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重壓秘術
書名: 雙穿:這個三國有龍氣作者名: 作家q0DVg6本章字數: 2096字更新時間: 2025-04-16 08:01:00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啊!”
季秋心中感嘆,隨后猛然揮起巨闕劍,劈向廳中的實木案幾。
這實木案幾乃是用上好烏木所制,堅硬厚重,不弱于九品龍鋼。
但在巨闕劍面前,卻脆弱得不堪一擊。
巨闕劍還觸碰到案幾,一股無形卻磅礴的力量,已經從劍身上洶涌而出,好似一座巍峨巨山般轟然壓下。
就連空氣都在這股重壓下發出沉悶的爆響,整個空間更是仿佛被壓縮,呈現出詭異的扭曲。
實木案幾先是不堪重負地發出“嘎吱”哀鳴,隨后表面迅速出現密密麻麻的裂痕。
僅僅眨眼之間,裂痕便蔓延至案幾每一處,隨后整座案幾就“嘭”的一聲,化為齏粉。
這便是龍器的威力!
龍器的威力,從來都不在龍器本身的堅固與鋒利屬性。
如季秋如今給部隊列裝的那些以龍鋼打造,主要是利用龍鋼的堅固與鋒利特性,來形成戰斗力的武器裝備,根本就不能稱之為龍器。
龍器的真正威力,體現在龍器之中蘊含的那道秘術上。
便如這巨闕劍,其中便蘊含著龍氣秘術,重壓!
一旦施展出來,便可以產生壓力,通過壓力再產生破壞力。
這壓力既可以凝聚為一點,對某一點產生極致的破壞力。
又可以擴大區域,對區域內的所有物體同時產生破壞力。
不過,龍器中蘊含秘術的使用等級,最高不能超過龍器品級。
同時,釋放龍器之中的秘術,需要使用者提供相應的龍氣。
所以,一個普通百姓,就算是偶然得到了一件強大龍器,其實也沒什么用。
體內沒有足夠的龍氣,便是再強大的龍器在手,也發揮不出作用。
但若是一個強大諸侯得到了一件強大龍器,那可就了不得了。
等于是憑空多了一門高等級秘術!
戰國末年長平之戰,白起手持一品巔峰龍器殺生劍,一道秘術奪命,直接奪走了四十萬趙軍性命。
秦末巨鹿之戰,項羽手持一品巔峰龍器霸王戟,一招無雙霸王斬,瞬間將三萬秦軍攪碎成粉末。
這都是龍器中秘術的強大作用!
楚漢爭霸最后的垓下之戰,若非張良以四面楚歌秘術,動搖了項羽軍心,使項羽體內龍氣數量大幅度減少,無法施展高品級秘術。
那縱是有韓信布下的十面埋伏陣,也休想攔住手持霸王戟的西楚霸王!
“請史兄代臣感謝陛下隆恩,得陛下如此厚賜,臣必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季秋收回巨闕劍,小心的放進劍匣中,然后鄭重說道。
他對劉宏給的這個賞賜非常滿意,就目前的他來說,尋常資源并不缺少,就缺這種高級資源。
尤其是在他即將獨自遠行的現在,這把龍器來的正是時候!
史阿笑道:“季兄放心,早在陛下賜下這把劍的時候,大統領就代你謝過了。
我這次回去,也會再次替你向賜下謝恩的!”
“既然如此,那一切就拜托史兄與大統領了!
小小禮物,不成敬意,還望史兄與大統領笑納。”季秋一揮手,便有幾個親兵抬著三個大箱子上來。
打開箱子,里面是裝的滿滿當當的銀元寶。
漢末時期,白銀同樣是流通貨幣之一。
乃是三金之中的銀金。
與真金的兌換比例大概是1:5到1:6之間。
季秋在洛陽城的奇珍異寶閣,除了出售現代琉璃器皿外,其實還做金銀兌換買賣。
這才是他能在數月內積累起大量財富的根本。
只不過琉璃器皿擺在明處,金銀兌換買賣放在暗處,且季秋一直控制著兌換規模,這才沒有引來注意。
時至今日,王越和史阿,無疑是季秋在京城的靠山。
雖然這靠山很虛,且大概率只能用到明年四月份劉宏駕崩的時候。
但該籠絡還是要籠絡的。
只是用真金籠絡季秋有點舍不得,就選擇了用銀金。
反正這玩意除了對季秋以外,對龍氣三國其他人,還都是挺值錢的。
至于對季秋,現代工業白銀的價格大概是800萬/噸。
與黃金兌換比例大概是101:1
“這三箱銀金,每箱里面皆有一萬兩。其中一箱交給史兄,另外兩箱請史兄代為轉交給大統領!”季秋說道。
史阿臉上的笑容,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更加真誠了。
他向季秋拱手行禮道:“既是季兄對大統領的一片心意,那在下就不推辭了。
這便返回洛陽城,一定將季兄的心意帶給大統領!”
“我送史兄!”季秋說道。
史阿帶著三大箱子銀金走了,而季秋也沒有在陳留城中久留。
陳留城的重要事情已經基本都處理完畢了。
接下來無非是按部就班的進行練兵,然后等待時機,前往泰山郡而已。
這些事務交給戲忠、魏延、高順去做就可以了。
至于季秋,他需要利用這段時間,去完成他訪賢計劃的最后一步。
那就是招募趙云!
于是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季秋從床上爬起來,在任紅昌的服侍下穿好衣服,然后走出了陳留城,前往冀州常山郡真定縣。
從陳留到真定,大概是九百里的路程。
正常行軍大概需要30天。
不過季秋有時空門,自然是用不了那么久。
以時空門為媒介,兩界跳躍,閃現前行,日行千里不是夢!
所以在日落時分,他已經來到了真定縣境內。
真定縣的情況怎么說呢,很不好。
雖然如今天下各地州郡的情況都不太好,但真定縣的情況,明顯是更加不好。
因為真定縣挨著黑山軍。
冀州是黃巾首倡之地,同時也是黃巾軍的大本營和實力最強區域。
即便是黃巾起義失敗后,這里依然有很多黃巾軍的殘部。
這些殘部無法在平原區域與朝廷抗衡,便退進了太行山脈之中,成了黑山軍。
黑山軍的首領叫原來叫褚燕,常山真定人。
他年少時就以剽悍敏捷著稱,在黃巾起義爆發后,他聚集了一幫少年為盜,名義上歸屬黃巾軍。
黃巾起義失敗后,他改名叫張燕,以張角的傳人自居,然后大肆吸納黃巾舊部,成立了黑山軍。
歷史上,黑山軍人數最多的時候,一度達到過百萬之眾。
就算其中大多是老弱婦孺,但可戰之兵也不低于十萬。
是北方不容忽視的一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