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賞春節
- 重回1980:我的田園牧歌
- 雨夜帶刀騎士
- 2246字
- 2025-03-26 12:00:00
李新陽恍然大悟,他想起來了。
賞春節嘛,這個事他知道。
所謂的賞春節,其實就是另一種形式的農產品展銷會。
這時候還沒有什么展銷會的概念,但為了拉動經濟,同時增加農民的收入,縣上就搞了這么一個活動。
在這個時間和區域內,允許大家自由交易,不用擔心什么投機倒把的罪名,也不會有人來問你要這要那,也就是說政府給你背鍋,你就只管干。
今年是第一年。
這個活動在這個時候,在他們這個地方,可謂是比較轟動的,因為算是開了個先河。
再過幾年,這樣的類似活動很多地方都會有,而且開始成規模。
這第一年,上面也不知道該怎么去給這個活動定性,也擔心觸碰紅線,干脆就叫個賞春節。
其實也是搞了兩三屆后大家才慢慢摸索出來一些經驗。
對外說的是與民同慶,加強精神文化建設,同時促進經濟發展,對內呢則是要求下面各個公社拿出代表性的東西,也沒說是干嘛,就說拿去展示一下。
大民公社一個偏僻的小山溝,能有什么好展示的,要不要去山上打兩頭野豬下來拿去當場殺給城里人看?
估計這個比較刺激。
但這就是想想而已,別到時候露臉不成反倒丟人了。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李新陽的風箏出現了。
眾人頓時想到,只是說拿個東西去展示一下,又沒說具體是什么,那這個風箏怎么樣?
他們覺得這東西夠吸引眼球,風箏不罕見,但這么大的風箏沒人見過吧。
于是幾個干部一拍即合,正要準備去找李新陽說這個事,結果羅建超就在公社門口遇到他了。
李新陽問道:“那你們有什么要求沒有?”
既然是為了這這個事李新陽還是愿意的,一來反正也是掙錢,二來留個人情在何樂不為。
羅建超笑道:“我們對這個也不是很懂,你既然懂這個,那就交給你了,我們就一點要求,夠大,還得漂亮”。
李新陽點點頭,要來羅建超的紙和筆,把材料寫上面,讓他買來就行了,他明天來拿。
做大型風箏,最重要的就是骨架,這個是核心。
李新陽上輩子自己做過風箏,也去風箏產地學習過,對這個算是有一些經驗。
這輩子也是閑來無事,把這丟掉的手藝重新撿起來。
但他自己也說不上多精通,只能說摸索著。
有了第一次的制作經驗,李新陽對接下來做這第二個大型風箏就心里有了些底氣了。
骨架他自己做,但蒙面的材料就得公社自己想辦法了。
李新陽有兩個考慮,一個是尼龍布,一個就是塑料薄膜。
這是短暫的考慮了一下,他就寫了薄膜。
公社去想辦法應該能弄來,薄膜現在應該能買到,只不過他們這里暫時沒有,縣里肯定有。
薄膜韌性高,重量輕,是非常好的蒙面材料,外面再糊上一層紙,畫上圖案,涂上顏色,到時候就是一個制作精美的大型風箏了。
羅建超把東西踹進兜里,卻沒急著走,而是坐了下來。
“其實還有個事想找你商量一下”,羅建超小聲說道。
李新陽一看他這樣子就知道這事兒怕不容易,心想我啥時候也要羅建超求著辦事了,還找我商量,這話說的挺客氣。
“超哥你說,只要是能幫的我肯定幫”,李新陽笑道,“不過我就一個小農民,你可別給我弄太難的任務了”。
“這事兒你能幫就幫,不能幫我肯定不為難你,”羅建超笑道,“年前我聽說縣農機廠的領導的車親自送你回來的?”
這件事不是什么秘密,李新陽也就索性點頭承認了。
羅建超說道:“你跟農機廠的領導很熟悉?”
李新陽眉頭微微皺起,大概預感到是什么事了,說道:“熟悉談不上,他在我這里買了個東西,正好我錯過車,就讓人送我下來了”。
羅建超知道肯定不會是這么簡單,但人家不細說,他也不會多問。
“這樣啊,我還尋思著你要是認識農機廠的領導,看能不能幫我們帶個話呢,”羅建超看了看李新陽的臉色,“這事兒不麻煩,你要是能帶個話就最好,帶不了也沒事”。
李新陽知道,但凡是這么說的人,真要拒絕了,對方肯定會不高興。
但李新陽可不會給自己找麻煩。
“超哥,我跟人家領導就是一面之緣,這個忙我可能真幫不了”,李新陽還是拒絕了。
羅建超站起身拍拍他,“沒事兒,就是風箏這件事得辛苦你了,材料我讓人去準備,你晚兩天過來拿”。
“好”。
李新陽坐在公社門口的臺階上,腦子里想著羅建超剛才的事情。
賞春節,今年剛剛興起,象征意義大過實際意義。
還是等兩年再說吧。
至于要做的風箏,他已經想好了做什么,還是做龍,這東西有經驗了,而且大家也不會覺得有什么問題。
咔的一聲刺耳的聲音響起,要散架的班車停在了公社門口。
陳曉玲一臉燦爛的從車窗里伸出手跟他打招呼,“李新陽,快來幫我搬東西”。
李新陽有段時間每見著陳曉玲,覺得她好像又煥發了一些活力,看樣子教書是個磋磨人的事情。
你看這姑娘回去修養半個月回來就感覺又恢復了不少。
李新陽上了車,發現她的行李還不少。
其實陳曉玲走的時候沒帶多少東西回去,衣服什么的基本都留在了王春妮那里,因為她回去就呆半個月的時間,帶著也麻煩。
“這都是什么?。俊崩钚玛柨钙鹨粋€包裹,里面傳來框框的聲音,并不重,像是金屬類的制品。
陳曉玲背著一個書包,手里還提著兩個袋子,李新陽看了一眼,里面全都是吃的。
“你買這么多吃的干什么?”李新陽問道,“過年沒吃夠啊”。
陳曉玲白了他一眼,“這是還學生們帶的,一些小零食,什么都有一點”。
李新陽笑著說道:“咱學校這是走了什么運,有你這個一個老師,你這些東西要是拿到學校,孩子們非得高興瘋了不可”。
陳曉玲也很高興,能為學生做點什么她覺得都是值得的,笑道:“還好吧,反正我就是覺得他們應該過得好點,不過也沒你厲害,你都給他們一人要來雙鞋了,對了,看這個是什么?”
陳曉玲獻寶一樣的打開李新陽拿下來的那個大袋子。
李新陽一看,里面竟然是一個個嶄新的鋁制飯盒,現在流行這個,但一次幾十個他還是很少見。
李新陽心里驚訝了一把,朝著陳曉玲豎起了大拇指,“陳老師,你可真是把人美心善這個詞語表現得淋漓盡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