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蘭克王國內部紛爭不斷之際,外部局勢也悄然發生著變化。曾經在克洛維鐵蹄下臣服的一些小部落,見法蘭克四兄弟忙于內斗,認為有機可乘,開始蠢蠢欲動。
位于王國東北部邊境的薩克森部落率先發難。他們集結了大量兵力,對提烏德里克一世的領地發動了突然襲擊。薩克森人以勇猛善戰著稱,他們的騎兵呼嘯著沖過邊境防線,燒殺搶掠,所到之處一片狼藉。邊境的村莊瞬間陷入火海,百姓們驚恐地四處逃竄,哭聲、喊聲交織在一起,慘不忍睹。
提烏德里克一世得知消息后,怒不可遏。他立刻召集自己的軍隊,準備迎擊薩克森人。然而,由于長期與其他兄弟對峙,他的軍隊分散在各地,一時之間難以迅速集結。但提烏德里克一世沒有退縮,他帶領著身邊僅有的精銳部隊,火速奔赴邊境。
戰場上,提烏德里克一世身先士卒,他揮舞著長劍,沖入敵陣。他的勇猛鼓舞著士兵們的士氣,法蘭克軍隊與薩克森人展開了殊死搏斗。但由于兵力懸殊,法蘭克軍隊漸漸陷入了困境。
與此同時,南方的西哥特王國也在密切關注著法蘭克王國的局勢。他們看到法蘭克王國內亂,認為這是收復失地的好機會。西哥特國王調集大軍,向克洛泰爾一世的南部領地進發。
克洛泰爾一世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他既要應對西哥特人的進攻,又要擔心其他兄弟是否會趁機落井下石。但他深知,此時若不團結一致,法蘭克王國將面臨滅頂之災。于是,他放下了與兄弟們的恩怨,分別向提烏德里克一世、克洛多米爾和希爾德貝爾特一世送去了求救信,呼吁他們共同抵御外敵。
希爾德貝爾特一世收到信后,陷入了沉思。他明白,外敵入侵不僅威脅著克洛泰爾一世的領地,也關乎整個法蘭克王國的存亡。經過一番權衡,他決定出兵相助。他調集了自己的海軍艦隊,從海上對西哥特王國進行騷擾,試圖分散他們的兵力。
克洛多米爾雖然國內局勢不穩,但在國家大義面前,他也沒有猶豫。他留下一部分軍隊維持國內秩序,親自率領主力部隊前往南部支援克洛泰爾一世。
提烏德里克一世在苦苦支撐了幾天后,終于等到了克洛多米爾的援軍。兩支軍隊會合后,士氣大振。他們對薩克森人發起了反擊,經過一場激烈的戰斗,終于擊退了薩克森人,保衛了邊境。
在南部戰場上,克洛泰爾一世和克洛多米爾的聯軍與西哥特人展開了激烈的交鋒。戰場上,雙方軍隊廝殺得難解難分,鮮血染紅了大地。希爾德貝爾特一世的海軍艦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成功地襲擊了西哥特人的補給線,使得西哥特軍隊的后勤供應出現了問題。
經過數月的激戰,西哥特人終于抵擋不住法蘭克聯軍的進攻,開始撤退。克洛泰爾一世并沒有下令追擊,他知道,這場戰爭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法蘭克王國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這場戰爭讓法蘭克四兄弟深刻認識到,內部分裂只會讓國家陷入危機,只有團結起來,才能抵御外敵,維護法蘭克王國的尊嚴和領土完整。于是,他們再次坐到了談判桌前。
在這次會議上,四兄弟坦誠地交流了彼此的想法和訴求。他們決定放下過去的恩怨,重新劃分權力和領土,建立一個更加緊密的聯盟。他們制定了共同的對外政策,規定在面對外敵入侵時,必須團結一致,共同抗敵。
這次會議之后,法蘭克王國重新恢復了團結。四兄弟各自在自己的領地內進行改革和發展,同時加強了彼此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法蘭克王國逐漸走出了困境,重新煥發出了生機與活力。而那些曾經企圖趁虛而入的外敵,在看到法蘭克王國重新團結起來后,也只能望而卻步,不敢再輕易挑釁。法蘭克王國在經歷了這場風雨洗禮后,變得更加堅韌和強大,繼續在統一西歐的道路上穩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