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站在公司樓下的便利店門口,手里捏著一罐剛買的咖啡。初春的風還帶著些許寒意,她縮了縮脖子,目光不自覺地瞟向馬路對面。陳默說今天會來接她下班,但已經過了約定的時間。
她低頭看了看手機,屏幕上顯示著晚上八點二十分。微信里最后一條消息是陳默發來的:“抱歉,臨時有個會議,可能要晚點。“
林夏嘆了口氣,將手機塞回包里。她知道自己不該生氣,畢竟陳默的工作一向忙碌,但她還是忍不住有些失落。這幾天,她習慣了每天下班后看到他站在公司門口,手里提著一杯熱奶茶,臉上帶著淡淡的笑。
“再等五分鐘,“她對自己說,“如果他不來,我就自己回去。“
就在這時,一輛出租車停在了路邊。車門打開,陳默匆匆走了下來。他的西裝有些皺,領帶也松了,臉上帶著顯而易見的疲憊。
“抱歉,“他快步走到林夏面前,語氣中帶著歉意,“客戶臨時改了方案。“
林夏看著他袖口沾著的咖啡漬,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你還沒吃晚飯?“
陳默愣了一下,隨即笑了:“開完會就趕過來了。“
她鬼使神差地抓住他的手腕:“走,帶你去個地方。“
---
二十分鐘后,兩人站在老城區巷口的餛飩攤前。油膩的塑料棚頂被夜風吹得嘩嘩作響,鐵鍋里翻滾的熱氣卻讓人心安。
“你怎么知道這里?“陳默有些驚訝。這家藏在巷子深處的攤子,連他都找了三次才記住路線。
林夏把一次性筷子掰開遞給他:“上次你說找不到好吃的夜宵,我就留心了。“她的指尖在手機地圖上點了點,“看,我還做了標記。“
陳默看著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星星標記——“李婆婆餛飩“、“深夜豆漿鋪“、“老王燒烤“——每個旁邊都詳細備注了推薦菜和營業時間。他突然意識到,原來她也在用同樣的方式關注著自己。
“嘗嘗這個,“林夏舀起一顆餛飩吹了吹,“蝦仁是現剝的,老板娘說……“
她的話戛然而止。陳默的手突然覆上她的手腕,指腹擦過她虎口處的墨漬——那是下午畫稿時蹭到的丙烯顏料。
“怎么弄的?“他的拇指無意識摩挲著那塊藍色痕跡。
林夏耳尖發燙:“下午趕稿太急,洗筆時……“
“疼嗎?“陳默打斷她,“丙烯燒手。“
她怔住了。很少有人知道丙烯顏料接觸皮膚會灼痛,連合作方都只關心她能否按時交稿。熱氣模糊了視線,她低頭看著那只骨節分明的手,突然發現他小指有道淡白的疤痕,像月牙彎進掌紋里。
“去年冬天,“陳默忽然開口,“我見過你。“
林夏的勺子“當啷“撞在碗沿上。
“下大雪那天,“他舀起一勺熱湯,“你在便利店,蹲在貨架前挑打折的方便面,頭發上全是雪。“他的目光垂向碗里浮動的蔥花,“結賬時掉了枚硬幣,滾到我腳邊。“
林夏的指尖微微發抖。那天她剛被房東趕出來,行李箱還擱在便利店門口。原來那些狼狽時刻,早被另一個人默默看在眼里。
“那時候我就想……“陳默的喉結動了動,“在這座城市里,誰不是在咬著牙往前走呢?“
蒸汽氤氳間,林夏看見他手腕上戴著的舊表——秒針正一格一格碾過表盤,像極了這座城市永不停歇的節奏。她忽然意識到,原來他們早就在無數個平行時空里擦肩而過,直到某個雨夜才終于產生交集。
餛飩攤的塑料簾子被夜風吹得獵獵作響,林夏盯著碗里漂浮的蔥花,突然說:“我找到新房子了。“
陳默的筷子停在半空。暖黃燈泡在她睫毛下投出扇形的陰影,讓她此刻的笑容顯得有些不真實。
“在美術館后巷的老小區,“她戳破一顆餛飩,鮮香的熱氣騰起來,“雖然只有四十平,但帶個朝南的陽臺。“蝦仁的粉紅色澤在湯里沉浮,像極了上周她站在出租屋窗前看晚霞時,被夕陽染紅的耳垂。
陳默注意到她手腕內側貼著的便利貼,上面潦草地畫著戶型圖。那個被反復圈出的陽臺區域,讓他想起她手機相冊里收藏的多肉植物圖鑒——她曾指著虹之玉的照片說:“等有了自己的陽臺,要種滿這種倔強的小東西。“
“明天來幫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