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野有遺賢
- 水滸之我乃人間太歲神
- 半囚居主人
- 2044字
- 2025-06-19 23:07:58
青龍軍駐扎東平府,魯智深為了練兵,在離城十里處,辟了一處依山傍水的所在,扎下營來。
平日里城內只駐扎一千人馬守城,五日換一次。
武松、林沖帶著騎兵,趕至青龍軍大營時,已近黃昏。
智深得了信,早與眾將在營門外迎候。
遠遠瞧見騎兵黑壓壓地撲將過來,智深嘖舌,“了不得,了不得!灑家當年在西北也沒見過這般雄軍。”
他也曾幫著武松練過數(shù)月騎兵,受限于裝備及練兵之法,當時的騎兵和現(xiàn)在的比起來,簡直有若云泥。
一千騎兵在營前下馬,甲葉子相撞,鏗然有聲。
智深領眾人上前見禮。
禮畢,他哈哈笑道:“有此強軍,天下之大,哪里去不得。”
武松與阮小七等點點頭,上前攜住智深的手,說道:“半月不見,大哥消瘦了許多。”
“如今我齊國治下,上下一心,生民樂業(yè),灑家掉幾斤肉值什么?”
“大哥最近看的什么書?怎也打起官腔來了?”
阮小七笑著插話,“上柱國正學古人呢?總和我們說什么吳下阿蒙的典故。”
“去去去,少來聒噪!”魯智深有些尷尬地撓撓頭,“灑家大字不識幾個,近來主簿匯報軍中賬目,因我不識字的緣故,鬧出不少誤會,差點冤屈了好人。胡亂看些書,略識得幾個字就好,省得他們笑話。”
說著話智深引武松檢視軍容,入營來只見營盤整齊,旗幟鮮明,士卒來往穿梭巡邏,無絲毫懈怠。
武松贊道:“大哥練得好兵。”
“不值當什么?老卒還過得去,新兵只憑一腔血勇,上了戰(zhàn)場不尿褲子就算好了,濟不得甚事。”
“已經難能可貴了。”
一行人進了中軍大帳,武松揮手屏退左右,只留下統(tǒng)領以上將領,再令石秀親自到帳外值守。
這才開口將晁蓋示警一事說與眾人知曉,“想來應是會盟之事走漏了消息,朝廷打算將計就計,將我們一網打盡。只是如此我倒是不怕,就怕梁山兵馬趁我不在時,也發(fā)兵來打,須得小心戒備才行。”
魯智深沉吟道:“依灑家看這會盟不去也罷。真要去時,二郎把這一千騎兵帶上……唔,還是不妥當,須得花榮賢弟陳兵邊境,方保萬無一失。
家里你不需擔憂,灑家坐鎮(zhèn)東平府,楊志兄弟領軍駐扎陽谷縣,欒教頭駐扎東昌府。梁山兵馬不來便罷,只要他來,灑家便讓他們有來無回。”
武松點點頭,道:“大哥所言,大致不差,容我與幾位軍師商議之后再做決斷。”
阮小七聽得心癢難耐,說道:“四王會盟這等大事,小弟想跟著大王去見識見識,望中將軍恩準。”
魯智深“嗯”了一聲,說道:“灑家要攔著你,你豈不埋怨我?去吧,去吧,只是須得小心,二郎若有什么閃失,灑家唯你是問。”
阮小七喜不自禁,沖著石秀擠眉弄眼,惹得眾人皆笑。
林沖道:“這一次我與三娘與大王一同去,必保大王無礙。”
武松又將劉唐介紹給魯智深,劉唐當即拜見中將軍,魯智深將他扶起,道:“打東昌府時就知你勇猛,既來了灑家軍中,便不要拘束。只一條:二郎軍紀甚嚴,莫要輕犯了。”
劉唐拱手遵命。又與魯智深麾下史進、毆鵬兩個相見。
又談了一陣,武松辭別智深,連夜趕回東平府。
一路緩轡徐行,鐵騎緊跟其后,似一道洪流,可上千人的軍隊,只聽得馬蹄噠噠和甲胄鐵葉子摩擦聲響,并無半點士卒喧鬧之聲。
使武松又對這支騎兵高看了兩分。
當時明月在天,清風徐來。似有人于夜里高歌,聲音散入風里,隱隱約約聽不太分明。
“是誰在夜里高歌?”
武松一抬手,身后鐵軍不消片刻就停了下來,只偶爾有戰(zhàn)馬嘶鳴幾聲,或打個響鼻。
側耳細聽,斷斷續(xù)續(xù)聽到有人唱,“……伊呂兩衰翁,歷遍窮通。一為釣叟一耕傭。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湯武偶相逢,風虎云龍。興王只在談笑中……”
石秀掣刀在手,皺眉說道:“不知哪個在裝神弄鬼,我去為主公擒來。”
武松忙止住,道:“不可造次!這首浪淘沙令是王荊公的大作,此地必有大賢。”
“小七、石秀你們兩個隨我來,麻煩林教頭伉儷在此等候。”
四個親衛(wèi)提著燈籠在頭前探路,身后還有十幾名親衛(wèi)相隨,直將武松等三人護在中間。
沿著山僻小徑行了數(shù)十步,面前有一條溪水,蜿蜒曲折,溪流自山岡而下,周邊林木疏密有致,在明月下顯得分外妖嬈。
歌聲愈發(fā)清晰起來,武松駐足聽了一陣,聽那詞唱道:“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
武松緊走幾步,越過花障,只見正面是三間茅草屋,木柵欄圍住一塊場圃。
場圃之中,擺著一張木桌,上面杯盤狼藉,一人踞坐在凳子上,敲碗而歌。
只一個側面便能看出其容貌軒昂,豐姿俊爽。他頭戴逍遙巾,身穿皂布袍,瞧見武松等人也只斜瞥一眼,漫不經心說道:
“客來得不湊巧,家中余米已在我腹中矣。”
武松長揖一禮,“在下武松,敢問先生高姓大名?”
那人聽得“武松”兩個字,霍的起身,連鞋都忘了穿,恭敬回禮。
“小可得大王庇佑,方能衣食無憂,卻如此不知禮數(shù)。該死!該死!”
轉身瞧見桌上殘羹冷炙,大失待客之道,忙回頭沖屋內喊道:“一到天黑,躺倒就睡,也不知收拾收拾。這般蠢懶,明日就休了你。”
回頭又對武松笑道:“花了兩貫錢買來的渾家,貪吃好睡,與犬豕一般。”
他一時疾言厲色,一時滿面春風。變臉之快,令人瞠目結舌。
武松本以為野有遺賢,正欲效劉皇叔行三顧茅廬之舉,卻被這一幕弄得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