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抗戰壯歌
- 南洋烽煙
- 海樹子
- 7915字
- 2025-04-08 08:41:42
隨著抗戰的持續推進,中華大地深陷戰火的泥沼,國內物資運輸成為了決定抗戰勝負的關鍵環節。滇緬公路,這條蜿蜒于崇山峻嶺之間的戰略要道,肩負起了為抗戰輸送物資的重任。然而,路況復雜、環境惡劣的滇緬公路,急需大量熟練的司機和機修人員,而此時的國內,相關人才極度匱乏。
陳嘉庚在南洋聽聞此消息后,心急如焚。他深知,滇緬公路一旦因缺乏人力而陷入癱瘓,國內抗戰物資的補給將面臨嚴峻挑戰,這對正處于艱難抗戰時期的祖國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陳嘉庚坐立難安,在他那寬敞卻布置簡潔的辦公室里,來回踱步,眉頭緊鎖,眼神中滿是焦慮與擔憂。終于,他停下腳步,目光堅定,毅然決定在南洋招募機工回國,支援祖國抗戰。
他親自伏案撰寫招募啟事,一筆一劃,飽含著對祖國的深切關懷和對南洋僑胞的殷切期望。啟事上,他言辭懇切地寫道:“祖國在召喚,滇緬公路需要你們。那里雖充滿危險,炸彈隨時可能落下,道路崎嶇難行,每一次運輸都如同在鬼門關前徘徊,但那卻是我們報效祖國的戰場。每一位中華兒女,在這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都應挺身而出,為祖國的獨立和尊嚴而戰,為同胞們的生存和自由而拼搏。”寫完后,陳嘉庚拿起啟事,反復端詳,仿佛看到了無數南洋僑胞響應號召,奔赴祖國抗戰前線的畫面,心中涌起一絲欣慰,但更多的還是對未知困難的憂慮。
林國泰,彼時正在一家汽車修理廠工作。他身材矯健,面容堅毅,眼神中透著對機械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情。這一天,他像往常一樣忙碌在修理廠,滿身油污,雙手熟練地擺弄著汽車零件。休息時,他偶然看到了陳嘉庚發布的招募啟事,那充滿激情與使命感的文字,如同一把火炬,瞬間點燃了他心中的熱血。他的眼睛越睜越大,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內心深處仿佛有一個聲音在吶喊:“這就是我一直在等待的機會,我要為祖國出一份力!”
林國泰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放下手中的工具,簡單洗漱后,便朝著報名點奔去。報名點前人山人海,南洋各地的青年們懷著同樣的愛國熱情,紛紛趕來報名。林國泰擠過人群,終于站在了陳嘉庚面前。他略顯緊張,但眼神堅定地說道:“陳先生,我會修車,各種汽車故障我都能搞定,也能熟練駕駛車輛。讓我回國抗戰吧,我不怕危險,就想為祖國做點事!”
陳嘉庚抬起頭,仔細打量著林國泰。林國泰的眼神中的堅定和熱情卻讓陳嘉庚深感欣慰。他微笑著拍了拍林國泰的肩膀,說道:“好,此去艱難險阻,滇緬公路上危機四伏,日軍的轟炸隨時可能降臨,每一次運輸任務都是生死考驗。但祖國需要你這樣的人,我相信你定能肩負起使命。”
林國泰身旁,一位戴著眼鏡、身形略顯單薄的青年也說道:“陳先生,我雖然看著文弱,但我學的是機械工程,對車輛維修有一套,我也想為祖國出份力!”陳嘉庚看向他,點頭贊許:“好,有一技之長,在滇緬公路上都能派上大用場。”
林國泰聽后,胸膛一挺,大聲說道:“陳先生,您放心,我絕不退縮!咱們一起,一定能把物資安全送到前線!”周圍的青年們紛紛附和,斗志昂揚。
在陳嘉庚極具感染力的號召下,南洋各地的青年們紛紛響應。一時間,報名點熱鬧非凡,人們踴躍報名,懷著對祖國的深厚情感和對侵略者的滿腔怒火,渴望奔赴抗戰前線。短短時間內,就有三千多名南洋機工報名回國。他們來自不同的行業,有的是熟練的汽車司機,有的是經驗豐富的機修工人,還有的是剛剛學會駕駛技術的熱血青年。但此刻,他們有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為祖國抗戰貢獻力量。
出發那天,碼頭上人頭攢動。陳嘉庚親自前來為機工們送行,他身著樸素的長衫,眼神中滿是期許與擔憂。一艘艘輪船停靠在碼頭,等待著搭載這些英勇的機工們駛向祖國。機工們背著簡單的行囊,相互鼓勵,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陳嘉庚走上前,與機工們一一握手。他對每一個機工都輕聲叮囑:“孩子們,此去一定要注意安全,祖國需要你們平安歸來。但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不要忘記我們的使命,那就是為祖國的抗戰勝利而奮斗!”
