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高郵張家
- 洪武大帝回憶錄
- 人見人說哇塞
- 2190字
- 2025-04-19 21:23:07
程遠這邊感慨萬千之際,程毅那邊已經被楊武帶著,來到了鹽倉之前。
管倉庫的官吏周亮一看是竟然是楊司令親自到來,心中一驚,趕忙搓著手,抱著拳,笑瞇瞇上前道:
“司令大人,這次要取多少鹽???”
楊武隨意瞥了他一眼,將袖中木匣遞了上去,里面是一百張程家的鹽引。
周亮檢查無誤之后,在每張鹽引右下裁下一只小角,這便說明這鹽引已經是開始使用了。
程毅再接過周亮裁剪完的鹽引,開始指揮鹽隊眾人進倉搬鹽。
倉庫中的鹽被分成一袋袋堆積在一起,每袋鹽重十斤(元制),一引便是四十袋,四百斤鹽。
而一輛牛車載重一千五百斤,這一百引鹽裝完,差不多裝滿了二十五輛牛車。
可是程家鹽隊此次可是足足出動了四十輛牛車,這近三分之一的牛車可還空著吶。
這就是程家給楊武塞錢的作用了。
楊武見一百引鹽裝完,輕輕顛了一下腰間那裝有三百兩銀子的木匣,咳了一聲,說道:
“這程家運的賑災鹽,一分可都不能少了潁州災民的,將沿途運輸的火耗也算上吧。”
這“火耗”一詞,原指碎銀熔化重鑄為銀錠時的折耗,但是后世人發現,這不僅重鑄銀錠時會有損耗,這運糧運鹽,沿途刮風下雨,也是會有損耗的。這火耗漸漸就變成了各種物資支取時的正常損耗。
后世百姓納糧有火耗,這元代時鹽商取鹽,自然也是會算上火耗的。
至于你的火耗或有多少,并不取決于路途艱辛或者沿途天氣,而是取決于你有多大面子,送了多少銀子。
程家面子大,給的銀子足,火耗自然不小。
周亮得了吩咐,哪敢怠慢,趕忙又開了一倉,讓程家鹽隊開始搬。
當程遠回來時,看著滿滿當當載著鹽袋的四十輛牛車,人都懵了。
這一百張鹽引,起碼支取了足足一百五十引的鹽,足足有六萬斤。
按照現在每斤四百文的市價,那便是兩萬四千貫,一萬兩千兩白銀。
除去成本,再減去為了討賊花出去的那三千兩白銀,程遠這一趟也是賺了足足有三千兩白銀。
這販鹽,就是這么暴利。
程毅見程遠回來了,立刻恭敬迎上,將手中的裁角鹽引遞了上去。
元朝鹽政,鹽與鹽引不得分離,程遠他們打的是官鹽的旗號,這一路回潁州,沿途各州縣都要檢查鹽引。
沒有鹽引便是私鹽,不僅鹽會被扣下,命都不一定能保住。
程遠接過木匣,將其貼身收好,再三檢查了鹽貨無誤之后,帶領著鹽隊眾人,踏上了回潁州的路程。
臨出門時,程遠似乎看見有一個鹽場屬官,領著一個男子,往鹽場的府邸過去了。
……
……
楊武親自將程家鹽隊送走后,笑呵呵的抱著裝有銀子的木匣,回了自己的官邸。
合上房門,楊武打開了桌下暗格,里面亮澄澄一片,地下鋪著一層碎銀,碎銀之上,已經擺著十數個大小不等的木匣了。
楊武看著自己辛苦積攢了這么多年的家當,嘴角帶上一抹驕傲的笑,將懷中木匣小心翼翼放入其中。
就在這時,房門忽被敲響了。
“大人,有客來訪?!?
楊武趕忙收斂神色,將暗格合上,正襟坐在主位,語氣沉穩道:
“進來吧?!?
房門被推開,一個鹽場屬官帶著一名中年男子走了進來。
男子身材高大健壯,膚色微黑,相貌普通,渾身上下散發出一股子彪悍意味。
鹽場屬官將人帶到后,就識趣地退了出去。
待房間內就剩兩人之后,彪悍男子才抱拳開口道:
“張家張士信,見過楊司令?!?
沒錯,此人便是色目商人哈桑的合作伙伴,船主張士信。
“張家?”楊武拿起桌上那杯早就涼了紅茶,裝模作樣的抿了一口,撇了張士信一眼,不咸不淡的開口:
“你張家不是在高郵府做生意嗎?來我安豐場何事?”
張家船隊運貨的生意其實只是副業,在兩淮地界上,最賺錢的生意,都和鹽是分不開的,張家的主業其實是幫官府運鹽。
如今黃河水沖垮了北地大多數鹽場,從中原到大都的用鹽,都需要從兩淮運過去,張家也是借著這個風口,才發展成了今天的規模。
這高郵船主張家的當家人,便是后世那位大名鼎鼎的吳王張士誠了。
張士信,便是張士誠的胞弟。
不過卻如楊武所說,張家起家高郵府,所以主要的合作對象也是高郵府本地的幾個鹽場,而且兩淮鹽業競爭激烈,張家雖然威名遠揚,但是手還真難伸到揚州路的安豐場。
張士信自然知道楊武的意思,他的態度依舊恭敬。
“楊司令有所不知,我此次前來,只是想問問楊司令,咱這安豐場,可還有什么邊角生意?”
張士信自然知道這安豐場不是他們張家的地盤,今天過來,也只是碰碰運氣,想著有棗沒棗打兩桿子再說。
畢竟他的船已經在瓜洲停了許久了,這哈桑還不知道能不能湊齊貨物吶,與其無謂等待,不如自己試著找些門路。
“邊角生意?”
楊武有些錯愕,他本以為張家此次出手是有什么大動作,這么看,完全是這張士信想接一些私活啊。
這也讓他心中略微失望,本以為還能靠此再拿捏一下張家,從而再賺一筆,這么看來是沒戲了。
不過賣個人情總是好的。
楊武沉吟片刻,才開口道:
“不巧,我這鹽場剛做成一筆大買賣,邊角生意倒是沒有。”
還不待張士信失望,楊武又話鋒一轉,言道:
“不過那剛剛的大客戶還沒走遠,張賢弟不如追上去,問問他們是否愿意合作?!?
張士信想起剛剛在門口看見那一群人,其車隊嚴整,規模甚大,若是能合作一番,應該是有的賺的,他問道;
“楊司令可否指點一二?”
楊武笑著起身,踱步到張士信面前,笑言道:
“可以是可以,不過嘛?!?
他奸笑著,伸出拇指和食指在張士信面前,輕微搓動了一下。
張士信心中暗罵。
都說無奸不商,這大元官吏可比他們商人奸詐多了。
不過畢竟是自己有求于人,他只能佯笑著,從懷中掏出十兩碎銀,遞了過去。
楊武眼底喜意更甚。
嘿嘿,又白得十兩銀子。
他咳了一聲,不動聲色收下銀子,將程遠鹽隊的情況告知了張士信。
張士信知道了想知道的,也不愿意和這個貪官過多糾纏,趕忙告辭一聲,匆匆前去追趕程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