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成三十七年的櫻花比往年早開了半月。李故里站在東京國立博物館的隋唐玻璃展柜前,頸間銀鎖隔著防彈玻璃與展品共振——那支唐代八曲鎏金銀杯的杯底,正浮出她指紋形狀的熒光紋路。蘇默的體溫突然從身后貼上來,他風衣內袋的青銅羅盤指針瘋轉,最終定格在展廳角落的戰國蟠螭紋銅鏡上。
“閉眼三秒。“他的氣息掃過她耳垂,帶著廣島海底沉積巖的咸澀。李故里再睜眼時,鏡中映出的不是自己,而是穿昭和制服的蘇默正將玉佩交給美軍軍官。鏡面突然泛起漣漪,軍官的臉融化成父親年輕時的模樣,胸章上的星條旗轉為青鳶堂的火漆印。
警報聲撕裂寂靜。兩人閃入應急通道時,防火門縫滲出的不是濃煙,而是泛著熒光的藍釉——這是宋代鈞窯特有的窯變釉色,卻在墻面流淌成DNA雙螺旋。蘇默用銀鎖劃開釉層,露出暗門上的十二辰像銅鎖,子鼠眼眶里嵌著的正是母親失蹤時戴的翡翠耳墜。
“戌狗位轉三圈。“李故里按父親兒時教的魯班鎖口訣操作。鎖芯彈開的剎那,整座博物館突然傾斜四十五度,展品如流星雨般滑向西南角。她抓住飛掠過的北魏佛像,發現蓮座暗格里的微型反應堆正吸收著銀鎖輻射,釋出的能量將空中墜落的唐三彩熔成液態,在半空凝成條直通天際的青銅棧道。
棧道盡頭的觀景臺懸著枚曜變天目盞。當李故里將指尖血滴入盞心,茶湯突然沸騰成星云狀,浮現出父親在福島核電站廢墟燒制瓷器的全息影像。蘇默突然將她拽倒在地,三枚忍者鏢擦著發梢釘入墻面,鏢尾系著的和紙浮現出血書:“李家女,還我廣島三十萬怨靈“。
“看盞底!“
蘇默踹翻展柜,碎玻璃中滾出的曜變盞殘片自動拼接。殘缺的碗底顯影出昭和二十年美軍空襲路線圖,標注的紅圈處竟與青鳶堂火災的經緯度完全重合。李故里用銀鎖折射陽光,光束穿過盞壁的窯變斑紋,在墻面投射出段基因圖譜——她和蘇默的染色體端粒以量子糾纏形態交織成青鳶圖騰。
地下傳來蒸汽管道的轟鳴。兩人循聲撬開下水井蓋,跌入條布滿江戶時代機關的地下河。水流裹著浮世繪殘片擦身而過,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里》突然活化,浪尖躍出的不是漁船而是微型潛艇。李故里抓住船舷的剎那,發現艇身鉚釘全是縮小版的青銅編鐘,撞擊聲破譯成摩爾斯電碼:
“靖國神社地下三層,申時“
神社的銀杏樹在暮色中泛著金屬光澤。蘇默剝開樹皮,露出嵌在樹干里的隋唐時期渾天儀。當他將銀鎖按入北極星方位,地磚突然如棋盤格般翻轉,露出垂直向下的青銅甬道——壁面陰刻的百鬼夜行圖正在蠕動,青行燈的提籠里關著廣島核爆遇難者的全息靈魂。
最深處的祭壇供著尊骨瓷人偶。素白瓷胎上流轉著血管般的金繕紋路,當李故里靠近時,人偶突然睜開曜變天目制成的眼睛,唱起蘇州評彈版的《荒城之月》。聲波震碎瓷胎的剎那,她看見自己的X光片從碎片中飄出——骨骼上鐫刻著八思巴文與二進制混合的契約條款:
“締約雙方共享細胞端粒酶,時空錨點綁定于...“
祭壇轟然崩塌。蘇默在墜落中撕開襯衣,后背的青銅神樹刺青枝條瘋長,纏住穹頂的北斗七星浮雕。李故里抓住他手腕時,銀鎖突然熔入神樹根系,樹冠綻放的青銅花中傳出母親的聲音:“故里,毀掉東京塔地基里的玉繭!“
塔底的混凝土正在量子化。李故里看著自己雙手穿過鋼筋,如同觸摸全息投影。蘇默將玉佩按進核心柱的凹槽,整個關東平原突然震顫——地殼下埋著的不是抗震裝置,而是枚橫跨三世紀的青銅繭,繭殼表面的甲骨文記載著令她窒息的真相:
“李氏女媧補天術,蘇氏精衛填海技,契約既成,涅槃啟。“
自衛隊的探照燈刺破夜空時,青銅繭開始脈動。李故里握緊蘇默遞來的戰國玉戈,刃口映出的卻是兩人在明代古窯前舉行婚禮的場景。當玉戈刺入繭殼的剎那,整個東京的櫻花突然凋謝,花瓣在空中重組成段新的契約:
“公元2077年冬至,青鳶堂重建大典,持此契者,為時空之主。“