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鎮北關失守,八姓北上
- 理智暴君:從藩王到始皇帝
- 紅凱夫人
- 3034字
- 2025-03-11 23:16:21
“齊王,申冤的人員越來越多了。”林秋硯衣裳繚亂聲音卻異常興奮道,雙目也越發明亮。
李浩然看著連續亢奮工作兩天兩夜的林秋硯有些發怵,兩天兩夜吃喝拉撒全在這里解決,這小老頭走路帶風,為了節約時間吃飯都是走路時順手解決的。
案件框框猛審然后讓他審批把人拉出去砍,這不是在熬老頭是在熬他這個二十歲的小伙子,不能這樣下去了。
李浩然走到林秋硯身邊,語重心長吩咐:“秋硯啊,案子還有很多,要注意休息,這么多年都等過來了,別誤判了。”
“多謝齊王叮囑,下官定會殫精竭力認真審判,加班加點把案子審完,定不會辜負齊王厚望,林秋硯以項上人頭擔保。”林秋硯起身整理官服,給李浩然行了個大禮,堅定保證道。
明白,你明白個錘子。李浩然心中無力道,對于如此認真負責的下屬他能怎么辦,只好給他找個伴,就你了:江永良,兩老頭你們就熬吧你。
“你的苦心我能理解,我給你安排一個得力助手。”李浩然拍了拍他的肩膀肯定道,轉身離開讓林霸天把悠閑喝茶吃點心的江永良提過來干活。
林霸天拿起江永良把他放到林秋硯身邊,對這個吃白食的家伙甕聲道:“給俺干活,不然沒吃的。”
江永良腦子嗡嗡的,心里不忿:干活就干活,差點以為要殺人滅口呢,你...,算了秀才遇上兵,更何況是這么大的兵,干吧。
......
鎮北關,寒潮來勢洶洶,北漠借著風雪摸近鎮北關三里才被發現,崔文煥率兵擊退,卻死傷慘重,僅剩三千五百多殘兵。
崔文煥看著殘兵心在滴血,恨不得棄關殺進中原討個公道,萬人大軍啊,沒死在敵人手中,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六月中旬,當知道無糧運來時,便護送關內百姓撤退,北漠輕騎兵一路襲擾死五百多。七月到九月自己向幽州城連發多封急報,無一例外石沉大海。
九月底徹底斷糧,十月到十一月上旬,鎮北關方圓百里草根樹皮,能吃的不能吃的都吃光,還是餓死五百多人。
原本豁出去買武器和鎧甲約定好時間,結果十一月下旬突然大雪紛紛,鎮北關萬里冰封,糧商不愿前來,嚴冬來襲凍死餓死兩千五百人。
十二月上旬又凍死惡死四百七十,昨今兩天北漠敵寇幾番沖刺攻城下,直接死了一千五百多人,戰死的士兵帶著解脫笑容,深深刺痛崔文煥。
“將軍撤吧,能吃的早已耗盡,如今連庇護的房子磚木都用完,敵人守在城外,兄弟們早晚餓死凍死。”軍需官勸說道。
還剩下的兩三個偏將也出言附和:“將軍,你率領兄弟們撤吧,給驍龍軍留點火種吧,我等愿意率領五百人留下死守。”
崔文煥直了一輩子的脊梁已經開始彎曲了,他狠下心來把那些被放回來的俘虜做誘餌,計劃很成功。
北漠從漢細口中得知鎮北關無糧,來勢洶洶被他打了個措手不及,但最終戰果是:北漠死傷不足兩百,驍龍軍直接戰死一千多,剩余者人人受傷,敗退鎮北關。
十年前威震幽州一敵三甚至敵五驍龍軍戰力十不存一,軍餉就沒足過,驍龍軍靠著底子頑強抵住了北漠十年進攻,如今被北漠砍瓜切菜一樣打敗。
“拔營,撤軍到八十里外的黑水河;傳信,鎮北關失守。”崔文煥說完這句話,整個人癱坐在破爛帥椅子上。
三位偏將喜形于色,毅然決然同聲道:“我等這就去組織敢死隊,將軍請盡快撤離。”
“所有人一起走,包括你們。”崔文煥端坐起來,語氣不容置疑。
“是,將軍。”
......