林國泰握著陳嘉庚的手,激動地說:“陳先生,您放心,我們一定會平安把物資送到,不辜負您的期望!”
旁邊一位機工也大聲說道:“陳先生,我們到了那邊,一定拼命干,讓小鬼子瞧瞧咱南洋華僑的厲害!”
陳嘉庚眼眶微紅,點頭道:“好,好啊!祖國盼著你們凱旋!”
輪船緩緩啟動,汽笛長鳴。陳嘉庚站在碼頭上,望著一艘艘輪船遠去,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這些機工們此去將面臨巨大的危險,但他也堅信,他們的勇敢和奉獻將為祖國抗戰帶來新的希望。“孩子們,一定要平安啊……”陳嘉庚喃喃自語,眼中滿是不舍與牽掛。
機工們穿越茫茫大海,歷經數日的顛簸,終于抵達了祖國。然而,等待他們的是更加嚴峻的考驗。滇緬公路,這條蜿蜒曲折的生命線,路況極差,道路狹窄且崎嶇,一側是陡峭的懸崖,一側是深邃的山谷。再加上日軍對滇緬公路進行瘋狂轟炸,道路上布滿了彈坑,橋梁被炸毀,運輸環境極其惡劣。
林國泰和他的同伴們剛踏上滇緬公路,就深刻感受到了任務的艱巨。他們駕駛著滿載物資的卡車,小心翼翼地在崎嶇的道路上行駛。每一次車輪的滾動,都伴隨著車身的劇烈搖晃,仿佛隨時都可能翻車。林國泰雙手緊緊握住方向盤,眼睛死死地盯著前方的道路,額頭上滿是汗珠。他的心中既有對危險的警惕,又有對完成任務的堅定信念。“一定要把物資安全送到前線,這是我對祖國的承諾。”林國泰在心中默默念道。
在一次運輸途中,天空突然傳來一陣刺耳的轟鳴聲。林國泰和同伴們抬頭望去,只見幾架日軍戰機正朝著他們飛來,機身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冰冷的金屬光澤,機翼上那醒目的膏藥旗令人憎惡。“不好,是敵機!”有人大喊道。林國泰的心猛地一緊,但他迅速冷靜下來,大聲喊道:“大家別慌,趕緊找地方隱蔽!”
機工們紛紛將卡車駛離公路,朝著路邊的樹林或山谷駛去。然而,日軍戰機已經發現了他們,開始俯沖轟炸。炸彈如雨點般落下,在周圍不斷爆炸,掀起巨大的煙塵和土石。車輛被炸得顛簸不已,有的甚至被炸彈擊中,燃起熊熊大火。林國泰駕駛的卡車也在劇烈的震動中險些失控,但他憑借著精湛的駕駛技術,努力保持著車輛的平衡。
“堅持住,我們不能放棄!”林國泰大喊著給自己打氣。
這時,旁邊一輛車上的機工喊道:“林哥,我的車被炸壞了,走不了啦!”
