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槐花鎮,暮色像是被打翻的墨汁,一點點在天際暈染開來,逐漸吞噬了白日的喧囂。林風咬著麥稈,像只靈活的小猴子般蹲在茶館窗欞上,眼睛緊緊盯著茶館里的說書先生,耳朵仔細捕捉著每一個字。此時,說書先生正講到《墨俠傳》里“歙州十三郎單騎破墨陣”的緊要關頭,那抑揚頓挫的聲音,配合著醒木拍出的金戈之音,仿佛帶著一種魔力,將在場的所有人都拉進了那個充滿奇幻色彩的世界。
茶館里,徽州磚雕的萬字紋在暮色的籠罩下,于八仙桌上投下一片片斑駁碎影,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林風已經是第七次來蹭聽這個故事了,可每次都聽得如癡如醉?!霸捳f那墨池翻涌處——”說書先生猛地將折扇展開,隨著他的動作,扇面上原本靜止的十二美人竟如同被賦予了生命一般,隨著話音變換起了姿態。林風目不轉睛地盯著,當扇骨輕輕劃過第三道茶湯霧氣時,他敏銳地發現,美人的瞳孔竟泛著徽墨特有的紫玉光。
這紫玉光,在徽墨中可是極為珍貴的色澤。據說,只有用上等的桐油,搭配著少許麝香,經過制墨匠人無數次精心煉制,才能讓墨錠呈現出這般獨特的光芒。林風不禁想起曾經在徽墨作坊里聽到的故事,那些制墨師傅們為了煉出一錠好墨,往往要在悶熱的工坊里忙碌數月,從選料到制作,每一道工序都容不得半點馬虎。眼前這神秘的紫玉光,讓他對接下來的故事充滿了期待,也對徽墨的神奇之處有了更深的好奇。
說書先生的表演還在繼續,只見他猛地一拍驚堂木,那聲音清脆響亮,震得茶館里的人精神一振?!扒铱催@歙硯作陣眼!”他大聲說道。茶客們哄笑拍桌,以為這只是故事里的尋常橋段,可誰也沒想到,柜臺上的歙硯竟毫無征兆地騰空而起。緊接著,墨汁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從歙硯中潑灑而出,在空中迅速凝結,眨眼間便化作了一位持戟武士,威風凜凜地矗立在眾人面前。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林風心中一驚,他下意識地抱緊懷中的墨囊,卻發現墨囊突然發燙,仿佛在呼應著眼前的奇異景象。昨日偷藏的松煙墨,此刻竟在袖中不安分地游走起來,如同一條靈動的小蛇。這松煙墨,是用黃山特有的松樹燒制而成的煙,再搭配上鹿角膠,經過“十萬杵”的反復捶打熬制而成。每一滴墨汁里,都凝聚著制墨匠人的心血和汗水,承載著徽墨制作工藝的傳承。
變故還在繼續,當墨武士高舉戟尖,猛地刺向說書人時,茶博士老周反應迅速,他順手抓起身邊的算盤,用力朝著墨武士甩了過去。算盤的檀木珠與戟頭碰撞在一起,迸出點點火星。令人驚奇的是,那些飛濺的墨汁遇到火星后,并沒有燃燒起來,反而化作一個個活字,整整齊齊地印在了梁柱之上:“辰時三刻,墨池西。”這活字,可不是普通的字,它們是徽州木活字印刷術的活態傳承。每一個字模,都是工匠們精心雕刻而成,再用松煙墨進行印刷。在這個小小的茶館里,傳統的曲藝表演與古老的活字印刷術奇妙地結合在了一起,讓林風感受到了非遺文化的博大精深。
“好!”不知是誰帶頭喊了一聲,茶客們紛紛喝彩,還以為這只是說書先生為了增添表演效果而設計的新戲法。可林風卻敏銳地察覺到了異樣,他清楚地看到說書人鬢角滲出的汗水,以及他在折扇開合間,扇面上的十二美人悄然變成了制墨的十二道工序圖。采松的場景中,采松人背著竹簍,艱難地攀爬在古松之上,仔細挑選著合適的樹枝;燒煙的畫面里,燒煙窯口火光熊熊,滾滾青煙升騰而起,窯匠們全神貫注地控制著火候;篩料的環節,匠人拿著細絹篩,小心翼翼地篩濾著煙粉,確保每一粒煙粉都純凈無雜……每一道工序都描繪得栩栩如生,仿佛將徽墨制作的全過程真實地展現在了眾人眼前。
“小郎君看得這般入神?”一個溫軟的嗓音在林風耳畔響起。他轉頭一看,發現柳家班的紅衣少女不知何時已經挨坐在了他的身邊。少女的指尖轉動著一把淬毒的刻刀,刀刃在暮色的微光中閃爍著寒光。“不如用你爹的桃木刻刀,換這《墨池謠》的全本?”她笑著說道,腕間的銀鈴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搖晃,發出清脆的聲響。這銀鈴,是用傳統漆藝制作而成,表面的漆層光滑細膩,在燈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仔細看去,鈴舌上還鏨刻著“松煙入膠”的工序,仿佛在訴說著徽墨制作的奧秘。
