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絳珠仙草在三生石畔漸漸消散,神瑛侍者捧著最后一縷煙云,十指已深深掐入掌心。忽見煙云深處迸射萬點星芒,一枚玄色玉珠破空而出,映得滿天生輝。那玉珠不過龍眼大小,卻似含攝天地玄機,通體流轉著暗金紋路,竟將先前散落的仙靈之氣盡數收攏。
警幻仙姑立在云階之上,纖指輕撫腰間碧玉簫,但見玄珠懸空之處忽生異變。三十六重霞光自珠內涌出,化作青鸞彩鳳繞珠三匝。珠心一點碧芒暴漲,竟在虛空中凝成三尺見方的翡翠蓮臺。絳珠仙體自蓮心緩緩升起,眉心一點朱砂比往日更艷三分,裙裾飄搖間隱現上古符文。
“侍者且看,”警幻輕移蓮步,云鬢間九鳳銜珠釵叮咚作響,“這玄牝珠原是女媧補天時凝聚的天地靈寶,不想竟藏在絳珠妹妹三魂七魄之中。”話音未落,太虛幻境東天忽現紫氣,七十二道金虹貫入蓮臺,驚得天宮仙鶴振翅長鳴。
神瑛侍者怔怔望著重生之人,那新塑的仙體竟比先前更添靈韻,指尖輕觸之處,白玉欄桿上瞬時綻開朵朵墨蘭。他方要開口,卻見絳珠睫羽微顫,一滴清淚劃過新生面龐,落地化作碧色明珠,骨碌碌滾到三生石上。
警幻素手輕揮間云幕四合,將太虛境罩在混元結界之中。她望著蓮臺上沉睡的仙草化身,幽幽嘆道:“御海神王以心頭血澆灌建木千年,方從媧皇手里換得這枚玄珠,可見待其女有多疼愛。”說罷,她掐指推演,云鬢間沁出冷汗:“難怪十二釵命簿成空,原來是他篡改了因果輪回。如今若要重啟命數...”她忽然頓住,望著寶鑒中漸顯的身影——
“且讓金釵們隨他下界罷。”警幻無奈輕嘆,“以情絲為經緯,以血淚作丹砂,或可重織命簿。只是這竊丹人的來頭...”
三十三重天外忽響驚雷,紫氣徹底消散處,隱約可見大荒山青埂峰的輪廓。癩頭和尚與跛足道人對視一眼,各從袖中取出一冊空簿,就著靈河水研墨,筆尖卻遲遲不敢落下。
翌日赤瑕宮中,神瑛侍者盤膝端坐爐前煉丹。但見爐中三昧真火明滅不定,忽聞得丹鼎內金聲玉振,竟有萬千紅塵絮語自紫府符文處滲出。侍者凝神望去,那爐頂上竟顯出十二道裂紋,每道裂縫里都映著金陵城樓臺影,看得人心中突突直跳。
警幻仙姑嘆道:“侍者可知,這爐中丹火原該是十二釵歷劫歸來的引魂燈,如今命簿盡毀,倒要借你當日灌溉絳珠的甘露,將她們送往那花紅柳綠的人間道場。”話音未落,丹爐突然大放光明,爐壁上凸現出當日三生石畔的景象——正是神瑛侍者與絳珠仙草結緣的舊影。
警幻似乎心有所感,便駕著九鳳玉輦,穿十二重云障,過三十六道星門,方現昆侖山巔霞光萬丈。
但見瑤池碧波蕩漾如翡翠鏡面,岸邊蟠桃林枝椏間垂著千年不謝的桃花,片片花瓣皆是紫金鑄就,映著日光流轉七彩霓虹。池中十二尾錦鯉忽而化作玉女,捧著珊瑚盤獻上瓊漿,那酒液竟似銀河星屑凝成,在琉璃盞里泛起細碎光暈。
西王母斜倚在青鸞榻上,九鳳冠垂下的明珠正映著池水波紋,在額間投下細碎的光斑。“你這小妮子終究沉不住氣,媧皇布局太虛幻境,是好事呀。”王母笑罵間輕搖五明扇,扇骨上綴著的十二顆定海珠突然放出毫光,竟在半空凝成金陵十二釵的命冊虛影,“當年,媧皇的五色石補的是三十三重天外的裂縫,此番借你太虛幻境的金釵下凡,補的可是三生石的孽緣因果。”
警幻眉間微蹙,憂心忡忡道:“只是神瑛公子此番歷劫因緣際會,恐生變數,實令人放心不下。”