林國泰看了一眼,喊道:“別慌,我來幫你!”他迅速將車靠過去,和其他機工一起,冒著炮火將那輛車推到相對安全的地方,開始緊急搶修。
“一定要堅持住,物資絕不能有失!”林國泰咬著牙,心中只有這一個信念。他的臉上滿是堅毅,眼神中透著無畏的勇氣。此時,他的耳邊傳來同伴們的呼喊聲和爆炸聲,但他顧不上這些,只是全神貫注地駕駛著卡車。
同行的機工們有的受傷,有的不幸犧牲。但活著的機工們沒有退縮,他們從廢墟中爬起來,繼續投入到運輸任務中。有的機工手臂受傷,鮮血直流,但仍然堅持修理被炸壞的車輛;有的機工看著犧牲的同伴,眼中含著淚水,卻更加堅定了完成任務的決心。
陳嘉庚在南洋時刻關注著機工們的情況。他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著滇緬公路上的消息。當得知許多機工在轟炸中犧牲時,他悲痛萬分。他坐在辦公室里,手中拿著機工們犧牲的名單,淚水模糊了雙眼。“這些孩子,都是為了祖國而死,他們是英雄……”陳嘉庚哽咽著說道。
但陳嘉庚沒有沉浸在悲痛中,他迅速行動起來。他四處奔走,籌集資金,為機工們購置防護設備,如頭盔、防彈衣等。他還通過自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呼吁國際社會關注滇緬公路的安全。他與各國友人通信,講述機工們的英勇事跡和滇緬公路的重要性,請求他們對日軍的轟炸行為進行譴責,并提供必要的援助。
在一次國際會議上,陳嘉庚站起來,激動地說道:“各位,滇緬公路是中國抗戰的生命線,無數南洋機工們正冒著生命危險,為中國的抗戰輸送物資。而日軍卻對這條公路進行瘋狂轟炸,他們的行為是對人道主義的踐踏!我們必須制止這種暴行,為這些勇敢的機工們提供保護!”他的話語擲地有聲,引起了與會者的廣泛關注和共鳴。
在陳嘉庚的不懈努力下,國際社會開始對滇緬公路的運輸給予支持。一些國家提供了防空武器,幫助機工們抵御日軍的空襲;一些國際組織也向機工們捐贈了物資和藥品,為他們的運輸任務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林國泰和機工們感受到了來自南洋和國際社會的支持,他們備受鼓舞。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他們繼續在滇緬公路上日夜兼程地運輸物資。盡管困難重重,但他們從未放棄。每一次將物資安全送到前線,他們都感到無比自豪,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努力正在為祖國的抗戰勝利貢獻著力量。
在這條充滿艱險的滇緬公路上,南洋機工們用自己的生命和熱血,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抗戰史詩。他們的英勇事跡,將永遠銘刻在中國抗戰的歷史長河中,激勵著后人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勇往直前,永不退縮。而陳嘉庚先生,這位偉大的愛國華僑領袖,也將因為他的組織和號召,被人們永遠銘記和敬仰。
在遙遠的滇緬公路上,烈日高懸,炙烤著大地,滾滾熱浪扭曲了空氣,彌漫著令人窒息的焦灼。狂風呼嘯而過,裹挾著漫天塵土,肆意地拍打著四周。公路猶如一條蜿蜒曲折的褐色絲帶,在崇山峻嶺間艱難地伸展,路面布滿了炮彈坑和裂痕,仿佛飽經滄桑的老人臉上的皺紋,訴說著戰爭的殘酷。一輛雪佛蘭卡車載著特殊的使命,正沿著這條滿目瘡痍的道路,在崎嶇的山路上艱難前行。
駕駛座上,林國泰緊握著方向盤,他的雙手因用力而關節泛白,指縫間滿是塵土。臉頰被熾熱的陽光曬得黝黑發亮,汗水如斷了線的珠子,不停地從額頭冒出,順著臉頰滑落,浸濕了他那破舊且滿是塵土的衣領。他的眼神專注而堅毅,如同鷹隼一般緊緊盯著前方蜿蜒的道路,仿佛要將這復雜路況下的每一處危險都看穿。