林風被少女的突然出現嚇了一跳,他下意識地猛然起身,卻不小心讓袖中的墨錠滑落,掉進了面前的茶碗里。烏褐的茶湯瞬間翻滾起來,仿佛被注入了一股神秘的力量。緊接著,茶湯中緩緩顯出一行發光的小篆:“傀儡絲怕老君眉”。這老君眉,可是徽州的傳統名茶,它的炒制工藝與徽墨的“蒸煙”技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需要在特定的時辰采摘嫩芽,然后經過九蒸九曬的復雜工序,才能將茶葉的香氣和韻味完全激發出來。這奇妙的發現,讓林風對非遺文化之間的聯系有了更深的認識。
林風抬頭望去,卻發現說書人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他四處尋找,終于在案頭發現了那本醒木,此時的醒木已經裂開了一道暗格,里面露出半片繪著星圖的歙硯殘片。這歙硯殘片,質地溫潤如玉,硯池處天然形成的金星紋,在微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神秘的光芒,正是“金星歙硯”的典型特征。金星歙硯的制作工藝極為復雜,從選料、制坯、雕刻到打磨,每一步都需要工匠具備精湛的技藝和豐富的經驗。這半片殘片的出現,讓林風更加堅信,自己正一步步接近某個重大的秘密。
戌時三刻,靜謐的月光灑在墨仙祠的斷壁殘垣上,林風獨自一人蹲在祠內,專注地描摹著殘片上的紋路。月光透過破瓦的縫隙,輕柔地落在《千里江山圖》的贗品上,與他手中的殘片相互映襯,仿佛在構建著一個神秘的時空。就在這時,前日見過的那只松鼠突然竄上供桌,嘴里還叼著一顆沾著松脂的榛子。它將榛子扔給林風,嘴里嘟囔著:“笨蛋!把殘片浸在雄黃酒里!”
這雄黃酒,在徽州的傳統醫藥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它是用徽州山區特有的草藥,搭配著黃酒浸泡而成,不僅具有驅邪解毒的功效,還常常被用于各種儀式和治療中。在徽墨的制作過程中,也會添加一些類似的藥材,如珍珠粉、麝香等,它們與墨汁相互融合,不僅能讓墨錠具有獨特的香氣,還能增強墨的耐久性和穩定性。林風聽了松鼠的話,雖然心中充滿疑惑,但還是決定照做。
他小心翼翼地將殘片浸入隨身攜帶的雄黃酒中,就在殘片接觸酒液的瞬間,奇異的事情發生了。祠堂深處傳來一陣陰森的異響,原本安靜的十二盞長明燈無風自燃,跳躍的火苗將整個祠堂照得亮如白晝?;鸸庵?,一個佝僂的身影緩緩走出,林風定睛一看,竟然是白日失蹤的說書人。此刻的說書人,手中的折扇只剩下了骨架,扇面上的美人早已消失不見,而他喉間的朱砂痣,正不斷滲出墨色的血珠,看上去格外詭異。
“墨瘋子要倒大霉啦!”松鼠見狀,嚇得蹭地一下竄上了房梁。說書人緩緩抬起頭,張口發出的卻是紅衣少女的嬌笑:“小郎君,辰時三刻快到了呢。”他的聲音在祠堂內回蕩,忽高忽低,忽男忽女,仿佛在瞬間變換著不同的角色。這正是揚州評話“方口”技法的精髓所在,要求表演者能夠在瞬間完成角色的轉換,通過聲音和語調的變化,將不同的人物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可此時,這精湛的技藝卻讓人感到毛骨悚然。
林風心中一驚,他猛然驚醒,卻發現自己仍蹲在墨仙祠中,手中的殘片正不斷滲出墨汁。這墨汁,散發著一股濃郁的香氣,那是百年松煙與阿膠熬制后特有的味道。看著這墨汁,林風不禁想起了徽墨“落紙如漆,萬載存真”的美譽。用這樣的墨汁書寫,字跡會如同被漆染過一般,濃黑發亮,歷經千年也不會褪色。他抬頭望向祠堂的壁畫,只見《踏雪尋梅》中的人物竟手持徽墨與硯臺,仿佛在向他訴說著徽墨與傳統藝術之間那千絲萬縷的聯系。
在這個充滿神秘與奇幻的夜晚,林風在墨仙祠中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自己所經歷的這一切,都與徽墨背后隱藏的秘密息息相關。而那半片歙硯殘片、神秘的說書人、詭異的紅衣少女,以及不斷出現的奇怪線索,都如同一個個謎團,等待著他去解開。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弄清楚這一切的真相,揭開徽墨神秘的面紗,探尋非遺文化背后那無盡的奧秘。
本章說?非遺文化創作空間
【互動話題】
“如果讓你用曲藝形式講述徽墨傳奇,你會選擇哪種曲種?是揚州評話的鏗鏘有力,還是福州伬藝的婉轉悠揚?在評論區分享你的選擇和理由吧!“
【創作挑戰】
“請用【曲藝+徽墨】的組合,續寫一段關于墨池星圖的解密劇情。要求融入'方口'技法和'君臣佐使'配伍理念,字數不限,風格不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