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秀蘭參加培訓班
書名: 汪洪軍的八十年代生活作者名: 作家C0dL9I本章字數: 1727字更新時間: 2025-03-05 13:51:58
在汪洪軍的鼓勵與支持下,秀蘭下定決心報名參加培訓班。第二天,天邊剛泛起魚肚白,秀蘭便懷揣著緊張與期待,踏上了前往鎮上的路。彼時的小鎮,街道兩旁是略顯破舊卻充滿生活氣息的磚瓦房,墻上還留著“發展生產,勤勞致富”之類的標語。報名點設在鎮政府的一間辦公室里,現場人不少,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言語間滿是對這個培訓班的憧憬。秀蘭排著隊,周圍是陌生的面孔,她不禁攥緊了衣角,心中有些忐忑。
終于輪到她,辦公室里,一位戴著黑框眼鏡的工作人員熱情地接待了她,桌上擺放著一本本用牛皮紙裝訂的資料。工作人員詳細地向她介紹培訓班的課程安排,從雞舍搭建、飼料配比,到疫病防治,還特意提到會請縣里的養殖專家來授課。說到費用明細時,秀蘭聽得格外認真,那每一分錢都關系著家里的收支。確認無誤后,她小心翼翼地從口袋里掏出疊得整整齊齊的錢,這些錢是她和汪洪軍省吃儉用攢下的,她數了又數,才遞給工作人員,隨后緊緊攥著那張報名回執,仿佛握住了一家人未來的希望。
培訓班開班那天,天還未亮,秀蘭就早早起了床。簡單洗漱后,她從柜子里翻出一支用了一半的鉛筆,又拿上一本泛黃的筆記本,匆匆出門。一路上,田野間彌漫著清晨的霧氣,路邊的狗尾巴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清晨的涼風拂過臉頰,帶著泥土的芬芳,讓她略微緊張的心情平靜了些。
到了培訓地點,那是一間寬敞的倉庫改造的教室,擺放著一些簡易的桌椅。秀蘭找了個靠前的位置坐下,眼睛緊緊盯著講臺。培訓老師講課時,她全神貫注,手中的筆不停地在本子上記錄著。可學習過程并非一帆風順。那些復雜的養殖理論知識,像一道道難以跨越的溝壑橫在她面前。例如在講解雞的疫病防治時,各種病癥的名稱和對應的治療方法讓秀蘭眼花繚亂,筆記記得密密麻麻,卻還是有些混淆。她眉頭緊鎖,反復在腦海里梳理,可那些知識就像調皮的孩子,怎么也不肯乖乖歸位。
實踐操作課上,困難同樣接踵而至。當學習搭建雞舍時,秀蘭面對一堆粗糙的木頭和生銹的釘子,一時手足無措。她努力回憶老師的示范動作,可木頭在她手中卻總是不聽使喚,釘子也很難釘得牢固。看著身邊其他學員進展順利,她心里愈發著急,額頭冒出細密的汗珠,手上也被木頭劃出了幾道口子。
但秀蘭骨子里就有股不服輸的勁兒。課后,她主動留下來,反復練習搭建雞舍,手上磨出了水泡,她只是用隨身帶的手帕簡單包扎一下,便又繼續埋頭苦干。對于那些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她利用休息時間,向老師和學得好的學員請教。她會拉著同學,紅著臉問道:“同志,你看這部分我咋就是弄不明白呢,能不能再給我講講?”一遍又一遍地理解記憶,慢慢地,秀蘭開始掌握了學習的竅門,雞舍搭建得越來越像樣,理論知識也漸漸爛熟于心。
在培訓班里,她結識了來自各個村子的學員,大家性格各異,目的卻都一致——學習養殖技術,改變生活。其中有個叫李大姐的學員,性格爽朗,很快就和秀蘭熟絡起來。
一次課堂討論環節,老師拋出一個關于不同季節雞飼料配比調整的問題。秀蘭雖然心里有想法,但因性格靦腆,遲遲不敢開口。李大姐看出了她的心思,輕輕推了推秀蘭,小聲說道:“秀蘭,你學得那么認真,肯定有見解,大膽說,說錯了也沒啥!”在李大姐的鼓勵下,秀蘭紅著臉站起來,把自己的理解說了出來。雖然聲音有些小,表述也不算特別流暢,但老師聽完后,贊許地點點頭,還補充了一些專業知識,讓秀蘭茅塞頓開。
然而,新的挑戰也隨之而來。培訓班組織了一次到縣里大型養雞場的實地觀摩學習活動。養雞場里現代化的設備和先進的養殖模式讓秀蘭大開眼界,但同時也讓她感到壓力倍增。回到培訓班后,老師要求大家結合實地所見,設計一個適合農村家庭的小型養雞場規劃方案。秀蘭對著白紙,腦海里各種想法交織,卻不知從何下筆。那些先進設備如何簡化運用到自家小院,怎樣在有限空間里合理布局,這些問題像一團亂麻,纏得她心煩意亂。
李大姐看到秀蘭愁眉不展的樣子,主動過來和她一起探討。兩人你一言我一語,逐漸理出了頭緒。秀蘭在繪制規劃圖時,線條總是畫不直,急得差點哭出來。這時,同組的一位男學員遞過來一把直尺,笑著說:“妹子,用這個,肯定行!”在大家的幫助下,秀蘭終于完成了規劃方案。當她把方案交給老師時,心中既有忐忑,又充滿期待,她知道,在這條學習的道路上,自己正一步步成長,離實現家庭養殖的夢想也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