西王母聞聽,嘴角輕揚,露出一抹傲然笑意,眼中慈愛盡顯,緩聲說道:“妹妹不必掛懷。瑛兒此回下凡歷劫,便選在金陵甄家罷。玉帝一縷魂念于甄家護佑百年之久,如今也該為他兒謀劃個錦繡前程了。且還要多謝妹妹這數百年來對我兒的悉心照拂,否則他也難與絳珠仙子結下這等緣分。說起這絳珠仙子,可是御海神王的掌上明珠。再者,那十二金釵,個個身世不凡,難怪媧皇會另眼相看。”
警幻微微頷首,又道:“依我看,那龍淵域老龍王與西方佛界暗中勾結,妄圖染指三十三重天,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更妄想霸占御海界,這才觸怒了媧皇娘娘……”正說著,不經意間瞥見那命冊之中,黛玉所化絳珠仙草之影像閃爍不定,忽明忽暗,心中頓時若有所悟。“莫不是媧皇要用這十二段癡怨情劫,煉就補天石的功德圓滿?”話未說完,瑤池中央突然升起丈許高的水鏡,鏡中顯現大荒山青埂峰上,補天石正吞吐著紅塵濁氣,石身上隱約浮現十二道金紋,恰與命冊中的金釵命數相合。
西王母指尖輕點水面,驚起一圈圈漣漪:“你且看這蟠桃樹下的螻蟻。”只見桃花瓣上兩只玉色螞蟻正在角力,“圣人觀世如觀蟻,媧皇眼中這十二金釵何嘗不是棋子?只是...”話音未落,西北天幕突然裂開縫隙,五色霞光中墜下一塊頑石,正落在太虛幻境的東南角,驚得滿池蓮花瞬間化作金玉。西王母與警幻面面相覷,不敢妄言。
警幻忙不迭起身告辭,足下祥云也似染了愁緒,飄飄搖搖落回太虛幻境。但見那離恨天外,灌愁海畔,十二座白玉樓臺依然籠在薄霧之中,檐角風鈴叮咚,倒似女兒家暗藏的心事。
忽聞得環佩叮當,卻是癡夢仙姑攜著鐘情大士迎將出來。那癡夢仙姑手執一柄青玉拂塵,未語先嘆:“姐姐這遭奔波,可曾尋得解法?”警幻垂眸望著掌心閃爍的命理星圖,苦笑道:“女媧圣人既干預,其中深意已是不言自明。且看這太虛幻境十二命星——”說罷素手輕揚,漫天星河驟亮,但見十二道流光自北斗勺柄處墜落凡塵,其中一道赤霞尤為耀目,竟與補天神石的天機軌跡糾纏難分。
眾仙皆驚。灌愁海上忽起漣漪,西王母的傳音金符破空而至。警幻忙以三昧真火焚之,空中浮現數行上古云篆:“金釵歷劫乃天數,媧皇借石觀因果。太虛道統雖暫損,來日或可證混元。”癡夢仙姑聞言蹙眉:“這般說來,咱們竟要做個順水人情?”
忽聞天外傳來清越鐘聲,盜丹人也就是補天石自云端墜落,化作風流倜儻白袍少年郎。這石兄額間一點朱砂痣,竟與神瑛侍者眉心血痕相映生輝。侍者手執甘露瓶,瓶中忽現三生石影,那石上字跡模糊,似被造化之力生生抹去半闕。
“吾乃通靈寶玉,今受女媧娘娘囑托,引眾仙子下凡歷劫。”補天石所化少年郎面若白玉,眉清目朗,見之令人心生歡喜。
“奇哉!”警幻蹙眉細觀,“往昔三生石載滿十二釵命數,今竟成無字天書。可見此番下凡,原是逆天改命之局。”言罷取來太虛幻境冊籍,只見《金陵十二釵正冊》墨跡游移不定,判詞如霧里觀花。
此時補天石忽然長吟,聲若昆山玉碎。云海間現出媧皇宮虛影,五色石髓凝成篆文:“情天情海幻情身,此去須破太虛真。寂寞林中埋香骨,海棠樹下葬芳魂...”眾仙子聞之皆垂淚,獨絳珠仙冷笑連連:“既說人間歷劫,何懼生死?只求將這一生的眼淚,盡數還與甘露之恩。”
警幻正待細問,忽見孽海翻起千層浪,三十三重天外降下女媧法旨。待要接時,那法旨化作青鳥掠空而去,唯遺留片片翠羽,落地竟成翡翠判詞。正是:
離恨天高枉自嗟,補天石少掩塵沙。
絳珠淚盡三生債,金玉緣空半盞茶。
孽海沉浮原是幻,太虛真假何須辨。
媧皇妙算誰能解?且看人間富貴花。
(欲知后事如何,請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