“國泰,咱這車上的東西可太重要了,千萬不能出岔子。”坐在副駕駛座的老張,神色凝重地說道。老張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機工,深陷的眼窩和眼角的皺紋,記錄著他在南洋機工隊伍里奔波的歲月。他嘴唇干裂,聲音沙啞,參與南洋機工回國抗戰已有多時,深深知曉此次護送 1942年版“抗日債券”雕版任務的艱巨程度。這雕版,承載著為抗戰籌集大量資金的希望,是無數愛國志士的心血所系,一旦落入鬼子手里,后果不堪設想。
林國泰微微點頭,目光始終未曾從前方移開,沉穩有力地說道:“張叔,您放心,我就是拼了命,也得把這雕版安全送到。這可是能為抗戰輸血的寶貝,絕不能讓鬼子的陰謀得逞。”他的聲音里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決心,每一個字都仿佛是從靈魂深處迸發出來,帶著破釜沉舟的氣勢。此時,他腦海中浮現出陳嘉庚先生號召南洋機工回國支援抗戰時那滿懷期許的面容,還有出發前機工們眾志成城的誓言,這些都化作了他心中堅定的信念,支撐著他在這條充滿荊棘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此時,天空中突然傳來一陣嗡嗡聲,那聲音由遠及近,逐漸清晰尖銳。林國泰和老張心頭一緊,兩人對視一眼,幾乎同時脫口而出:“敵機!”只見遠處的天空中,幾架日軍戰機正朝著他們的方向飛來,機身在刺目的陽光下閃爍著冰冷的金屬光澤,機翼上那醒目的膏藥旗如同邪惡的烙印,令人憎惡不已。
林國泰瞬間反應過來,迅速轉動方向盤,將車駛向路邊一處較為隱蔽的樹林。車子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劇烈顛簸,車身左右搖晃,仿佛一葉在狂風巨浪中飄搖的孤舟。林國泰感覺自己的五臟六腑都要被顛得移位,牙齒咬得咯咯作響,但他雙手如同鐵鉗一般死死地握住方向盤,手臂上青筋暴起,憑借著精湛的駕駛技術和頑強的意志力,努力保持著車子的平衡。老張則緊張地盯著后方的敵機,額頭上滿是汗珠,這些汗珠順著他那溝壑縱橫的臉頰滑落,他的手不自覺地握緊了身邊的扳手,那扳手成了他在這危機時刻對抗敵機的唯一寄托,盡管他知道這在敵機面前或許微不足道,但心中的勇氣和不甘讓他緊緊抓住這一絲抗爭的力量。
敵機越來越近,刺耳的呼嘯聲震得人耳膜生疼,仿佛無數根尖銳的針在耳邊瘋狂穿刺。林國泰將車停穩后,和老張迅速跳下車,貓著腰躲在一棵大樹后。他們透過樹葉的縫隙,緊張地觀察著敵機的動向。每一片隨風搖曳的樹葉,此時都仿佛成了他們命運的懸念,他們生怕自己的一舉一動會引起敵機的注意。
“國泰,咋辦?要是敵機發現咱們,這雕版可就危險了。”老張焦急地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這顫抖并非源于恐懼,而是對任務失敗的擔憂,對祖國抗戰事業可能遭受重大損失的后怕。
林國泰眉頭緊鎖,大腦飛速運轉,思索著應對之策。他的眼神緊緊盯著敵機的飛行軌跡,試圖從中找出破綻和規律。“張叔,咱們先別慌。這樹林還算茂密,只要咱們不暴露,敵機應該不會輕易發現。等它們飛過去,咱們再趕緊趕路。”他一邊安慰老張,一邊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這片樹林能夠成為他們暫時的庇護所,為他們爭取寶貴的時間。
敵機在他們上空盤旋了幾圈,仿佛一群嗅到獵物氣息卻又不確定方位的惡狼。突然,敵機似乎察覺到了什么,猛地朝著樹林俯沖下來。林國泰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他緊緊地握住拳頭,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幾乎要沁出血來。老張則屏住呼吸,身體微微顫抖,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敵機,仿佛要用目光將敵機逼退。
就在敵機即將飛到樹林上方時,遠處突然傳來一陣密集的槍聲。原來是附近的一支抗日游擊隊發現了敵機,向其發起了攻擊。游擊隊的戰士們深知敵機對公路上運輸物資車輛的威脅,他們憑借著無畏的勇氣和對祖國的忠誠,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敵機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亂了陣腳,原本凌厲的俯沖姿態瞬間變得慌亂,不得不放棄對林國泰他們的搜索,轉而飛向游擊隊所在的方向。
