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紫陽學醫(yī)

初夏的石橋村,陽光穿透淡薄的云層;柳絮隨風輕擺,竹葉沙沙作響,村中清澈的小溪蜿蜒流淌。

安紫陽趴在溪邊的石頭上,觀察著一株模樣奇特的草,葉片上帶著淡淡的紋路,仿佛神秘的圖騰。

他小心翼翼地湊近,鼻子嗅著一股清新又獨特的香氣。“這會不會是能治病的草藥呢?”他心里想著。

回家后,他把草帶到村醫(yī)楊大夫面前,“楊爺爺!楊爺爺!幫我看看這個小草能治病嗎?”

楊大夫笑著摸了摸他的頭,告訴他這是山里常見的野薄荷,有清涼散熱的功效。

安紫陽自上次感冒后,見識了村醫(yī)楊大夫那神奇的藥草之后,對村中花花草草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有空便找楊爺爺鑒定一些采摘的小草。

此刻的安紫陽正一臉好奇地盯著墻上的那些藥柜,柜子里擺滿了各種不認識的藥材。

楊大夫笑了笑,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藥柜前,打開其中一個小抽屜,取出一根看似普通的樹枝。

“這根樹枝叫做‘龍須藤’,雖然看起來普通,但它卻是治療風濕病的良藥。”

接著,他又拿出一株小草,“這是‘七星草’,對蛇毒有很好的解毒作用。”

楊大夫見狀,微笑著解釋道:“大自然是最好的醫(yī)生,這些草木都是它賜予我們的寶貴資源。

只要我們善于發(fā)現(xiàn)和利用,就能讓它們發(fā)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楊爺爺,你好厲害呀!用手指頭幫人輕輕的摸一下就能幫人治病,我要是有你這本事該多好!”

“小紫陽,想和爺爺學嗎?”楊大夫笑咪咪的看著他。

“楊爺爺,我對神奇的把脈之術(shù)很好奇,您能給我講講嗎?”

安紫陽一臉期待地看著楊大夫!

楊大夫聽了,放下手中的醫(yī)書,示意安紫陽坐下:“把脈啊,這可是學醫(yī)的精髓所在。來!楊爺爺先給你講講其中的奧秘。”

楊大夫讓安紫陽伸出手,輕輕搭在他的手腕上,開始講解起來:“把脈主要是通過醫(yī)生的手指感受病人脈搏的跳動情況,以此來判斷病情。你看,這脈搏有浮有沉,有快有慢,每一種脈象都對應(yīng)著不同的病癥。”安紫陽聽得入了迷,他感受到自己的脈搏在楊大夫的手指下清晰地跳動著,仿佛在訴說著自己身體的秘密。

“比如,如果脈搏浮而有力,那可能是外感風熱;如果脈搏沉而細弱,那可能是氣血不足。”

楊大夫一邊解釋,一邊示范如何通過手指的變化來感受不同的脈象。

安紫陽輕輕地將小手放在自己稚嫩的手腕上,而后緩緩閉上眼睛,他的神情是如此專注,仿佛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只剩下他對中醫(yī)知識的虔誠探索。

一旁的楊大夫,雙眼微瞇,目光中透露出一絲難以掩飾的驚喜。

從他專業(yè)的視角來看,眼前這個小小的孩童,似乎與中醫(yī)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默契。難不成,這小子真的擁有學中醫(yī)的獨特天賦?

安紫陽緩緩的睜開了眼睛,楊大夫急切地問道:“小紫陽感覺到了什么?”

安紫陽那純凈而專注的眼神中閃爍著思索的光芒,他的小手依然輕輕地搭在自己的手腕上,仿佛在與身體深處的秘密進行著一場無聲的對話!

