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0章 終于是朝廷命官了

狄仁杰這句話說出口,武三思的臉色頓時陰沉下去。

他自認為自己所說的話,給來俊臣與魏元忠雙方都留了面子。

既沒有完全斷了來俊臣想要推薦秦佾進入匭使院的念想,也沒有反駁魏元忠、張柬之指出秦佾德不配位的事實。

這可是他梁王殿為數不多的不偏不倚,沒想到狄仁杰上來就不給他面子。

除了武三思想不通狄仁杰要做什么之外,甘露殿內其他人的解讀各不相同。

張柬之與魏元忠自然是心中大喜,狄仁杰一向與來俊臣不合,站出來必定是要給他們二人撐腰。

來俊臣則是心中有些忐忑,畢竟狄仁杰深受圣皇陛下的信任。

這次從自己的大牢走出來,不僅官復原職,甚至還更難進一步,成為了鳳閣鸞臺平章事,真正的宰輔之首。

他擔心對方會對自己心有罅隙,反對秦佾進入匭使院。

至于武曌,心里這才感到理所應當。

如果狄仁杰不跳出來反對來俊臣和武三思,她才會覺得出乎意料。

臉上帶著戲謔的笑意,武曌沖著狄仁杰點了點頭,示意他接著往下說。

然而他接下來所說的話,卻讓甘露殿內所有的人都用錯愕的目光看著他。

“陛下,老臣對來院正奏請的匭使院擢拔官員,心中并無異議。”

“只是梁王殿下說那秦佾才學不足,老臣心中還是有些異議。”

“狄卿,”武曌面帶疑惑的看著狄仁杰,“你怎么知道這個秦佾有沒有才學?”

“陛下,各位大人......”

狄仁杰說著話將手伸向懷中,從里面摸出來的,正是當日他讓秦佾謄抄的那兩首詩。

接過狄仁杰呈上來那兩張抄著詩文的紙,武曌只是看了一眼,立刻便被上面的內容所吸引。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口中輕誦著紙上的詩句,武曌的眼中升起難以抑制的激動。

隨手將這兩張紙遞給武三思,示意甘露殿內的眾人傳著看看。

今日在甘露殿內的眾人,除了武三思略輸文采之外,其余的可都是進士出身,自然是文才卓越。

可即便是武三思,為官這么多年,身邊聚著不少才華橫溢的幕僚,對詩文也能嘗出好壞。

這兩首詩,不僅豪情萬丈,而且平仄對仗工整,實在是難得一見的佳品。

而寫下唐代第一首戰詩《從軍行》的楊炯,他那兩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論氣勢而言,卻又比秦佾的‘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稍顯遜色。

不僅是武曌看過之后心中波濤洶涌,即便是其他幾人,看完之后也是大為驚嘆。

等到最后一人宗楚客看完,再次將這兩篇詩作放到武曌面前的桌案上時,武曌面帶疑惑的看著狄仁杰問道。

“狄卿,你是說,這兩首詩是......”

狄仁杰微笑著點了點頭,默認了武曌的猜測,隨后再次上前一步,拿起秦佾的詩作展示在武曌面前。

“陛下,老臣想要讓您看的,還不止是這兩首詩的內容。”

“您再仔細品鑒一下謄抄詩作的字跡.......”

武曌被狄仁杰提醒了一句,這才再次將那兩張紙拿起來端詳起來。

隨著看得逐漸入神,武曌的臉上逐漸顯露出越來越多的驚喜之色。

“狄卿,這上面的字跡也是......?”

“沒錯,”狄仁杰的臉上露出一抹得意之色,“陛下,臣常聽聞,字如其人。”

“您看這兩頁謄抄詩作的字跡,字體方正,結構嚴謹。”

“筆觸剛勁有力,外柔內剛盡顯大氣磅礴。”

“老臣以為,歷城縣公家的這個小郎君,不僅驚才絕艷,而且秉性中正。”

“并且還沿襲了已故冀國公為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

“如此滄海遺珠,老臣平生也未嘗得見。”

“所以,方才才會對梁王殿下出言不遜,認為其對秦佾的評價有些謬誤。”

這一番話,便體現出了狄仁杰的老謀深算。

他完全不參與來俊臣與魏元忠的爭執當,也不提這個招諫司的主事讓秦佾當合不合適。

他只想武曌表達了一個意思,那就是秦佾這個孩子,不僅才華而已,而且品行端正。

狄仁杰是怎么看出秦佾品行端正的呢?

他也說了,字如其人。

秦佾的字寫得端莊大氣,所以他的人品應該不會太差。

至于秦佾最終能否坐上招諫司主事的位置,還得由武曌來定奪,他作為一個宰輔并不方便置喙。

這便是狄仁杰能夠屹立在武曌身邊這么多年,依然巋然不動的原因。

深知武曌此人疑心很重,又喜歡擅權斂政。

所以當有人事任免問題的時候,他只是對這個人的才能品性進行評價,絕不越庖代俎替圣皇做決定。

武曌聽到狄仁杰這一番說法,在心中思索了一番,便批準了來俊臣的奏章。

來俊臣看到武曌對自己推薦的人選全部準奏,心中自然也是十分欣喜。

這不僅意味著他又能向得到晉升的人索要一些好處,而且還證明了圣皇陛下對自己依然是信任有加。

至于張柬之、魏元忠二人,原本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他們原本也沒想過能通過這件事將來俊臣拉下馬。

如果能夠讓圣皇陛下駁斥來俊臣的奏章自然很好,但匭使院畢竟是來俊臣的勢力范圍。

里面任用什么樣的官員,本來就輪不到他們二人進行非議。

至于武三思和宗楚客,更是對這件事毫不在意,只要圣皇陛下首肯,他們哪敢不唯命是從?

