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領導梯隊:成為創造價值的領導者(原書第3版)
- (美)拉姆·查蘭 (美)斯蒂芬·德羅特 (美)吉姆·諾埃爾 (美)肯特·約納森
- 1778字
- 2025-02-19 17:01:34
推薦序一 打造一支能“贏”的團隊
很高興讀到新版的《領導梯隊》,感謝拉姆·查蘭先生的卓越工作。
從阿里COO崗位上退下來以后,我在過去的十幾年間,作為管理教練和企業家教練,幫助和輔導過不少創業者、首席執行官和他們的高管團隊,看過不少企業在云譎波詭的市場里沉浮。我認為經營的成效主要依賴于策略和領導力,發展生意和發展人永遠都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所謂策略,就是《孫子兵法》里說的“勝兵先勝而后求戰”里的那個“先勝”,即首先要知道生意如何贏;而“求戰”,必定需要一支能征善戰的鐵軍把“贏”的策略執行下去,所以領導力是必不可少的。
我見過太多的創始人和管理者,自己本身是絕頂聰明的高手,或者自己本身就是策略大師,卻因為沒有好的領導梯隊,導致無法復刻這份聰明,無法落地贏的策略。團隊里的錯位比比皆是:從首席執行官開始,只做武俠高手帶人打架攻擂,而不做元帥、將軍帶兵征戰打仗——高級經理人做著中層的事兒,管理者做著員工的事兒,員工只好給老板做“加油打氣啦啦隊”的事兒……層層錯位降級,導致團隊低水平重復,公司業務很難更上一層樓。這樣的情況,可以說天天都在發生,無論是對人才、金錢,還是對時間、機會,都是隱性的巨大浪費。所幸,查蘭先生的《領導梯隊》給這樣的錯位提供了完整的解決方案。
這本書詳盡闡述了初級經理人、中級經理人、職能負責人、業務一把手、企業領導者,共五級梯隊的角色定位、工作職責、常見的管理問題,以及從下一級提拔到高一級的轉型升級需要面對的挑戰;全書脈絡清晰,非常嚴謹,還有很多生動的例子。行文的場景感很強,讓我很容易就聯想起過往工作中的人和事,讀來會心一笑。阿里早期的時候,也是花了很多精力讓那些剛成為經理的業務骨干學會“通過他人拿結果”,要克制住自己沖到一線快意恩仇的沖動,要去培訓下屬,教帶下屬,發展更多的人。為此,公司甚至愿意犧牲一些銷售額,犧牲一些效率,讓大家切實知道“自己是誰,自己該做什么”。
這個過程除了一定的領導技能訓練,更重要的就是持之以恒地去做。關于此,我非常欣賞和贊同查蘭先生在對每級領導者進行闡述的時候,都會從三個方面談及他們的改變:工作理念、時間分配和領導技能。尤其對于時間分配這一項,我非常贊同!因為無論領導技能多么純熟,無論你嘴上如何強調自己愿意承擔領導者角色轉型的挑戰,只要你不花時間,你就沒有真正重視和改變。所以,時間分配是一個拿腳投票的務實過程,它揭示了一個非常樸實的道理:真正實現改變,都要花時間,無法一蹴而就。我們在輔導企業的過程中,見過太多首席執行官說找不到人才,或者團隊成長太慢。這個時候,我們就會問兩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首席執行官到底有沒有花時間找人才?領導者們有沒有去教去帶自己的團隊?
我記得阿里鐵軍廣東大區還是老陸(陸兆禧)做總經理的時候,為了能夠達成目標,有些主管看下屬做不出業績,就自己沖上去當銷售員賣東西。當時我明確立下規矩:主管不能干下屬的工作,你可以去教去帶,但是你不能親自去賣;如果你覺得自己是一個能手,那就請你回到能手的位置上,不要帶兵了;做領導的就是要干“通過他人拿結果”的工作。有了這樣的堅持,老陸他們也執行得非常堅決,廣東大區經過一段艱難的下滑時光,最后有了漂亮的突破,各級領導梯隊上行下效,把自己擺在了正確的位置上。所有這一切,都離不開花時間。后來在輔導首席執行官時,我們另設了一項服務,就是派員跟隨首席執行官一兩個星期做“隱者”,仔細記錄首席執行官每天的時間都花在什么事情上,并給首席執行官做事后分析,讓他們知道自己該如何分配企業最寶貴的資源——首席執行官的時間。結果往往出人意料,令首席執行官們瞠目結舌!感謝查蘭先生在領導梯隊建設的三大輸入上,把時間分配作為一個單獨要素,進行反復強調。
新版的《領導梯隊》還補充了關于數智化時代和后疫情時代,在工作方式變更、組織形態多樣化的情況下,如何落實領導梯隊的一些建議。在這里,我要表達對查蘭先生的敬意,他80多歲了,除了筆耕不輟,還做了大量與時俱進的研究,對各類干系人在領導梯隊建設中應有的態度和做法,給出了詳盡的指導,甚至還給出了開放案例。這種不斷追求卓越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強烈推薦大家閱讀這本書!書中的內容值得大家活學活用,結合自己生意所處的階段和團隊規模去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