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8章 光緒十五年己丑五十歲

予不欲留藏。開春南行。經(jīng)拉噶。亞東。(即茅屯)為由藏往印第一門戶。經(jīng)不丹國。越重山峻嶺。不知其名。或稱蔥嶺。或稱雪山。(即喜馬拉雅山)有詩云“何物橫天際。晴空入望中。這般銀世界。無異玉玲瓏”之句。至楊甫城朝佛古跡。至孟加拉大埠。渡錫蘭。朝圣地后。即附航至緬甸。朝大金塔。至摩羅緬吉帝利。此處有一巨石至奇。稱是目連尊者安置。朝禮甚眾。

七月起程回國。由臘戌過漢龍關(guān)。即云南境。而免寧龍陵景東蒙化。趙州下關(guān)。至大理。觀洱海銀濤。聲聞數(shù)里。嘆為奇觀。回國初愿。為朝雞足山。禮迦葉尊者。(入定待彌勒下生)渡洱海。向東北行。經(jīng)挖色。百擔。平沙。山角。安邦大王廟。至靈山一會坊。即雞足山麓也。半山有鳴歌坪。相傳尊者入山。八國王送至此。不忍去。在山修行。成護法神云(即大王廟)直上至迦葉殿。殿中奉尊者像。傳阿難尊者來朝。石門自開。至圣境懸?guī)r。石壁生成一道石門。名華首門。迦葉在內(nèi)入定。宛若城門。高數(shù)十丈。廣十余丈。雙門關(guān)閉。門縫顯然。是日游客。及導引之土人頗多。予進香禮拜時。忽聞大鐘三聲。土人均歡呼禮拜。稱有異人至。則聞鐘鼓魚磬聲。我等曾聞一二次鼓磬聲。未聞大鐘聲也。今師傅禮拜聞大鐘聲。其有道乎。予謝弗敢。時己丑年七月三十日也。

再上山頂。名天柱峰。此為全山最高處。從山下至此。約三十里。有銅殿一所。楞嚴塔一座。據(jù)山志載。全山有三百六十庵。七十二大寺。今則全山不足十寺。僧伽與俗人無殊。子孫相承。各據(jù)產(chǎn)業(yè)。非本山子孫。不準在山中住。并不留單。予念往昔法會之盛。今日人事之衰。嘆息不已。思欲有為。而不知機緣之何在也。

下山由梁王山。九峰山。至云南縣。經(jīng)水目山。靈鷲山。紫溪山。至楚雄府。在西門外高鼎寺住。初到未幾。聞蘭香滿室。執(zhí)事僧向予致賀。上座至。仙蘭放香。異數(shù)也。府志載。山有仙蘭。不見其形。遇真人而放香焉。今日蘭香滿山。上座德感。招待殷勤。堅留久住。予以回湘急。卻之。一宿即行。經(jīng)昆明府。曲靖府。以達貴州省之平彝。循道東行。經(jīng)貴陽鎮(zhèn)遠入湘西之麻陽芷江。經(jīng)寶慶府。達衡陽。禮恒志和尚于岐山。留旬日北行。

至湖北武昌。禮志摩和尚于寶通寺。學《大悲懺》法畢。赴九江入盧山。禮志善和尚于海會寺。參加念佛會。過安徽境。游黃山后。朝九華山。禮地藏王菩薩塔。百歲宮。禮寶悟和尚。此老戒行精嚴。定力第一。渡江至寶華山。禮圣性和尚。留住過年。

此兩年間。身行萬里。除渡海須航外。余皆步行。水驛山程。霜風雪雨。磧砂峻嶺。島嶼榔椰。境風日變。心月孤懸。體力增強。步履輕捷。不特不覺行旅之苦。反思昔日放逸之非。古人謂讀萬卷書。須行萬里路。良有以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川县| 通州区| 丰县| 荆州市| 手游| 苏尼特右旗| 南开区| 巩义市| 郓城县| 西乌| 巴马| 小金县| 项城市| 邹城市| 玛多县| 昌图县| 宜春市| 宁明县| 南靖县| 阳原县| 永登县| 怀来县| 偃师市| 湘西| 威信县| 浮梁县| 高邑县| 巧家县| 城市| 贡山| 尼勒克县| 曲沃县| 鹿泉市| 达州市| 农安县| 永登县| 天气| 黄平县| 邹平县| 大洼县| 巴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