于是這件事就這么定了下來,武三思作為尚書令起草詔書,天官尚書張柬之回衙門之后安排文選司給被擢拔的三人注官,狄仁杰作為鳳閣鸞臺平章事則是盡快推進。

咱們歷城縣公府的小公爺秦佾此時還不知道,過不了幾日,他便正式成為武周朝的官員了。

時光荏苒,三天的時間一晃而過。

秦佾一大早,便被來俊臣派來的小吏,叫去了匭使院。

今日的匭使院上下,一片喜氣洋洋,屬官胥吏們的臉上,都洋溢著抑制不住的笑容。

韋承慶從正五品的長史晉升為正四品的別駕。

賀知章從正七品的主事晉升為正五品的長史。

他們二人如今都算得上是朝廷大員了。

自然有負責頒旨的寺人,拿著詔書去他們的府邸宣旨。

唯獨秦佾這個招諫司的主事,因為品級太低,所以是由吏部的官員在匭使院向他宣布詔令。

畢竟要任命的是一司主事,因此匭使院的眾人齊聚在了大堂之內。

前來頒旨的是吏部文選司的郎中狄光嗣,然而當他將詔書宣讀完之后,來俊臣的臉色卻陰沉了下去。

原來是武三思私底下又向武曌諫言,給秦佾使了個絆子。

在這封的詔令中,秦佾的品級從正七品變成了正八品,官職也從主事變成了假(代理)主事。

按照武三思的說法,秦佾年齡太小,并且根本沒有資歷。

因此招諫司的事務還是由長史賀知章代為主持,秦佾則是以假主事的身份學習相關政務。

若是將來他能夠勝任這個差事,再將他升為七品主事即可。

可如果秦佾的才能不夠,有賀知章在一旁盯著也不會出什么太大的紕漏。

武三思的這一番解釋,武曌自然覺得是老成持國直言,也更為穩妥一些。

再加上無論是七品還是八品,在圣皇陛下的心中其實沒什么區別,因此就照著武三思的辦法施行了。

武三思之所以這樣做,自然與武崇烈跟秦佾之間有嫌隙脫不了干系。

不過也有壓制秦佾的仕途,不想讓他太過于平步青云有關。

秦佾如今是正八品的假主事,即便未來能立下功勞,只要將其假字去掉,也算是一種褒獎。

這樣一來,便給秦佾的晉升之路又設置了一道障礙。

“狄主事,”來俊臣面色不虞的看著狄光嗣,“你們吏部是什么意思?”

若是別人看見來俊臣這一副樣子,早就被他嚇得膽戰心驚了。

但狄光嗣可是狄仁杰的兒子。

前些日子,狄仁杰被來俊臣關入匭使院大牢的時候,他都準備在朝堂上為當著圣皇的面彈劾來俊臣,為父喊冤了。

這樣一個剛正不阿的人,今天又是奉命出來辦差,對于來俊臣的色厲內荏他絲毫不以為然。

“院正大人,吏部,也是根據尚書省頒下的詔書行事。”

狄光嗣泰然若之的看著來俊臣,不留痕跡的頂了他一句。

“若是大人有什么疑問,可以直接去問梁王殿下。”

“你......”

來俊臣原本心中并未真的生氣,只是應承秦佾的事情被打了折扣,他的臉上有些擱不住而已。

可看見狄光嗣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頓時被他氣的火冒三丈。

“院正大人,”秦佾看到來俊臣即將要爆發,連忙出言勸阻起來。

“下官資歷尚淺,梁王與陛下如此安排,也是對下官的鞭策,還請大人莫要氣壞了身子。”

終于可以自稱下官了,秦佾的心中還是有些得意的。

至于今天這個結果,其實本就在他的意料之內。

來俊臣在朝中本就是犯了眾怒,不僅剛正不阿的狄仁杰、張柬之等人不恥與他為伍,就連武氏諸王也因為他的構陷、而跟他勢不兩立。

武曌對來俊臣雖然寵信,但也絕不會為了他讓滿朝文武心懷不滿。

所以秦佾知道,自己想要直接成為招諫司的主事,可能性幾乎就是微乎其微。

他原本就沒有抱太大的希望,今天的結果自然讓他喜出望外。

不管怎么樣,終于是朝廷命官了,至少在晚上宵禁的時候,不必和那些百姓一樣被關在坊中不能出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澎湖县| 浮山县| 景东| 岢岚县| 根河市| 萨迦县| 洛阳市| 呼图壁县| 樟树市| 泸定县| 临夏市| 峨眉山市| 和静县| 荣昌县| 江门市| 塔城市| 于田县| 咸宁市| 怀宁县| 新竹市| 东兴市| 永康市| 射阳县| 江门市| 林口县| 南阳市| 甘谷县| 东台市| 文水县| 仙桃市| 广汉市| 平塘县| 隆安县| 鄢陵县| 安达市| 保德县| 高碑店市| 开化县| 即墨市| 郓城县| 连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