林國泰和老張長舒一口氣,兩人相視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劫后余生的慶幸,也有對游擊隊戰士們的感激。“張叔,多虧了那支游擊隊,咱們趕緊走。”林國泰說道,眼中閃爍著感激的光芒,這光芒中也包含著對勝利的渴望,激勵著他繼續前行。
兩人迅速回到車上,林國泰發動引擎,車子再次在崎嶇的山路上疾馳。一路上,他們遇到了不少艱難險阻,道路被炮彈炸毀,橋梁被敵機炸斷。每當遇到斷路,林國泰都要下車仔細查看路況,尋找可以繞行的路徑。有時,他們需要在陡峭的山坡上開辟出一條臨時通道,老張和林國泰齊心協力,用簡陋的工具搬開巨石,填平坑洼。在穿越一條被炸毀的橋梁時,林國泰憑借著過人的膽識和精湛的駕駛技術,小心翼翼地駕駛著車子,在臨時搭建的簡易木橋上緩慢前行,每一次車輪的滾動都仿佛伴隨著心跳的節奏,稍有不慎就可能車毀人亡。但林國泰沒有退縮,他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將雕版安全送達。
然而,危險并未就此結束。當他們行駛到一處山谷時,前方突然出現了一隊日軍巡邏兵。日軍士兵們荷槍實彈,眼神警惕,在山谷中緩慢前行。林國泰急忙剎車,車子在慣性的作用下向前滑行了一段距離才停下。“這下麻煩了,咱們被鬼子堵住了。”老張的聲音充滿了憂慮,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絕望,但很快又被堅定所取代,他深知此刻退縮意味著什么。林國泰看著前方的日軍,心中涌起一股怒火,這怒火如同被壓抑許久的火山,瞬間噴發。他咬著牙說道:“張叔,絕不能讓鬼子發現咱們車上的東西。咱們跟他們拼了!”說著,他伸手拿起放在座位下的手槍,那手槍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成了他捍衛使命的利刃。
老張也拿起自己的武器,堅定地點點頭。“對,跟他們拼了!死也不能讓鬼子得逞。”老張的聲音雖然蒼老,但充滿了力量,這力量來自于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
就在他們準備下車與日軍展開殊死搏斗時,后方突然傳來一陣汽車引擎聲。林國泰和老張回頭一看,只見一輛滿載著南洋機工的卡車正朝著他們駛來。原來,是陳嘉庚組織的另一支機工隊伍得知了他們的任務,趕來支援。
車子停穩,車門迅速打開,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率先走了下來,正是陳嘉庚先生。他身著樸素的長衫,雖已年逾花甲,但身姿挺拔,猶如一棵蒼松,歲月的滄桑并未壓彎他的脊梁。他眼神中透著堅定與睿智,仿佛能看穿戰爭的迷霧,看到勝利的曙光。飽經風霜的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每一道皺紋都記錄著他為祖國抗戰事業奔波的艱辛,但卻絲毫掩蓋不住他那股為祖國抗戰事業奉獻一切的熱忱,這熱忱如同燃燒的火焰,照亮了身邊每一個人。
“孩子們,莫要驚慌!”陳嘉庚的聲音洪亮有力,帶著安撫人心的力量,在山谷中回蕩。他快步走到林國泰和老張面前,目光堅定地看著他們,眼神中充滿了信任和期許,“你們肩負的使命重于泰山,我們定要護這雕版周全。”他的話語仿佛有一種魔力,讓林國泰和老張原本緊張的心情得到了些許舒緩,同時也激發了他們內心深處更強大的斗志。
陳嘉庚先生在南洋時,就積極奔走,四處演講。他常常在擁擠的華人聚居區,站在臨時搭建的簡易講臺上,向廣大僑胞講述祖國遭受的苦難。他談及日軍在南京的暴行,南京城尸橫遍野,無辜百姓慘遭屠戮,眼中滿是悲憤與痛心,聲音因激動而顫抖:“同胞們,我們的祖國正在遭受侵略者的踐踏,我們的親人在受苦受難,我們怎能坐視不管!”他的演講極具感染力,無數僑胞被他的話語打動,紛紛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支持祖國抗戰。
