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與姚廣崇皆被沈煉所殺的消息,迅速傳遍后金全軍。
軍心已亂,潰敗在即。
關鍵是這個消息,傳到了后金的都城盛京當中。
穩坐在宮殿的皇太極,神色上也顯現出慌亂。
“怎么可能!”
“他們倆怎么可能會死!”
“國師不是說,他有著絕對的把握讓沈煉赴死的嗎!”
的確,這話,姚廣崇說過。
絕對把握是絕對把握,但不代表他就真的能殺死沈煉。
一對一的狀況下。
沈煉不會敗給任何人。
皇太極不敢相信,但前線傳回來的戰報,卻讓他不得不相信這個事實。
此二人的尸體,被懸掛在寧遠城的城墻之上。
寧愿戰場,攏共數十萬后金大軍群龍無首,而且六十萬明軍陸續抵達寧遠。
錦州一線,還有一支部隊出現,徹底攔住后金大軍的退路。
這是開戰之前,沈煉的另外一手布置。
讓鄭芝龍從丹東登陸,在錦州和遼陽之間,迅速構建起了一道戰線。
徹底聚殲后金大軍!
連續三日,送到盛京的戰報越來越少,后金勇士死的越來越多。
即便有戰報,也都是些慘敗戰報。
沈煉御駕親征,勢如破竹。
于第四日抵達遼陽,而鎮守遼陽的是三大貝勒。
他們早前被卸下權柄,依照姚廣崇的布置,被派往遼陽鎮守。
原本以為,這是守護后金最有力的一道屏障,可在沈煉親率的大軍面前,脆的就跟一張薄紙一樣。
三大貝勒盡數被殺。
城中余下的七萬守軍,也被沈煉下令全部殲滅,一個不留。
原因很簡單。
自從萬歷年間開始,后金不斷劫掠屠戮大明北境百姓,自然要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沈煉早已明說。
御駕親征,就是奔著亡國滅種去的,而不是宣揚什么大國風范,仁義之師。
遼陽一戰后,后金大勢已去。
盛京中所存在的軍力,亦是不足十萬之眾,并且軍械、糧草、火器都十分匱乏。
根本不可能與八十萬大軍相抗衡。
直到明軍兵臨城下,皇太極出面請和,跪在沈煉的面前,將大金玉璽奉上。
“朕已經打到這里了,你才跑出來說要求和?”
求和,無異于投降。
看著猶如鋼鐵洪流般的明軍,皇太極原來的氣勢已經隨風消逝。
他不知該說什么。
沈煉拔出腰間繡春刀。
二話不說,便使其人頭落地。
現在就只剩下最后一個隱患與阻礙了。
朱由檢!
偌大的盛京皇宮當中,朱由檢就像是發瘋了般,拿著一把長刀四處揮砍。
凡是只要出現在他視線之內的人。
皆被砍殺……
沈煉對盛京采取的措施也很簡單,屠城。
凡是后金軍民,一律一視同仁。
明軍入城之后,這座城池,仿若化作了血海一般。
沈煉直奔皇宮。
恰好看到朱由檢發狂的一幕。
正好二人四目相對,沈煉微微一笑,譏諷道:“崇禎帝,好久不見,你比在行宮中要英武很多呢。”
“沈煉……你……你不要亂來!”
“朕是大明皇帝!”
“你不能殺朕!”
沈煉臉上依舊帶著笑容,一步一步逼近,朱由檢嚇得跌倒在地。
直到,沈煉伸出手,揪住他的頭發質問道:“你給皇太極書寫禪位詔書的時候,怎么沒想到你是大明皇帝?”
“崇禎帝,大明十六個皇帝,現在算上朕是第十七個?!?
“偏偏出了你這個敗類!”
“放心,朕不會殺你,朕會帶你回順天,在太廟里,當著太祖靈位的面再宰了你!”
——
三日后。
沈煉下旨,留李子染鎮守沈陽,改任孫傳庭為薊遼巡撫,留下三十萬重兵于此。
隨即,率余下大軍班師返京。
沿途之大明臣民,無不夾道歡賀。
京城內外,更是敲鑼打鼓,喜氣沖天。
沈煉一路返回紫禁城,也將朱由檢給帶了進去,徑直奔向太廟。
除了太祖朱元璋外,其余皇帝的靈位都已經消失。
朱由檢其實不怕死,但看到這道靈位,內心的屈辱與恐懼到達了極限。
沈煉強行讓他的視線對準太祖靈位。
“崇禎帝,你看好了,不要眨眼?!?
“馬上朕就送你去見太祖高皇帝!”
太廟當中,一道寒光閃過。
咚咚咚的聲音響起。
太廟外,文武百官皆在目睹。
朱由檢的腦袋滾落到了一處墻腳,沈煉臉上還沾著他的血液。
群臣皆是身體有些發抖。
他們從未見過如此暴戾的沈煉。
沈煉看向沈攸之,吩咐道:“將這廢物的腦袋和尸身縫好,隨便找個地方埋了,別讓他玷污大明的國運!”
“臣遵旨!”沈攸之說。
如今,后金覆滅,草原部落重新恢復到一盤散沙的狀態。
身處沈陽的李子染以及薊遼巡撫孫傳庭,協力開始對草原部落進行清剿。
——
神乾二年,除去那些不愿徹底臣服的部落被剿滅外,余下部落俯首陳臣,草原之患從根本上杜絕。
神乾三年,沈煉下旨,命李自成前往南方,徹底毀去土司制度,并收復交趾,恢復明宣宗朱瞻基廢除的交趾布政司。
同年,鄭芝龍攻打朝鮮,生擒朝鮮國王,取消藩屬國關系,改為領土從屬關系,并駐軍五萬,同時掃清倭寇之患,大明東南一帶再無憂慮。
神乾五年,荷蘭人率艦隊攻打臺灣,遭大明海務艦隊圍剿,全軍覆沒。
神乾六年,草原部落密謀再次反叛,沈煉再度親征,一路打到狼居胥山,封狼居胥!
至此,大明內陸版圖到達巔峰,正是因此導致世界爭霸提前開始。
北邊的羅曼諾夫王朝,也就是后世的俄羅斯帝國,意欲爭奪朝鮮控制權,于六月份侵入奴兒干都司,遭到明軍挫敗,鎩羽而歸。
大明之名號,由此宣揚世界!
——
神乾六年,臘月三十,沈煉難得清閑,來到后花園中,看著一群小孩嘰嘰喳喳。
那些紅顏知己們,則在旁邊圍爐煮茶,而她們臉上多了些歲月的斑駁。
陳圓圓看向沈煉,俏臉上露出一抹溫柔笑容。
“夫君,年夜飯正在做呢,先來陪著我們喝口茶?!?
沈煉直覺恍如隔世,鬼使神差般的點了點頭。
“好!”
——
本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