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我解釋解釋,什么叫理論上可以?!”
袁霄站在原地,捋著頭發,想要揪出躲藏其中的山海經,滿臉的惱火。
而山海經雖然不懼,但也不由得連忙解釋道:“宿主莫急,且聽本經細細道來...!”
“山海經的以形補形乃是概念上的能力,它的施展無需任何力量輔助,但施展它是需要條件的!”
“以形補形需要完成吃的概念,其最基本的達成條件就是咀嚼一番,但你面前的可是龍骨啊。”
以形補形,無疑是種強大之極的能力,尤其是在這種有神圣的世界,只需一次機緣便能崛起。
但作為概念上的能力,它只是一段以形補形的概念,無法幫施展者完成吃,消化的概念。
且想要發動它,就必須完成吃的概念,更絕的是,作為形體相補的特殊神通,它是存在極限的!
它無法進補那些施展者沒有的形體,既若施展者沒有翅膀,即便吃下一對翅膀也無法長出。
諸如角,利爪,尾巴等特殊肢體,生而為人的袁霄是無法進補出來的,除非有照一日他不再做人。
一點點聆聽著山海經的解釋,本是半信半疑的袁霄恍然大悟,他大致理解了【以形補形】的奧秘。
這是一種概念上的能力,其含義就是以形補形的字面意思,至于其他則全無涉獵。
但不得不承認即便它擁有限制,卻依然是一道極度強大的神通,只要可以吞吃消化,那么便可以進補。
若是今日他吞吃掉龍骨與鳳骨,那【以形換形】的能力便能發動,他的全身骨骼都將獲得強化。
這一刻,袁霄眸光生電,盯著周身滿地的骸骨,沉聲低語道:“咀嚼不了,那就不嚼了!”
“磨成粉吞入腹中,一樣算吃!”
沒錯,袁霄只是稍稍思考回過味來,龍鳳作為神獸,其骨就算失去精華,但也不是他能咀嚼的。
他的牙齒,絕對無法與神獸骨硬來,那么唯一的解法就是,將這些骨頭磨成細粉。
只有這樣,他才能完成吃的概念,避開了咀嚼,直接吸食骨粉,又何嘗不是一種吃呢。
“宿主妙計,磨成粉末吞吃進肚,絕對算是完成了吃的概念,也算是另辟蹊徑了!”
山海經聽著袁霄的低語,對于這個想法頗為贊賞,只要完成吃的概念,絕對可以發動以形換形。
至于怎么磨,看著滿地的骸骨,袁霄已經有了打算,龍骨雖堅,但未必能扛住另一根龍骨的鑿磨。
“山海經,現在你為我指路,助我找出全部的龍骨與鳳骨,我要敲開登神的大門!”
這一刻袁霄不再按捺,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他沒有心思探索扶桑斷枝了,當務之急是收集神獸骨。
但沒過多久袁霄就明悟,扶桑斷枝下的獸骨堆積如山相互交錯,以他現在的能力能收集的只有表面一層。
且這些骨骼粗壯無比,他能攜帶的不多,最后忙碌許久他也只歸攏了三根粗如水桶的龍骨。
這是三根龍的指骨,屬于同一根龍爪,每一結都有半人高,可謂是巨大無比。
而除此之外,袁霄也收集到兩根不長的特殊鳳骨,全都只有竹子粗細,不知生長在鳳凰那個部位。
“現在也只能收集這么多了,倒也不急于一時。”袁霄歸攏巨大的龍骨到一處空地,坐在木山上有些疲憊。
不過說起來,他自從來到這里后,即便忙碌許久都不見餓,讓他頗為驚訝。
“不奇怪,此地乃是甘淵,淵中水皆來自天上,算得上天露,餓了喝上一口便能堅持一日。”
山海經言稱,甘淵之水乃是神水,以袁霄現在的體質可以一口足以辟谷一天,常喝可以長命百歲。
“這么神奇?”袁霄有些吃驚,他覺得這種神水放在任何世界都是神泉,但他面前卻有一汪洋的。
“自然,山海之間神泉無數,不然如何孕育各種強大生靈,更別提這處甘淵了!”
山海經有些自豪,它出自山海世界,自然清楚山海之間有多少寶貝,可以稱得上無窮無盡。
聽出了山海經話語中的自豪,袁霄眉梢微挑,終是忍不住道:
“既然山海之間如此神奇,那些上古先民之間,是否有登神之道可供我修行?”
袁霄很好奇這一點,他很清楚,光靠以形補形,他的登神路未免漫長,必須得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他很渴望修行法,畢竟上古傳說之中,總是有諸如夸父,后羿這種神人,更別提還有黃帝蚩尤這般人物。
要說山海之間沒有修行法,他是一點不信的。
而下一刻山海經就給出解答,它直接道:“自然是有的,我知你心中疑惑,修行法自然不缺。”
隨后它開始講述上古,言稱山海之間的先民,在漫長的歲月傳承中,一直飽受各種異獸侵擾。
也不知從何時起,山海之間便有人開始探索起天地之力,歷經嘗試,先行者獲得了上天的力量。
山海經中有關于如何獲得上天力量的修行法,足以讓人登仙,就如黃帝般乘龍升天。
“上古先民修行,從臍下而始,修士煉精化氣,從大自然中汲取力量,第一步有成便可壽千年!”
這一刻山海經口若懸河,它言稱修行并不簡單,即便袁霄有以形補形相助,也不會輕松多少。
“少說廢話,速速將大法傳給我!”袁霄有些無語,這山海經也不知在嚇唬誰,難不難他一試便知。
“吾有一卷不漏陽神經,乃是山海之中的蓋世神人所創,今日便贈給你!”
山海經終是給出了山海修行法,一卷不漏陽神經,徑直出現在袁霄腦中,萬千大字在袁霄心中緩緩浮現。
“不漏陽神?”
袁霄既知道不漏的意思,也對陽神頗為了解,僅聽名字他大概就能猜想這部經書的本質。
“人如木桶,在漫長歲月中終有漏盡之時,唯有不漏才可以長生久視,唯有成就陽神才能不入輪回。”
“度人經有言,積陰成神,但世人皆知積陽可成仙,去陰積陽,便是悟道修仙!”
而當他翻閱這部經書,就被其中內容吸引,忍不住沉浸其中,開始思考該如何展開修行。
他剛抵達這一界,現在當務之急便是修行,以形補形不急于一時,畢竟想要消化龍骨鳳骨很難直接完成。
既然如此,不如先修煉試試。
“第一步煉精化氣,搬運氣血熬煉六腑,化一切精氣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