機工們紛紛跳下車,手持武器,迅速向日軍發起攻擊。日軍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擊打得措手不及,原本整齊的隊伍瞬間亂作一團。他們驚慌失措地舉起槍,試圖反擊,但在機工們勇猛的沖鋒下,顯得手忙腳亂。林國泰和老張見狀,也加入了戰斗。林國泰端著手槍,一邊射擊,一邊在心中默念:“一定要保護好雕版,一定要為祖國抗戰出一份力。”他的眼神堅定而決絕,仿佛忘卻了一切恐懼,此刻他的世界里只有戰斗和使命。
陳嘉庚站在戰場邊緣,密切關注著戰斗局勢。他看著年輕的機工們奮勇殺敵,心中滿是欣慰與驕傲。這些機工,大多是響應他的號召,遠離家鄉,奔赴抗戰前線的熱血青年。他們有的原本是富家子弟,有的是普通工人,但此刻都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祖國的解放,而舍生忘死。同時,陳嘉庚也為這些熱血青年捏著一把汗,他深知戰爭的殘酷,每一個機工都是祖國抗戰的寶貴力量。“這些孩子,都是為了祖國在拼命啊!”他喃喃自語,眼神中流露出對祖國深沉的熱愛和對勝利的堅定信念,這信念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著他們在黑暗中前行。
經過一番激戰,日軍被成功擊退。戰場上硝煙彌漫,彌漫著刺鼻的火藥味和鮮血的腥味。林國棟和機工們望著彼此,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們的衣服破損不堪,身上沾滿了塵土和血跡,但眼神中卻閃爍著勝利的光芒。
“謝謝大家,要不是你們及時趕來,我們這次可就危險了。”林國泰感激地說道,隨后快步走到陳嘉庚先生面前,敬了一個不太標準但充滿敬意的禮,“陳先生,多虧了您和大家,這份恩情我們銘記于心。”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哽咽,這是歷經生死考驗后對戰友和領袖的深深感激。
陳嘉庚微笑著拍了拍林國泰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孩子,這是我們共同的使命。你們帶著雕版繼續前行,祖國抗戰的勝利曙光,就靠你們去點亮。”他的手掌寬厚而溫暖,傳遞著力量和信任,讓林國泰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更加堅定了他完成使命的決心。
林國泰點點頭,和老張再次踏上了征程。經過幾天幾夜的奔波,他們終于抵達了目的地。當他們將“抗日債券”雕版安全送達時,心中的喜悅和自豪難以言表。他們看著接收人員小心翼翼地接過雕版,仿佛看到了祖國抗戰勝利的希望正在冉冉升起。
“終于完成任務了,咱們為抗戰立了一大功。”老張激動地說道,他的聲音因激動而顫抖,眼中閃爍著淚花,這淚花是對這段艱辛旅程的感慨,也是對祖國抗戰事業的深情。
林國泰望著遠處的山巒,眼神中充滿了希望。山巒在夕陽的余暉下,呈現出一片壯麗的景象,仿佛在為他們的勝利歡呼。“是啊,張叔。只要我們齊心協力,抗戰勝利的那一天一定會到來。”而陳嘉庚先生組織南洋機工支援抗戰的義舉,也將永遠銘刻在華僑抗戰的光輝史冊上,激勵著無數中華兒女為了祖國的自由和尊嚴奮勇向前。在這片戰火紛飛的土地上,林國泰和南洋機工們用自己的行動,書寫著一段可歌可泣的華僑抗戰史詩。他們的英勇事跡,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抗戰的道路,激勵著無數人為了祖國的自由和尊嚴而奮斗。他們的故事,將被后人永遠傳頌,成為中華民族精神寶庫中一顆耀眼的明珠,時刻提醒著人們,在國家危難之際,中華兒女將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用生命捍衛祖國的尊嚴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