎接光明的太陽。

長春宮的玻璃溫室在六月的驕陽下折射出七彩光暈,朱由檢踮著腳往溫室內(nèi)張望,鼻尖蹭上水珠凝成的霧氣。

五歲的少年正用炭筆在羊皮紙上勾勒奇怪的裝置——三個同心圓套著齒輪,標注著“神機營改良連弩“。

“阿弟又在畫殺人的東西。“

唉,培養(yǎng)歪了么?

朱微娟晃著羊角辮湊過來,手里攥著半朵染色的月季花,“不如幫我想想怎么讓這些花開得像晚霞一樣。“

她把花瓣浸進陶罐里,紫色汁液突然泛起熒光。

李天啟正在調(diào)試自制的望遠鏡,鏡筒里晃動著紫禁城的飛檐。

他放下儀器,看著妹妹裙擺上沾著的藍靛:“這是用紫甘藍汁加明礬染的?“

“哥哥好厲害哦!我都弄了好久好久!!!“

朱微娟眼睛發(fā)亮,“我發(fā)現(xiàn)不同草木灰能調(diào)出不同顏色,昨天還試著給小鴨子染色,結(jié)果它變成綠色的了!“

朱由檢突然指著窗外:

“快看!“

一只綠頭鴨正搖搖擺擺走過實驗田,羽毛泛著詭異的熒光。

“哈哈哈!!!!!”

“咯咯咯!!!!!”

三兄妹笑得前仰后合,驚飛了槐樹上的烏鴉。

“殿下,昌平急報!“

“什么事?”

徐應(yīng)元氣喘吁吁跑來,“山東災(zāi)民開始啃樹皮了。“

笑聲戛然而止。

李天啟展開《山東輿圖》,朱由檢的手指突然停在泰山腳下:“哥,這里有條廢棄的古河道,或許可以...“

“用虹吸裝置引汶水入濟水?“

李天啟眼睛一亮,“不過需要精確的地形測繪...“

“我有辦法!“

朱微娟從繡囊里掏出個小銅球,“這是根據(jù),那個渾天個什么儀做的地。地什么儀,轉(zhuǎn)動齒輪能顯示等高,線。“

她轉(zhuǎn)動機關(guān),球體表面浮現(xiàn)出立體的山川河流。

“妙極!太棒了!!!“

李天啟將銅球按在地圖上,

“阿弟負責(zé)設(shè)計水利工事,微娟記錄水位數(shù)據(jù),我去說服工部撥糧。“

深夜的文華殿,李天啟將《山東水利疏》拍在御案上:

“皇爺爺,孫兒愿立軍令狀,三個月內(nèi)讓災(zāi)民吃上紅薯。“

“咳咳咳。”

萬歷皇帝咳嗽著翻看奏章,老花眼突然被朱微娟手繪的水利示意圖吸引——少女用彩色礦物顏料畫的河道,在燭火下竟有立體效果。

“好個'立體丹青'!“老皇帝撫掌大笑,“準奏!不過,警惕點,山東有。“

“孫兒知曉,山東有孔家,孫兒有分寸。”

三日后,通州碼頭。朱由檢指揮著改裝的福船,船底暗藏孫元化設(shè)計的螺旋槳。

朱微娟蹲在甲板上,用蜂蠟給測量竹筒封口:“哥,這樣就不會漏水了。“

李天啟將玉米種子埋進特制的陶甕:“記住,遇到風(fēng)浪就把這些甕拋入水中,它們會自動漂浮。“

突然,岸邊傳來鼓噪。

魏忠賢帶著東廠番子圍住碼頭:“老奴奉旨查驗違禁器械。“

朱由檢握緊腰間的新式火銃,朱微娟悄悄將信號煙花藏進袖中。

李天啟卻笑著打開木箱:“魏公公請看,這是獻給皇上的祥瑞——會發(fā)光的鴨子。“

綠頭鴨撲棱著翅膀飛出箱子,熒光羽毛在暮色中劃出詭異軌跡。圍觀百姓驚呼“仙禽現(xiàn)世“,魏忠賢的臉色比夜色還黑。

船離岸時,朱微娟望著京城的燈火,忽然輕聲說:“要是能把星星裝在燈籠里就好了。“

李天啟望著星空,想起前世學(xué)過的電燈原理:“會有的,等我們造出比螢火蟲更亮的光。“

朱由檢摸著新式火銃的扳機,突然說:“哥,我想造一種能連發(fā)十彈的神機銃。“

“準!“李天啟大笑,“不過先把山東的水患解決了再說。“

信王,如果變成熱火力部隊兵工廠的工程師,那是個什么形象?

呵呵呵,要不讓他也跟著上戰(zhàn)場,當(dāng)個大將軍?

對,把東邊那個扶桑國打下來,聽說那里金礦和銀礦不少啊!

月光下,三兄妹的影子在甲板上拉得很長。遠處傳來夜梟的啼鳴,卻掩不住少年們討論新發(fā)明的聲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留县| 正定县| 沿河| 汪清县| 闻喜县| 兴业县| 永吉县| 昂仁县| 江阴市| 都匀市| 泽普县| 辉县市| 黄骅市| 深圳市| 手机| 永丰县| 台中县| 洮南市| 定陶县| 加查县| 永川市| 兴安盟| 淮安市| 商城县| 宜良县| 昭通市| 华坪县| 丹凤县| 府谷县| 沙雅县| 乐东| 石景山区| 洛浦县| 封开县| 广昌县| 微山县| 讷河市| 张家川| 若尔盖县| 漳平市| 神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