“楊爺爺,我有點兒累了!”安紫陽略顯疲憊的說道。

“小家伙!回去休息吧,空了就來楊爺爺這兒來玩,”說著還寵溺的摸了摸安紫陽的小腦袋。

看著安紫陽漸漸遠去的背影,楊大夫陷入了沉思……

那是五十年代初,那時醫(yī)療資源相對匱乏,那是個質(zhì)樸充滿信仰的年代。

楊大夫名為楊忠,是青柳鎮(zhèn)人士,自幼父母雙亡,孤苦伶仃,靠著鄰里的接濟勉強度日。

一日,鎮(zhèn)里來了一位老中醫(yī),名喚李大夫,他醫(yī)術(shù)精湛,為人和善,常為窮苦百姓免費診治。

楊忠偶然間看到李大夫救治一位瀕死的病患,僅憑幾味草藥和幾根銀針,便讓病人轉(zhuǎn)危為安,心中對醫(yī)術(shù)充滿了敬畏與向往,毅然決定拜李大夫為師。

起初,李大夫并不愿意收他為徒,畢竟學醫(yī)之路艱辛異常,且需耗費大量精力與時間。

但楊忠每日都到診所門前等候,風雨無阻,眼中的堅定讓李大夫深受觸動,最終答應(yīng)收其為徒。

入門后,楊忠才知學醫(yī)之難。每日清晨,天還未亮,他便要起床跟隨師傅上山采藥,辨認各種草藥的形狀、氣味與習性。

那些日子里,他的雙手被荊棘劃破,雙腳被山路磨破,但他從不喊累。采藥歸來,又要幫忙炮制藥材,從清洗、晾曬到切片、研磨,每一步都容不得半點馬虎。

白天,診所里人來人往,楊忠就在一旁認真觀察師傅如何望聞問切,仔細聆聽師傅對病癥的分析與診斷。

晚上,當別人都已入睡,他還在昏黃的油燈下苦讀醫(yī)書,背誦《黃帝內(nèi)經(jīng)》《傷寒雜病論》等經(jīng)典醫(yī)籍,遇到不懂之處,便記錄下來,次日向師傅請教。

一次,鎮(zhèn)里的一位老人突然中風昏迷,病人家屬焦急萬分地將老人抬到診所。

李大夫因外出未歸,楊忠心急如焚,卻又強裝鎮(zhèn)定。

他回想師傅平日里的教誨,先為老人把了脈象,判斷是痰瘀阻絡(luò)所致。隨后,他按照記憶中師傅傳授的針灸穴位,小心翼翼地施針,又熬制了化痰通絡(luò)的湯藥喂老人服下。

經(jīng)過一番緊張的救治,老人竟緩緩蘇醒過來,家屬對楊忠千恩萬謝。

這件事在鎮(zhèn)里傳開,眾人皆對這個年輕的小徒弟刮目相看。

然而,楊忠并未因此而驕傲自滿,他深知自己所學不過冰山一角。此后,他更加勤奮努力,不僅精研中醫(yī)理論,還不斷嘗試用所學知識去幫助更多的人。

直到70年代末楊忠輾轉(zhuǎn)來到石橋村,并在村中安頓下來,聽村里人講,楊大夫早年行醫(yī)那些年,娶過一房妻室因意外身亡,膝下無兒無女。

這些年,楊大夫一直在石橋村行醫(yī)救治病人。只是年齡見長略感孤獨,行醫(yī)這些年,曾經(jīng)也想帶個徒弟,但這種事強求不來,得靠緣分!

直到今日看到安紫陽那純凈而又專注的眼神,楊大夫覺得自己等待的緣分可能要來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格尔木市| 定襄县| 屏东市| 湘潭市| 临海市| 车致| 平武县| 佳木斯市| 台东市| 新化县| 湖州市| 嘉义市| 封开县| 威海市| 尚义县| 铜鼓县| 天水市| 建瓯市| 凤冈县| 大埔区| 颍上县| 宣威市| 若尔盖县| 民丰县| 锡林郭勒盟| 亚东县| 江都市| 临清市| 临泉县| 新民市| 屯留县| 广宗县| 邵阳市| 仙桃市| 松潘县| 定结县| 彭阳县| 万年县| 松江区| 陈巴尔虎旗| 舒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