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動口不如動手
- 穿越重生:我不是主角
- 山中漁佬
- 2064字
- 2025-03-30 15:36:13
張純良麻了,看了看干煎黑水妖蛇肉又看了看老艄公。
這老東西肯定是故意的!
一碼歸一碼,張純良自然不會因為老艄公的一個故事就懷疑人家別有用心,為了幾條大補的黑水妖蛇,犯不著吧!
再說了!這老艄公看上去年歲也不小了,吃這黑水妖蛇頂多是解解饞,要想真發揮什么神奇的功效恐怕是不大可能了……吧?
老艄公看了看張純良,然后將目光投向劉崇如。
“呵呵!劉先生,你我手談一局如何?”
“能得前輩指點,學生求之不得!”劉崇如躬身一禮,然后坐到了老艄公對面。
毫無意外,張純良變成了小艄公,一邊慢悠悠地撐著船一邊聽著二人的談話,他們談論的大多是如今的天下局勢,張純良不感興趣,至于棋盤上的東西他又看不懂。
聽也聽不懂,看也看不明白,張純良干脆將目光投向遼闊的清水河面,水面平靜,點點薄霧升騰而起,偶爾還有魚兒從水中躍起,濺起陣陣水花。或許是很久都沒有享受過這樣的寧靜,張純良有些出神,看得久了竟然有了一絲人間仙境的感覺。
船頭的爭執聲打破了這份寧靜,循聲看去,就見原本還在一邊下棋一邊聊天的二人不知何時已經停了下來,老艄公怒目圓睜,一副一言不合就要動手的樣子,劉崇如則一臉淡然。
最終,老艄公憤然離席朝著船尾走了過來,張純良縮了縮脖子,好家伙!這是氣得不輕啊!
“哼!豎子不足以為謀!要不是有那點情分,老夫懶得廢話!”
“呃……前輩!您這是……”
“罷了!小子!你記住了!不要輕易與人論道!”
這話,張純良不知道該怎么接也不敢接,只能點頭應是。
因為有了這次不愉快的經歷,接下來的時間里船上的氣氛很壓抑,一直到船靠岸老艄公都沒再說話。
劉崇如跳上碼頭朝著艄公躬身一禮:“多謝前輩指點!晚輩獲益良多,若有不敬之處還請前輩見諒!”
“哼!”
張純良也朝著老人抱了抱拳道別道:“前輩!江湖路遠有緣再會!”
“嗯!記住!能動手的千萬別動嘴!”
老人說完,一撐竹篙,小船如離弦之箭在水面劃出長長一條水線快速遠去。看著漸漸消失在水面上的小船,劉崇如搖頭嘆息。
“早知道如此,就不跟他論道了,這下連情分都沒了,實在是不劃算吶!”
“劉先生學富五車,那位前輩雖然修為高深,但在論道方面自然是比不過先生的。”在張純良看來那老家伙一個修仙的找劉崇如一個讀書的論道,這不純粹自己找不自在嗎?
在他的理解中,所謂論道,就是一群閑著沒事做的人坐在那里就社會熱點事件發表自己的講解,大家各抒己見最后在博采眾長得出一個看似靠譜的結論。這種事情以前他經常做,吃著燒烤喝著啤酒聊著國際形勢,大家爭得面紅耳赤就好像那事跟自己有多大關系一樣。當然和諧的時候,比如論足道,其中妙處不足為外人道也!
“呵呵!并非如此!我與前輩只是道不同,他乃道修,追求的是無為之道,而我追求的則是的有為天地,二者并無高下之分,只有適用與否。唉!若是在別的地方相互之間可以謙讓,但涉及道,便沒有相讓一說。”因為論道場上贏了老艄公,劉崇如的心情很不錯所以跟張純良說的也就多了些。
張純良聽劉崇如這么一說頓時也明白老頭子為何那樣生氣了,一大把年紀了想著指點一下后輩,卻發現自己說不過人家,這要是換自己也生氣。
“我與前輩之間有舊,坐而論道沒有任何不妥,也無道爭,況且我們只是就事論事而已,離真正的論道還差得遠呢。前輩說得沒錯,今后你若是遇到了有人要與你論道,直接動手!”劉崇如對張純良很滿意,所以多提點幾句。
張純良對于論道還停留在燒烤攤喝酒吹牛皮的階段自然不覺得這有什么,頂多是說不過對方而已。劉崇如看穿了他的小心思再次開口說道:“你莫要小瞧了論道的兇險,我看你善使刀,若是我跟你說刀不如劍,劍有兩刃,輕巧靈便諸多修士都用劍,你當如何?”
“那我就與你比斗一番,你用劍我用刀看看是否如你所說。”
“我乃一介書生,不善刀劍,你勝了又如何?況且我既知不是你的對手又豈會與你比斗?所謂君子動口不動手,你這可不是君子所為!”
“那……依先生所言,我該怎么辦?難道還要與你好好辯一辯究竟是刀厲害還是劍厲害?”
“呵呵!那是當然!假若,刀是你的道,劍是我的道,你我不用武力決出二者的勝負,這便是論道。最終若是你輸了,那你就會覺得刀不如劍,你若是棄刀練劍期間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不可估量。這便是論道的兇險之處,當然,其中兇險還不止于此,以后你若是有機會見識到真正的論道就明白了。”
這不是自己理解的那種擼串吹牛皮,而是照著別人短處下手,就比如說別人短。
劉崇如看了看張純良,繼續說道:“好了,真正的論道那可是盛事,不說天下皆知最起碼那些大勢力是必須參與的,而且離你太遠,不必多想。”
張純良點點頭,這下總算是放心了,他還是比較喜歡簡單粗暴的武力輸出而不是論道那種言語輸出。想到這,張純良不由想起自己看過一個博主說修仙文為什么不寫論道,還說什么作者的水平不行寫不出論道的內容。
嗯,確實有道理!作者可能真的寫不出論道的內容。可你有沒有想過,會不會有一種可能就像劉崇如所說的那樣大家基本都不論道,要是論道的時候別人說你短還拿出某樓的藝術家提供的證據,你怎么辦?
還有更多的可能是像老艄公說的那樣,動口不如動手。
誰家好人動不動就論道啊!
當然,對于現在的劉崇如和張純良而言,他們要解決的正是動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