齊州城外,難民營,施粥處。
李浩然四處巡視,隨著這些日子斬貪官審冤,整個齊州官場被狠狠鎮壓,流民不再劇增,開始趨于平穩。
特別是趙氏一案,告訴他們遠不是問題,只要你犯罪了有人告我就殺你滿門,別以為把人分成幾支就能躲過。
躲在城里也不是問題,瑯琊郡防守森嚴,但里面有我的人,隨時都能進來。最重要一點,我手里有你們罪證,你看這幾天跳的歡被砍了,哪個我不能羅列一長串罪名殺你全族。
李浩然一系列手段告訴他們,齊州姓李,是他李浩然的封地,現在沒空搭理你們,別搞事還能多活幾天。
李浩然轉了幾圈打算回城,前面一隊人聚集在一起,不知發生什么事情,使了個手勢,附近隱麟衛迅速前往探查。
如今隱麟衛發展到五千多人,勉強遍布整個齊州,大的風吹草動配合血浮屠能比較及時處理,算是把齊州強行握在手里了。
“主人,是一個乞丐說半個時辰這里將被洪水淹沒。”隱麟衛回到李浩然身邊小聲稟報。
風和日麗難得的好天氣,李浩然也好奇踱步走過去。只見衣衫襤褸的乞丐正在大聲疾呼,讓河道附近的人們快些離開,凌汛即將到來,眾人不信就當看笑話。
乞丐無可奈何,蹲在渡口仔細觀察,又不顧寒冷趟水觀察河水中鐵牛,最后回到岸邊自顧自吃起自己帶的干糧。
“嘿,我就說這乞丐是騙子,要是凌汛會來他怎么不跑。”
“可不么,這些在河邊討飯吃的難道比不上他。”
“就是就是,咱們看著天風和日麗,才剛下的網,那瘋乞丐就讓收,這魚我吃定了。”
...
李浩然走上前打量乞丐,頭發亂糟糟,胡須刮的干干凈凈,皮膚黝黑眼神明亮。乞丐也看了幾眼李浩然,就目不轉睛盯著河面。
李浩然開口道:“不知兄臺作何稱呼,在下李浩然。”
乞丐站起來拍了屁股上的泥土,饒有興趣看了一會李浩然,再次走向河邊頭也不回道:“陳天一。”
李浩然大步跟上繼續追問:“可真是會有凌汛來?”
“我說會,你信嗎?”陳天一撈起河中浮沫,不答反問道。
李浩然看著陳天一認真答道:“我信。”
“哈哈哈,我看你才是瘋子,竟然相信乞丐。”陳天一被李浩然弄得一愣大笑道,他本以為又是找自己尋樂之人。
陳天一起身,按照定長步伐走了二十八步,用腳在泥上劃了一條線,看到李浩然還在河邊,開口叫到:“不想被水沖走就到我身后,不要快。”
“凌汛快來了是嗎?”李浩然小步急趨走到陳天一身后一米,求證道。
“嗯。”陳天一用鼻子回答,就盯著還在前面的民眾,于心不忍但又無計可施,人家不相信,那就各安天命自求多福。
李浩然揮手,隱麟衛直接上去把人往后趕,個別罵罵咧咧的被教訓后,直接現場教他做人,河面便波濤洶涌,片刻驚濤拍岸。
嚇得不服的百姓連連后退,恨爹媽少生幾條腿,陳天一不為所動,李浩然也面色如常,最終河水到陳天一劃下的線處停止,河面任然翻滾。
陳天一轉身離開,李浩然出言挽留:“齊州剛遭遇大雨,急需人才治理洪澇水災,先生既然有大才何不留在齊州治理水患。”
陳天一瞥了一眼李浩然,腳步反而加快。李浩然趕到前面,攔住陳天一去路,按照大胤禮法行了個請才禮:“齊州齊王李浩然,懇請先生留下治理齊州水患。”
陳天一有些愕然,原來他聽到這名字以外是同名同姓,一心撲在水患治理上的他也聽聞這位齊王的雷厲風行,手段之強硬。
李浩然見陳天一不語,以為誠意不夠,再次誠懇挽留:“先生若愿意留在齊州治理水患洪災,除了本王項上人頭,無一不允。”
陳天一反應過來,急忙道:“齊王無須多禮,是在下愣住,沒想到齊王如此求賢若渴,既三次在下。”
陳天一整理儀容,退后一步,按照大胤古禮參拜:“顧敢無辭以呼,愿為齊王效力。”
李浩然上前雙手把陳天一扶起,開懷大笑:“今日得天一,如得河神,齊州再無水患之憂。”
兩人并安排而走,李浩然詢問陳天一治理水患理念,頻頻點頭,不做評價,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辦,自己只需堅定不移支持便可。
...
江南一處古宅,八姓氏首領聚集在一起商量。
“李浩然和天子打賭,兩個月解決幽州軍餉問題呢,快一個月了,不見半點動靜。”
“十萬兩白銀已經借給他,鹽引我們也拿到了,我看直接派人運鹽北上銷售。”
“是的,天下還沒大亂,我們要是要按照現有規矩行事,太出格諸侯怕會聯合南下。”
“各自選好人選,盡快北上,借助鹽引打通北方通道,我得到消息,那些諸侯已經蠢蠢欲動。”
“消息確切嗎?”
“不管真假,我等都要早做準備,不然哪有機會問鼎那個位置。”
“我一直都在準備當中,你們也快些行動,到時可別拖后腿。”
“好了,都回去準備吧,優先鹽引的事,不然我們到時候可是兩眼摸黑,毫無信息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